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视域下小城镇建设研究

2013-03-22 03:03:16
关键词:船政小城镇特色

王 庆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开发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对于如何开发和建设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及怎样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小城镇研究稍显不足,特别是对于如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小城镇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对众多省市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入调研和资料分析基础上,提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特征的小城镇建设的系统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

一、研究综述

文化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结合,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整理和总结如下:

1.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得到认可。杨博(2012)、王治福(2012)等认为在城镇总体规划阶段融入文化优先理念,有助于全面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系统完善文化设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营造特色文化空间,从而提升城镇品位和竞争力,促进城镇又好又快发展。岑慧(2012)、曹靖(2012)等从文化旅游区发展的脉络入手,通过驱动力、空间和产业等方面,对文化旅游区和小城镇之间的联动开发模式进行探讨。王紫葳(2011)等认为小城镇建设雷同,没有特色,阻碍小城镇的进步发展,应把地域性和文化性的思想理念引入小城镇特色的设计,通过地域文化彰显小城镇特色。

2.小城镇建设中深入挖掘和开发小城镇文化产业的研究有待完善。袁静(2012)认为小城镇开发时应找准特色,因地制宜,遵循乡村特色、自然风格、服务意识的原则,努力与周边地区形成产业链、旅游带,努力打造自己的主导产业,使其更具生命力和延续性。贺春霞(2004)认为小城镇是农村较小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因此应当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赵海(2004)、钱文荣(2003)等认为,文化产业作为产业链下游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活力,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对文化的需求,使发展文化产业变得非常重要。

3.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征小城镇的研究有待深入。吴国玺(2007)、李青雨(2007)等认为必须因地制宜,培育支柱产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完善和强化城镇功能,不断提高城镇经营水平。周坚(2010)主要分析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地域文化,并对地域文化对于小镇外部空间形态形成、发展的影响,以及旧州镇外部空间今后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李爽(2010)、文剑钢(2010)等认为,小城镇在快速发展中的面貌趋同、个性衰落、文化遗失,因此发掘小城镇独特的乡土文化、地域特征,重塑小城镇的整体形象和建筑风格,寻找小城镇独特的灵魂和品质尤其重要。李大勇(2010)、吴强(2010)等认为,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关键是确立城镇形象特色的生成、发展与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城市设计命题,以及在此命题下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市设计形态空间要素的发掘、提炼、重构与文化、艺术、时空的表达。

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选择

由于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等因素,中国存在众多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存在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不同,其影响也不同[1],因此在小城镇的建设中要选择合适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规划建设。比较适合建设小城镇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一般要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1.地理位置比较集中。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文化风俗各异,常言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区域形成形态各异的区域文化特色,如马尾船政文化、惠安女文化、成都芙蓉古镇文化、永定土楼文化、兰考固阳乐器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往往出现和发展在固定的区域,并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这些独特的特色文化资源,可以成为地方低碳小城镇建设的依托,从而在这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覆盖的区域内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环保小城镇。例如,兰考固阳乐器文化就是以固阳大响为中心的民间音乐表演和制作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由兰考固阳制作的古筝、吉他、二胡等乐器已远销海外。兰考固阳乐器文化主要集中在兰考固阳镇及周边乡村,地理位置比较集中,具备建设以兰考固阳乐器文化为中心、有民间乐器制作与表演特色的小城镇地理条件。

2.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很多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某一区域内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历史比较悠久,多则上千年,少则上百年。通过长时间的沉淀,其所包含的内涵也丰富多彩,形成独特的文化积累。这些文化积累为特色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能够建立相对完善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比如,地处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的船政文化,起源于清末的洋务运动,与马尾海战、马尾学堂等历史事件和人物密切相关,整个船政文化内涵丰富,包含上百年中国船政发展的历史。马尾船政文化丰富的内涵,为马尾以船政文化为依托,发展低碳经济进行小城镇建设,注入丰富的文化资源。

3.有一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很多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产业基础,这些文化产业基础逐渐成为特色文化资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得以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基础一般是在长期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往往比较分散、弱小,很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尚未形成体系,但是对小城镇建设而言,是很好的文化产业基础。小城镇建设中,可以对这些特色文化产业基础大力扶持、培育,使其形成系统、全面发展的特色文化资源,推动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如成都芙蓉古城的韩包子、钟水饺、三大炮、散子麻花等饮食;陀螺、响簧、铁环、毽子、风筝、弹子等具有乡土色彩的玩具;蜀绣、蜀锦、竹帘画、剪纸、泥塑、木雕等传统手工制品;赶庙会、搭戏台、贴门神、磨刀人、打更人等民风民俗。这些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的文化产业形态,在小城镇建设中可以加以规划,发展形成成都芙蓉古城特色文化产业体系。

4.有一定的知名度。很多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往往与一定的重大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特产、独特的民风民俗密切相关。因此,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民风民俗等活动、当地人的口口相传,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很高知名度,有些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景区。如河南宝丰县赵庄乡被称为魔术之乡,福建安溪被称为中国乌龙茶之乡,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被称为中国枇杷之乡。这些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在小城镇建设中可被有意识、有规划地打造成品牌形象,从而形成具有独特形象和鲜明个性的小城镇品牌。

三、地方特色文化小城镇建设策略

地方特色文化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把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与城镇建设结合,是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1.树立特色文化小城镇形象体系。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是特色文化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因此,地方特色文化小城镇必须建立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主体的形象体系,使其成为具有独特地方文化的区域品牌,给特色文化小城镇注入持久的、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特色文化小城镇形象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由制度、观念、行为、风俗等形成的组织形象。主要包括具有特色的形象体系,包括特色文化小城镇理念识别体系、行为识别体系、视觉识别体系、特色文化活动体系(如文化节、博览会、特色文化论坛、联谊会等)、特色文化民俗体系(如赛龙舟、庙会、服饰、歌会等)。(2)由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物质等形成的组织形象。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如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等;建筑资源,如城镇街道、历史建筑、道观寺庙、历史遗迹等;特色文化资源,如与特色文化有关的民居、物品、园林等。

