孙玉娟 常慧敏 刘敦荣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高度提出的战略任务。从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核心价值体系”,到十八大报告中通俗简明的“核心价值观”概括,表明表述从宽泛走向具体,指导理念从理论迈向实践,是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有利于深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和根本理念,推进其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使之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否则,就会因失去支撑经济社会存在发展的价值力量,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历史和现实都已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方向盘、国家的稳定器,关系到人心向背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管子·牧民》中有言:“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三纲”是崇尚等级制的价值观,“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当时国民生活的价值观。虽然封建制度的价值观已经过时,但人民生活的价值观赋予时代内涵后仍在发挥作用。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横看世界,法国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博爱;英国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团结;德国核心价值观是崇尚理性、勇于反思、尊重知识、严谨认真、自强不息。纵观历史,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总结出了适应自身制度形成和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也应当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中华历史文化土壤,传承中国传统价值的精华,广泛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十八大“三个倡导”的表述,充分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高度统一。既要反对把西方价值观念作为“普世价值”,又不能把属于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精神价值拱手让给西方[1]。因为价值观从来都是具体的、社会的,抽象的共同价值观是不存在的,完全移植西方价值理念只会把社会主义中国搞乱。
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升文化软实力确立为国家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康弘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努力使日本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1992年老布什在《美国复兴日程》中指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可以利用的软力量。”约瑟夫·奈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后又提出“巧实力”概念,并使其成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主轴。2000年初普京批准实施文化扩张战略,确定俄罗斯积极的对外文化政策。2006年法国外交部与文化部联合成立法国文化署,其宗旨是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广法国和欧洲文化。2011年中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首要任务。但是也应看到,中国文化领域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国有文化单位活力不足,与国外文化企业相比实力悬殊,虽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巨大市场,但雄厚的资本与成熟的商业运作却是西方强项,同时还伴随意识形态的渗透、价值观念的侵入。因此,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影响的绝非市场份额大小、产业较量成败,更关乎意识形态主动权得失、国家文化软实力强弱。如果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扬社会主义文化理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捍卫国家文化主权[2]。因此,十八大“三个倡导”的表述,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和说明中国,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
自人类社会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分化、丑化的图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给中国人民留下最深印象的名言是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提出对华战略三步走计划:一是西化、分化中国,使其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二是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并形成战略合围;三是不惜与中国一战,当然最好不直接参战,而是支持中国内部谋求独立的地区或与其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周边国家。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西方霸权国家和敌对势力趁机凭借经济、科技优势,企图将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中国,把“自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基本理念美其名为“普世价值”,竭力在中国“布道”,企图通过价值观渗透,扰乱思想,进而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价值观领域存在的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彻底撕去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虚伪面纱,遵循“打铁还须自身硬”的道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补充、完善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理念相对应的构成元素,逐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话语、舆论垄断,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甚至越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越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要把人们的思想意志凝聚起来,没有一个有效发挥统摄作用的核心价值观,不可想象。毛泽东曾说,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也讲,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江泽民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胡锦涛强调,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变幻。意识形态越是纷纭复杂,越是需要核心价值观加以整合;社会思潮越是多样化,越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引领。应该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丰富厚重,其科学性、指导性已为社会各界认可,但却一直面临大众化、通俗化问题,需要增强自身说服力、感召力,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走进心灵。十八大“三个倡导”的表述,采取开放而未定型的表述方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概括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下广阔空间。
1.从命题本义出发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命题由四个关键词构成,各自有其明确含义,具有特定功用,其集合构成完整命题。“价值观”是中心词,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又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是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核心”表明其地位,与其他价值观念是“核心”与“外围”的关系。核心价值观处于众多价值观念的中心位置,是最主要的价值观念,对其他价值观念起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标示其性质,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实践运动,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科学阐述中进行归纳概括,在与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其他社会形态的对比中抓住最关键、最根本、最核心的精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运动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国家、社会、公民”是其主体,这三个层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价值观总有其主体,即它“是谁的”“最终为了谁”。无论社会的价值观念还是国家的价值观念最终都要体现在民众之中、落实到公民身上。凝练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全体公民适用的范畴,而非只适用于某一部分国民的范畴,体现出规范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内在一致[3]。因此,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取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区别和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具体表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符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依法治国,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和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涵盖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集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是公民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众取向。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国家目标、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的价值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价值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精髓。
