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属性加强联想模式解读*

2013-03-18 23:15代历楠
外语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意向性歇后语用例

贾 虹 代历楠

(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150040)

1 引言

以往歇后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修辞学研究中,注重歇后语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歇后语的结构、特征前后两部分的具体理据。当前,语言研究已从描写范式转变为在描写基础上更着重机理的研究。但是,目前对歇后语认知机理及其操作的阐释类研究还较少,本文旨在从言外转喻角度对歇后语内在操作机制做出解读。

完整的“歇后语”格式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字面的表述,称为“前文”,像谜面;后半部分是对字面的解释和说明,称为“后语”或“后义”,像谜底,例如“放下担子再聊天[前文]——歇后语[后语/后义]”。歇后语的前文还可视为能指,后文可视为所指。歇后语通常是两个部分一起说出,如果是熟悉度较高的歇后语,也可省去后部说明,所以理解不成问题。那么,本文就将焦点落在歇后语中存在的认知机制-言外转喻中的意向性。根据AI-Sharafi(2004:12)的语篇转喻定义,歇后语的前文可视为能指,后文可视为所指。转喻的语篇文献中曾指出,转喻思维操作就是用能指指代所指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可说明歇后语存在转喻运作。

2 歇后语的认知语用全新认识

中国歇后语解读可视作认知语用视角下的推理操作,最凸显的特点是歇后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可逆性推导,即,歇后语前部和后部的话语含意是互相推导的依据;前部主要指出说话人的意向性指向,而后部则是对前部意向的属性归纳和补充阐释。鉴此,歇后语拥有语用推理的全部特点,其使用情况应该归于语用学研究范畴,而不完全属于修辞学。然而,要对歇后语做出全面的解释,还必须借助认知科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即除语用推理程序和具体情境语境等外在语用考虑以外,话语人的内在认知机制和推理操作的认知程序也是歇后语操作的内在条件。只有全面综合地考虑内外因素,才能生成相对完整的、连贯的和可行的歇后语推理识解机制。歇后语的认知语用特征可从如下方面说明:

(1)歇后语是间接言语行为。所谓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说法代替另外一种说法的言语行为模式,形成语用替代。从语用角度看,歇后语前部是所言,而所言必然指向所含,即前部间接表征了整体歇后语的意向性指向,而后部是所含,对前部意向性指向进行具体含意阐释。所言和所含在具体歇后语这个现象中,或许只出现一个,或许同时出现,尽管如此,歇后语前部毫无疑问是间接表达,而且“指向”而不是“明示”了后部的具体表达或者称作用例事件(usage event)。在不出现后部的情况下,前部只表征了一个意向性,却指向后部多种具体表达。如,“①腰里别了个死耗子”,后部的接法有:楞装大哥大,楞装领导人物,楞装警察局长。具体表达可以不同,所含意向性却相同。这就是歇后语的特点,它是不完全意义上的间接言语行为(前后部可以同时出现),认知指向或者意向性含意却贯彻始终,因此,认知语用结合解释歇后语就显得十分重要。歇后语是间接言语行为,其认知解读研究就可纳入言外转喻范畴。所谓言外转喻,即言语行为的属性从意义上替代言语行为本身,言语行为指向其属性(Panther 2004:103-104)。因此,歇后语的推理程序势必是言外转喻的属性模式运作。

(2)歇后语体现认知语用意向性(intentionality)。歇后语作为语用现象势必牵涉话语意向性的解读。语用学坚守意向性假设为立足根本,语言交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说话人向受话人表达意向,受话人则要辨识其意向(Grice 1989:36,86-116,117-137;Sperber& Wilson 2002:607-632)。本文认为,说话人借歇后语表达他的意向性内容,听话人则将其识解为同样意向性内容,但未必是相同意向性态度(不同的后部具体表达)的另一种表征形式。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歇后语前部与后部为同一认知域下紧密联系的两个次域。歇后语中的意向性是:前部意向性内容=后部意向性内容;前部意向性态度≈后部意向性态度,视语境和受话人个人认知而定,如“腰里别着个死耗子”在意图奉承的语境下,也可做正面的解释。

