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玲
(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陕西 渭南 714000)
高校拥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因此,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高校内涵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规模大小、馆藏资源多少及设施先进程度如何,往往标志着高校的发展程度,是高校发展的集中缩影.
高校内涵建设是相对于物质形态的外延建设而言的,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根本,以专业特色打造学科特色,以学科特色铸就学校品牌,从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1]其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培育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文化精神的培育,首先指的是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高等学校应时刻注重教育大学生牢固地树立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其次是通过不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大学文化精神还包括了学术精神,高校要大力弘扬学术创新精神,倡导学术自由,充分彰显新思想、新知识不断催生的大学功能;教师要积极搞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来提升大学的办学水平.二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是准确定位和提高办学质量.高校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纵横比较,给自己定位,找准自己在全国高校中所处的位置,与时俱进,不断通过优化结构,包括学科结构、专业机构、师资结构、课程结构及办学机构等,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力求办出特色,才能提高办学质量.三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是创建知名大学品牌.一所大学的真正价值主要体现在办学特色与学校的知名度上,对一所大学来讲,真正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品牌,这是内涵建设的根本,所以,每一类学校都应当在自己合适的办学层次上,通过优化结构等途径,扎扎实实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知名度.[2]
2002年教育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章程》,对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与地位作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全局工作中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又是高校的文献信息情报中心,还是高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往往是高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肩负着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升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高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在于提升高校整体办学水平,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目标是协调发展,培育人才.高校内涵发展主要包括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化水平、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建设七个方面.笔者拟以此为切入点,论述高校图书馆对高校内涵发展的作用.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而且是学校提高办学层次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对于高校来说,学科建设历来被视为带动高校全局工作的龙头,学位点建设则体现了高校的层次和品位.高校要申报新的学科和学位点,必须以学生数量、生均藏书数量、生均年进图书数量、师资力量等做支撑.高校学科与学位点建设,除了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因素外,还有赖于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与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新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科学研究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的主要依据,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还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3]在Internet网络迅速普及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已由原来以纸质图书为主的单一型图书馆转变为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多种资源并存,集藏、借、阅、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图书馆外文期刊、电子资源、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拓展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打破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时空限制,为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借鉴世界前沿学术成果提供了便捷途径,有利于催生高水准的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只有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高校图书馆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辅助机构,具有情报和信息咨询两大职能.从情报职能上看,它可以及时收集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社会、企业对科研成果的需求;从信息咨询职能看,它可以为学校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高校科研成果的信息咨询服务.很显然,图书馆的这两大功能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可以有效地将高校科研成果和市场对接起来.[4]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研究成果处于学科前沿的学术梯队.[3]高校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播者与信息的导航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教师的言谈举止、道德人格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及日后的为人行事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影响.教师要在三尺讲台上谱写壮丽人生,自身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风范、崇高的敬业精神、渊博的文化知识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唯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尽情发挥,才能最终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对高校教师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水平,搞好教学科研工作,最终为高校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从馆藏资源配置到图书资源、电子资源的采购征订等,都可立足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服务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标志,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宗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直接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而且渗透于高校的服务及管理等各个环节.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方面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一方面服务于大学生的自修和提高,有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领域,提升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高校国际化就是大学办学理念、要素和行为跨越国界进行互动的过程和现象,是将“国际的维度”整合到高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高校国际化主要是指国际合作与交流而言,包括交换师生、合作科研、访问学者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作能力,促进校际之间科研的合作与交流.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情报机构,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为海外师生、访问学者的学习科研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良好的学习环境又能为海外师生、访问学者提供理想的学习场所.高校图书馆在推动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校国际化水平提高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信息与知识的流动早已跨越国界,图书馆必须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知识在全球范围的流动.
高校的生师比、具有高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数量等指标,是衡量高校办学基本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亦对图书馆的生均图书数量有硬性规定.不言而喻,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的馆藏量与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水平息息相关.作为办学的主要硬件,高校图书馆应科学化、规范化运筹.科学化主要是指在图书采购及电子资源订购时,必须充分调研及认真梳理,结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情况,制定各类图书的采购计划,确保馆藏图书的质量.规范化主要是指图书编目到入库流通等各环节均应规范化管理.
图书馆不仅是广大师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还是学校文化品位和格调的象征.高校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传播的主要阵地,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图书馆拥有的文献资源直接影响着各类校园文化的有效开展,影响着校园文化的整体发展态势和水平,是积极健康校园文化产生的源泉;二是馆内良好的借阅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图书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生流量集中的特点,使图书馆自然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上所述,图书馆在高校内涵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规模大小、馆藏资源多少及设施先进程度,往往标志着高校的发展程度,是高校发展的集中缩影.那么,高校图书馆如何推动高校内涵发展便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以为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强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内涵建设,提高自身实力,从而达到推动高校内涵发展的目的.
图书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载体.高品位的图书资源是搞好教学、科研的基础.图书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加大对新建专业及学科前沿图书资料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采购力度,以最少的经费购取最具有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图书.在购置文献资源时,要广泛征询各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充分发挥院系学科联络员的作用,充分考虑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情况,可在图书馆网页上开辟“读者荐书”及“读者选书”等板块,向读者广泛征询对图书的需求取向,进而梳理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资源建设方案,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提高采访质量.
早在1875年,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就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学校,图书馆员是广义的教师.”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为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良好的馆舍环境可为大学生提供重要的学习场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大学生道德修养,文明习惯的养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合理的规章制度有益于规范大学生的言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等等.图书馆在充分利用现有馆舍的情况下,注意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文化活动,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大学生奋发学习,立志成才,寓育人于管理、服务之中,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广泛应用,馆藏资源也从原来单一的纸质文献转变为由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共同构成的多元化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电子资源是以数字化形式,把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印刷型介质上,并以光、电信号的形式传输,通过响应的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电子资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和一些不在网上传输的信息资源,如光盘数据库、E-book等.图书馆应加大特色电子资源及网络资源建设的力度,扩大电子文献规模,订购期刊数据库(包括中外文),保证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使广大师生能够打破地域限制,驰骋于网络电子资源的知识领域,尽享人类的文化成果,催生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
图书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力量,其整体素质直接关涉到图书馆的功能发挥乃至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整体化、社会化、信息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图书馆,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需要,必须变革陈旧的管理理念,与市场经济和新技术应用的发展相协调;在设备现代化和组织机构网络化、文献资料形式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必须有所作为.面对图书馆业务的迅速发展变化,对图书馆员的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所以必须狠抓图书馆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高、掌握新技术、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工作的图书馆员队伍.它不仅要有谙熟图书馆专业知识、熟悉新技术的工作与管理人才,还应有计算机专家和研究图书馆应用技术未来发展动向的高级研究人才.[5]
总之,高校内涵发展涵盖了高校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循序渐进、以量变求质变的过程.推动高校内涵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不懈努力、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图书馆在高校内涵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图书馆只要通过大力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提高自身实力,就会有效地推动高校的内涵发展,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王丽艳.高校内涵发展与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8,(23):36.
[2]谢晓青.关于高校内涵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J].江苏教育,2008,(1):56-58.
[3]龙玲.论高校学科内涵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5):177-178.
[4]王文君,张秀萍.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兼论图书馆在转化中的作用[J].经济论坛,2003,(21):69-70.
[5]王琼林,邓儒伯.现代化图书馆队伍建设方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