古今中外政治文化发展史表明,高度凝练是核心价值观表达的一般规律,便于大众接受和传播。“三个倡导”的表述凝聚人心、汇集民智,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而非仅仅反映部分地区、部分阶层、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的价值诉求,具有全局性、整体性、普遍性特征;核心价值观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域、一定人群共同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具有时代性特征,“三个倡导”的表述紧扣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特征,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不宜随意变动,当然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在表述上可适当微调或完善,但其基本精神不能变,“三个倡导”的表述具有相对稳定性、高度概括性,浓缩了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三个倡导”的表述把社会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三个倡导”的表述既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取向,也融合了传统价值体系及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中合乎历史发展要求的方面,更摈弃了以往价值观念的历史局限,展现其超越性,这种兼容性和超越性才使其在更高层面上具有示范引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不同文化层次和水平的人所接受,语言表述就要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便于普及、易于践行,否则难以通俗化、大众化。在当前认识不尽一致、观点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三个倡导”的表述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们党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只有整合多样化思想意识,对主流社会思潮巩固发展,对非主流社会思潮包容引导,对反主流社会思潮批判化解,才能向社会释放正能量,以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蕴含的价值资源,尤其要把最富时代精神、实践特色、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整理出来,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厚的理论根基;理论宣传力求通俗化、大众化。近年来中宣部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讨论的都是收入差距如何缩小,房地产调控如何坚持,看病费用如何降低,素质教育如何推进,道德风气如何提升,食品安全如何保证等人民关心的话题,具有统一思想、释疑解惑、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宣传教育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执政党和政府是社会风气的导向,要求其自身要有好的德行,树立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使社会风气随主导的引领逐渐向好。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小抓起,使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只有抓住心才能引领行,做到情与理、理与趣结合,把理论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让价值观从外在要求转变成内心需要,把教学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真正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灌注到学子心中。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承担着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的重大责任。因此,媒体应坚持正确导向,在塑造核心价值观中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提高引导能力,唱响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展和谐文化的主旋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的主流舆论。媒体人应提升业务水平,在学习核心价值观中加强自我修养,加强时代精神、创新精神教育,探索新闻报道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建立一只业务精、政治强、综合素质高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以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媒体应创新传播方式,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主力作用。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发挥主力军作用,都市各类媒体也要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加强主流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事物、新典型,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十八大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5]如中影集团出品的电影《建党伟业》在2011年6月15~19日,短短5天时间获得1.0563亿元票房收入,观影人数近300万人①参见《光明日报举办电影建党伟业研讨会》,载光明网http://gmw.cn/content/2011-06/24/content_2132496.htm,2011年6月23日。,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影片中,先辈们追求信仰和理想的激情、勇赴国难的大无畏精神,给观众以强烈震撼,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传递了主流价值观,对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进行了生动的党史教育。因此,可通过文化消费,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传媒引导网络舆论;通过学术话语建构,占领社会思想阵地。只有在生活方式的建构、传媒的掌控、学术话语的建构等方面取得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团结和凝聚起来。
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日常价值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入规章制度和公约守则中,用法律和制度的刚性约束支撑道德的软性约束。以群众性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载体,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引导人人参与、人人体验,逐步达到人人知晓、逐步认同、形成信仰。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鼓励先进,多用典型示范、交流疏导、说服教育、民主讨论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从“时代楷模”郭明义到“最美妈妈”吴菊萍,从“党的好干部”周恩义到“托举哥”周冲,他们是一面面镜子,反射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道德细节,而这些细节都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的。因此,必须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5]重视从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和各种利益矛盾入手,凸显人文关怀,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把人文关怀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核心价值体系与日常生活的契合点,使公众自觉用其去衡量评价自己的言行。着力关注民生,维护、保障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受救助权等,保障社会成员日常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并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关注各种日常管理规章制度的价值导向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人文关怀体现于各种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建构和公共政策的贯彻与实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见和接受的现实存在。
[1]王晓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任仲平.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11-10-15.
[3]唐永泽.凝练核心价值观应从命题本义出发[N].光明日报,2012-05-05.
[4]宋善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12-02-11.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