(3)歇后语具有可取消性,意向性态度和内容的解读差异受语境影响。语境和意向性都具有暂时性特征,在条件改变时完全可取消。外在语境因素及语言使用者个人认知语用因素等皆为动态可变条件,这对歇后语的示意功能产生内外制约作用。换言之,歇后语的形成、识解和消失与语境直接相关,语境是决定歇后语使用的大前提。

(4)歇后语的语用模糊性,歇后语的语用模糊性来自于本身的特点:随意性和偶然性。歇后语的出处有两种:(a)日常使用独创;(b)根据先前歇后语改编。其使用时具有语境和意向性等连带的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随即造成语用模糊,即语言生成和识解过程中的多种不确定性(何自然冉永平2002:278)。如,“②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其共识性的识解是痴心妄想。然而,“痴心妄想”实际上也是个程度问题,语境和个人认知因素也极有可能造成其相对性和不确定性,痴心妄想到什么程度的含意获取完全取决于语境制约和个人认知背景,这两个因素直接导致解读的不确定性和语用模糊性。

(5)语境限制,语境是语言使用理论的构成性的概念。语境分为认知语境和实际语境。歇后语中的语境更重要的是认知语境假设的契合,即听者对话语中包含的先验语境的体验性认同,和整体类层级知识框架的搭建。只有对歇后语的前部形成层级性的认知,即从语言表达到含义的属性归纳整合过程,这才可以生成或者理解后部的层级位置,产生对应共识,反之亦然。双方的认知背景决定歇后语是否可契合性理解,即说话人的认知背景知识与听话人相同或相似。有些歇后语即使双方认知背景可以契合,其含义识别也有困难。主要是因为语句表达和其所指意向性是类层级上的偶然的遥远邻近关系,须指类属性归纳的过程才能做出模糊解读。

综上,歇后语是认知语用背景下的间接言语行为,其认知的解读纳入言外转喻的研究范畴,操作具体模式是属性归纳加强联想,即,歇后语后部与前部具有相同的属性内涵和意向性内容,只是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相同和差异只有通过言外转喻的属性模式才能解读其生成和识解的认知程序。

3 歇后语的言外转喻属性操作

既然歇后语是间接言语行为,汉语的间接性在转喻操作中的高突显度使我们不容忽视地将目光投向“间接性”的体现方式,以及从间接表达到直接领会(含意获取)之间的操作步骤。歇后语属于源域和目标域同时出现的言外转喻,如“③耗子给猫当三陪-你挣钱不要命”,传统上说,后部为源域,前部为目的域。前、后部形成间接性语用替代,共同创造一个认知域,分别是该认知域的前提和结论部分。歇后语是言外转喻操作,根据主要有4点:(1)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有语义替代的现象;(2)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有整体-部分,部分-整体的关系;(3)歇后语前后两部分具有属性强加的特点;(4)歇后语发生和理解存在一种言语行为到另一种言语行为的因果推理。这4点足以说明歇后语的解读势必为言外转喻的推理程序,本文属性模式的工作假设为:歇后语前部提供意向性指向范围,解读需要对话语含意进行属性归纳;后部的直白解读对前部实施意向性明确和属性归纳-加强-联想的操作过程。

属性操作模式在原言外转喻属性假设基础上提出,但是原言外转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类属的宏观性联结,如Can you pass me the salt?是疑问指向请求的言外转喻,这是常规性很强的间接言语行为,对间接性大的话语解释力不强,也未对属性操作的微观步骤做出深究,无法在语言操作的微观层面上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属性指向是个相对的、有程度之分的概念,解读的发生也不会因为宏观的属性指向明确而就此终止,原言外转喻的界定及其间接程度划分等多个关键概念都有歧解,严谨程度不够。因此,属性加强联想模式主要提出并解释微观上言外转喻属性操作模式。我国学者刘正光对概念整合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并提出质疑,其中关于类空间,CBT虽有提及但一直是模糊的,似乎可有可无(刘正光2002:32)。