2.构建特色文化小城镇产业体系。特色文化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建设基础,同时必须建立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完善的、有活力的、与城镇居民经济收入密切相关的产业体系,是特色文化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构建地方特色文化小城镇产业体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构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产业体系。构建基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产业体系,是特色文化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工作。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为例,可以在马尾丰富的船政文化资源基础上,构建相应的产业体系。例如造船业,如仿古船、观光船、龙舟等;礼品,如各式船模、船式配饰、船型玩具等;艺术产品,如电影、戏曲、晚会、比赛等;家用产品,如服饰、文具、家具等;软件,如网游等。(2)构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地方特色文化由于其独有的特征,将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目的地[2],因此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是建设特色文化小城镇的中心工作。例如,福建马尾船政文化可在现有的船政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和创新,构建具有马尾船政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如马尾船政遗址古迹游、船政风光游、古典船闽江游、民情风俗游、船政名人轶事游、船政主题游等。(3)构建地方特色文化关联产业体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有效建立,将会带动地方特色文化关联产业体系迅速发展,因此规划和构建地方特色文化关联产业体系是建设特色文化小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福建马尾就可以船政文化资源产业体系和船政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为依托,大力发展船政文化关联产业体系,如旅游住宿业、餐饮业、船政文化纪念品业、文化娱乐业、宣传广告业等。

3.策划特色文化小城镇传播体系。特色文化小城镇建设中,要有意识地策划和建立具有地方文化资源特色的区域品牌传播体系,使其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动力。特色文化小城镇传播体系,主要从网上和网下两部分,进行策划和建设。(1)网上传播体系。网上传播体系包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是策划和构建网络传播体系,包括特色文化网站,注册微博与博客,在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百度百科以及互动百科等媒介中建立有关地方特色文化的条目;关注各大论坛和社区,策划有关地方特色文化的话题传播;建立论坛和社区,引导地方特色文化话题;关注和策划有关地方特色文化的新闻、话题、事件等,并在各大网络媒体上传播。二是网络旅游和游戏传播体系。可在网络上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网络旅游体系,使网民通过网络,全面、系统地认识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可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游戏,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传播。例如,福建马尾船政文化,可开发关于马尾海战、船政学堂、船模制作等游戏。三是网络活动传播体系。如福建马尾船政文化,可策划网上船模大赛、以船政文化为主题的网络征文活动、船政文化知识竞赛等。(2)网下传播体系。网下传播体系主要包括大众媒体传播、平面媒体传播、公关活动传播、对外参与传播与网上活动互动传播等等。大众媒体传播,包括电视、广播、杂志和报纸;平面媒体传播,包括公交车体广告、站台广告、各种平面广告等;公关活动传播,可策划公关活动,如博览会、联谊会、文化节、研讨会、民俗活动等;对外参与传播,即积极参与国内外举办的各种活动,达到借船出海目的;网上活动互动传播,指的是把网上活动延伸到网下,或网下活动辅助网上活动。

4.设立特色文化小城镇附属体系。小城镇是小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因此建设小城镇中一定要重视小城镇的管理、服务及商业等附属体系的建设和规划。建设和规划中,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统一形象原则。小城镇的管理、服务、商业等附属体系是整个特色文化小城镇的一部分,建设和规划中一定要与整个特色文化小城镇的形象体系一致。二是利民原则。建设和规划各种附属机构,一定要考虑居民利益,如以参股形式建立各种服务和商业机构,在管理、服务及商业机构中安排部分人员就业等。三是精简高效原则。

四、地方特色文化小城镇建设需要协调的关系

1.小城镇建设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的关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特色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小城镇建设之所以有“特色”,是因为它建立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基础之上。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能够有力促进特色文化小城镇经济健康发展;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将保证特色文化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这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的基础。二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创意工作,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可开发的经济空间,并把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创意工作同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城镇居民可靠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完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的政策法规,做到特色文化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保护并行。四是树立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的理念,使其成为城镇居民、外来打工者和游客的共同行为规范。

2.小城镇发展与城镇居民的关系。小城镇建设不是房地产开发,通过建设一系列楼房让农民“上楼”即可,也不是行政化的命令,以行政化命令的方式让农民集中居住而形成的城镇化[3]。小城镇建设应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在优厚利益驱动下,农民以及相关组织或企业自主自愿地集中生活在某个固定区域内而形成的城镇。

小城镇建设中,让农民获得比原来更多的经济收入。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和培育原有的文化资源产业基础,使其发展成为文化资源及其相关的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

3.小城镇经济与特色文化资源的关系。小城镇经济建设和规划中,一定要坚持发展基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产业体系,坚持具有地方文化资源特色的独有的经济形态。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经济发展项目的选择,关键要看该项目能否符合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小城镇目标,一定要保持小城镇的文化特色。

[1]岑慧,曹靖.多视角下文化旅游区与小城镇联开发研究——以广东省新兴县六祖文化旅游区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2(7).

[2]李爽,文剑钢,叶明强.基于地域文化理念的小城镇形象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0(11).

[3]袁静.小城镇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船政小城镇特色
船政新生
海峡姐妹(2023年5期)2023-06-02 00:49:42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医的特色
福建船政学堂精神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完美的特色党建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小城镇远
中华民居(2014年10期)2014-02-28 10:04:49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