针对类空间的模糊认识,言外转喻的属性模式就是合理解决合成和类属空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的问题,使得言外转喻理论能在整合理论基础上更具体微观化地全面解释认知相关的课题。言外转喻的属性模式就是针对整合理论的不足作出的细化及微观化的程序性说明,具体包括对整合理论的类属和整合步骤的必然性而非或然性作出阐释,力图说明类属联结推理是人类自然的推理倾向,即,人类将特定的属性自然归结到特定类上,不管这个属是否为其中心属性,反之亦然(Prasada&Dillingham 2006:56),借此营造世界知识结构网络,并形成丰富的、概述性的先验知识。类属联结的必然性是整合操作的前提;整合过程其实就是类属联结推理的二次操作程序和必然结果。话语作为一种行为现象类别,在解读时自然归纳其属性含意,这是人类先验的思维轨迹。语言表达自然归纳其属性的推理程序以及整合的过程在话语解读中皆为不可或缺的必然操作,由此细化修缮了整合理论(邹春玲2012:89)。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输出空间,即为某话语的最终属性解读。完善后的属性模式强调人类发挥认知主观能动性对相关概念和属性的抽象提取。属性模式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话语和属性的类属自然联想联结——常规归纳(类属空间操作);(2)属性的类属加强联结——突生结构(类属、整合空间操作);(3)属性的类属再次归纳——突生结构(类属、整合空间操作)。

属性操作模式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归纳过程,如果是常规言外转喻,如Can you pass me the salt,则话语可直接归纳其属性,推理经由类属空间(1-n)直接推导目标域属性,该属性具有一定的确定性;(2)强加、加强、联想过程,如果是非常规言外转喻如“④相信(X)是一种疾病(Y)”(石康《激情与迷茫》),以该X IS Y构式为例,首先类属空间(1-n)内对Y目标域的属性,尤其是常规属性作因果归纳,该属性通常不是X的常规属性,则需要强加过程,所谓“强加”是将Y属性随附到X上面,再次形成类属空间(2-n)操作,这种“强加”实质是对X的“加强联想”理解,由此,属性模式简称“加强联想”模式(enforcement-association)。歇后语前部的生成和解读需要属性归纳这一步骤,说话人脑海首先突显某意识概念如“不要命”,作为歇后语具体表达的属性表征,继而生成“耗子给猫当三陪”等歇后语后部的用例事件具体表达。解读时属性模式逆转运作,听话人根据话语生成属性概念。

歇后语解读时的属性操作存在这样两个步骤:(1)对前部话语进行属性归纳;(2)对后部用例事件的具体表达进行属性归纳,归纳结果对前部产生属性加强联想过程。根据心理距离理论,心理距离大的两个概念通常以属性作为最简联结媒介。所谓属性归纳,就是将话语意向性含意概念化、功能化、简约化的过程,以及心理词汇概念表征的过程。Nussbaum等集中研究高层识解的步骤问题,他们认为“识解的一般倾向是从行为潜在的属性识别行为含意,这充分说明属性≈含意的解读路线”(Nussbaum et al.2003:403-421)。该解读通路有效保障心理距离大的话语含意(如歇后语)获取过程的有效性和迅捷性。由上,歇后语生成和解读都势必经由属性归纳、加强和联想3个步骤,存在两种情况:(1)在不出现后部的情况下,歇后语生成和解读过程皆需归纳话语意向性属性、联想相关的用例事件,且以此加强歇后语意向性表达;(2)在出现后部的情况下,后部通常含意和表达都直白明确,借助含意≈属性的解读回路,明晰并加强前部的属性归纳结果,后部的用例事件表达和前部的用例事件表达结合起来联想,再次加强或者修正整体歇后语意向性含意的解读方向。属性模式以其自身三个步骤的细化和微观化通透了整合理论中类属(generics)和整合程序不明的迷雾。

属性模式的具体化包含属性归纳、属性加强联想等几个步骤;推理过程是从话语表达到其属性或者逆向推理。歇后语前部的属性归纳推导“意向性内容”,后部的属性加强说明“意向性态度”,含意是二者综合的结果。

4 属性、意识和意向性

意向性内容和意向性态度共同决定话语含义,是认知语用推理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属性是人类长期形成的前语言阶段的推理归纳状态,势必与人类的“意识”直接相关。所谓“意识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获得脑海中的电影(movie-in-the-brain)”,即“大脑是如何在神经细胞回路中产生神经模式,并将它们演化为……意象的”(Damasio 1999:9)。有哲学家称此为“思维的语言”(language of thought)或 mentalese(Fodor 1975:214)。

歇后语的生成和解读首先接受感觉意识的调控,即脑神经细胞对要表达的某事件有通过自身经历所获得的感觉,且同时获得了同这次歇后语要表述的内容有关的原初意识(primary consciousness)(Edelman 2003:5520-5524),例如感觉到“不要命”事件(event),有了这样的意识,当听闻或者看到与此相关的现象时,就会形成意象,继而以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如“耗子给猫当三陪”。从语言运用来说,从感觉到感受的意识过程就是心智把感觉到的事件“改造”成为心目中的用例事件(usage event),并由意象在大脑里呈现为“脑海中的电影”的过程。意象是客体的物象融进了主体的感受在主体大脑中的呈现,这时的物象会不同于客体原来的物象。意象是大脑具有映射能力的神经物质的产物,具有一定主观性。

反思的心智活动表现为神经活动,然而意象就是靠神经细胞映射而成,映射的结果是在心智产生意象(Bergen 2005:255-278)。意识到的事件,如“不要命”在反思意识里形成用例事件(usage event),体现了主体的意识活动对客体刺激的调节。因为主体和客体通过意识的调节,“不要命了”的原初事件意向性可以形成“⑤泥菩萨过河”或者“耗子给猫当三陪”的用例事件。二者意向性内容相同,意向性态度不同。因此意识和属性的关系按步骤可以这样归纳:原初意识-属性-反思意识-意象-意向性-话语表达。

意向性研究是当代西方哲学的显学,它关涉到许多基本的哲学问题,深入到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结构前提和逻辑预设。Grice的会话含意研究认为语言交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说话人向受话人表达其意向(intentions),而受话人则要辨识其意向(Grice 1989:36,86-116,117-137)。徐盛桓认为,如果说交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表达和辨识意向”,那么在语言交际中运用常规关系就是用以表达和辨识意向;而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含意的推导是受制于意向性的(徐盛桓 2006:36)。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意向性就是要在注意(attention)的选择中作出过滤和定位。这就涉及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的选择和定位。意向内容是话语人关指的内容,即,想要表达的内容;意向态度指话语人对所关指的内容持什么态度。就歇后语而言,意向性内容的关注点前、后部分都相同,但是意向态度则存在方方面面的区别,即前部后部属性、意识和意向性相同,而意象借先验和后验积累会有所不同。

意向内容和态度在生成和解读的各环节通常无法一一对应,使歇后语相同意向性内容的不同用例事件表达成为可能。属性推理中“归纳”结果为听、说主体的意向性内容;歇后语后部概念化提炼的属性通过联想自然随附给前部时,不同的意向性态度随不同语境不同认知背景就会自然生成。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等话语的意向性指向都是“不要命”属性,即意向内容相同,“自身难保”≈不要命,“挣钱不要命”提炼出“不要命”属性但是后部提炼归纳的属性随附到前部具体用例事件,形成或者体现了意向性态度的截然不同。然而,态度上的区别对于其内容含意的推理操作并无影响,依然遵循言外转喻的属性操作3步骤模式。“不要命”是对前部的概念性属性归纳,完善前部语义,与前部的关系是属性代类别的转喻或是属性代行为的转喻。

综上所述,歇后语的生成和理解的过程都首先要明晰话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意向性所指,穿透歇后语前后部的属性归纳,继而使用或者解读属性意识基础上的用例事件表达。如上述两例句,话语人在不同语境制约和不同认知经验积累下,表征的属性和意向性态度皆不尽相同。以意向性态度为立足根本,以意向性内容为基本考虑,说话人才能生成最终的用例事件表达。歇后语生成是说话人首先表征意向性态度,随即生成意向性内容;解读时,听话人根据后部话语提炼属性和意向性态度,随附给前部,经由加强联想过程,对照识解整体歇后语意向性内容含意。具体分为两类:(1)意向性内容和意向性态度相符,如,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2)意向性内容和意向性态度不符,如泥菩萨过河-不要命了。

意向性内容和态度相符情况下生成和解读的关联性都大,付出的认知努力小,只需做到属性归纳一步即可;不符情况下的识解关联性小,付出的认知努力较大,势必通过联想加强步骤的多次操作完成。

5 属性因果推理因素考虑

歇后语的属性推理模式除了其自身的归纳加强联想程序外,还要考虑话语表达如何会联系到某一特定属性而不是其他属性的问题,即歇后语究竟为什么能推理到这样一个属性含意解读而非其他。本文认为这是因果推理程序使然,因为一切语用推理都可以简约化解读为合情性因果推理。徐盛桓认为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是合情推理(reason-giving)(徐盛桓2007:2)。他提出“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其过程就是在下向因果力制约下找“说得通”的理由,这是对合情推理的进一步概括。整体对部分的使役作用(enslaving force)体现为下向因果力(downward causational force),例如,认识论如生成整体论的同化作用便是下向因果关系;部分对整体的作用是上向因果力(upward causational force),例如,发生认识论的顺应便是上向因果关系。

属性推理(属性的归纳和加强)是顺应话语整体含意的上向因果推理,而在目标域加强源域识解含意的过程中是下因果推理。语境和话语共同形成因果力发挥功能的范围,也就是因果关系域。由于上下因果在推理过程中均有其各自的作用,我们统称为泛因果推理或因果推理。因果求索过程中的推理本身就具有先天的模糊性,即为模糊思维的一种体现。所谓模糊思维,是在保留反映对象本质特征之模糊性的前提下运作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以把握事物的模糊性为目标而运作的思维方式。“模糊思维力求通过模糊现象把握模糊事物的本质,使思维达到清晰化,但不追求精确化”(苗东升1999:89)。任何一种行为的最高境界是“意会”,“意”是意识、意思,这两者本身就是模糊性的思维模式,模糊推理其实就是让大家做到心领神会即可。既然模糊思维能有效、快速处理交际话语的理解,它就决定了语用推理不同于纯粹的逻辑推理,而是非论证性的事理逻辑;同时,语用推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走形式化的道路(吴勇2006:194)。由此,属性推理的路线中,无论是属性归纳还是加强联想都具有一定的不具体性,都是一个概念化提炼且简约形成属性的过程。具体说来,属性操作的步骤虽然十分确定,但操作过程中认知主体形成的属性内容虽然理解不难,却有所差异,也同时具有一定模糊性,这就造成生成和解读歇后语时的千差万别。即使经由属性归纳、加强和联想3个明确步骤操作,获取的最终含意结果也因人而异,其根本原因就是话语到属性的推理是因果推理,存在认知差别。

为了求同存异,本文只能将属性操作的因果程序步骤做形式化表征。歇后语的解读是因果的合情模糊推理。语用推理的实质,是根据有关的显性表述,利用心理结构的知识集,通过一连串的“如果x则y”的推导进行显性表述和隐性表述的交替编码、组织和补偿,不断获得新认识,最后得到对有关话语的恰当理解。因果化过程:(1)根据初始条件约束和边界条件约束,设Y为下向因果关系域;(2)根据常规关系,话语显性表述H在Y域内被因果化;(3)据此认定隐性表述I;(4)据I获得对H在域内的合理性解释(徐盛桓2007:6)。如,“耗子给猫当三陪”,(1)听话人的因果推理程序为:根据初始条件(语言表达)和边界条件(语境因素),话语表达在上述条件下被因果化,“耗子给猫当三陪”话语为因,推导“果”即含属性解读,语境下的合理含意解释为“不要命”;(2)说话人的因果推理程序为:根据初始条件(原初意识)和边界条件(意向性-不要命),话语表征在上述条件下被因果化,“不要命”属性为因,耗子给猫当三陪”话语表达为果。

歇后语生成解读推理可以理解为意向性制约下的言外转喻属性因果认知操作,体现以一种言语行为替代另一个的间接推理过程。歇后语是间接言语行为,意义上也有替代关系,体现了因果转喻的存在。读到后句的属性的“果”才与前句话语表达的“因”相互加强联想激活,在“因”与“果”的联想中,实现因果整体的激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看成是部分激活了整体,激活线索为:从“果”激活“因”再激活“因果整体”。但是部分的“果”难以代替“因果整体”,歇后语需在“因”和“果”两部分的整合下,才能可有真正的解释。而且,我们可以看出在歇后语中前部后部未发生联想时,前部往往不会引起读者注意,而且常常给人感觉为随意交代的内容,只有相互联想激活的时候,才让读者产生顿悟,这正是歇后语的妙处所在,其生成和解读也完全符合属性的归纳、加强联想程序。只有因果结合,只有属性随附到前部的话语含意,才会产生具有完整意义(意向性内容和意向性态度)的歇后语理解。

6 结束语

本文充分论证了歇后语势必借言外转喻属性3步骤操作生成和解读。这对言外转喻的深入研究有如下推动作用:(1)借助歇后语再次揭示言外转喻思维乃至人类话语推理的本质性特点,说明只有把握住这一本质才能真正洞见言外转喻的特性;从而认定言外转喻的“属性加强联想”模式为歇后语的解读模式;(2)论证了属性、意识、意向性和含意等不同概念之间的同质性质,意识和属性相互提炼,属性≈意向性≈含意解读,几方面没有必要截然分开,属性归纳加强联想操作只不过是在意向性和含意等非操作性概念中的一种明确化步骤植入。

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刘正光.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苗东升.模糊思维[A].赵光武.思维科学研究[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吴 勇.模糊思维与语用推理[J].学术论坛,2006(1).

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徐盛桓.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2007(3).

邹春玲.X IS Y言外转喻构式论证[J].外语学刊,2012(5).

Al-Sharafi,A.G.Textual Metonymy:A Semiotic Approac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Press,2004.

Bergen,B.Mental Simulation in Literal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Understanding[A].In S.Coulson & B.Lewandowska-Tomaszczyk(eds.).The Literal and Nonliteral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Frankfurt and Main:Peter Lang,2005.

Damasio,A.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M].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1999.

Edelman,G.M.Naturalizing Consciousness:A Theoretical Framework[J].Proceedings of the Natur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3.

Fodor,J.A.The Language of Thought[M].New York:Crowell Press,1975.

Grice,H.P.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Nussbaum,S.,Trope,Y.& N.Liberman.Creeping Dispositionism: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Behavior predic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

Panther,L.& L.Thornburg.The Role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Meaning Construc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2).

Prasada,S.& E.Dillingham.Principled and Statistical Connections in Common Sense Conception[J].Cognition,2006(3).

Searle,J.A Taxonomy of Illocutionary Acts[A].In J.Searl(ed.).Expression and Meaning[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Sperber,D.&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New York: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6/1995.

猜你喜欢
意向性歇后语用例
意向性运动干预影响局部脑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一起来说歇后语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歇后语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歇后语的拓扑解析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