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3-03-07 11:00王聿加庄丽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肌松硬膜外置换术

王聿加 庄丽琴

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王聿加 庄丽琴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 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临床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 治疗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 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 比较两组HR、MAP、SpO2;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T1、T2时段HR、MAP、SpO2水平变化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中, 优势明显, 值得推广。

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手术为临床常见骨科手术, 多发于老年人, 本组研究探讨两种麻醉方法进行术中麻醉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均经X线或CT诊断确诊。均属新鲜骨折。其中男43例, 女37例,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64.3±2.3)岁, 头下型骨折69例, 经颈型骨折11例;ASA I~II级。主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7例, 摔伤18例, 跌伤11例, 高空坠伤4例等。入组患者均签属知情同意书, 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ASA分级、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 经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 向头端置管, 置入深度为3~5 cm。注入5 ml 2%利多卡因, 10 ml 0.5%罗哌卡因。注入后观察是否有不适反应。每1 h根据患者情况追加上述局麻药6~8 ml。治疗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 穿刺针通过硬膜外进入蛛网膜下隙, 待脑脊液自针管中流出后,注入2.0 ml 0.5%布比卡因, 经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置入深度为3~3.5 cm, 术中经导管追加6~8 ml 0.5%罗哌卡因。

1.3 观察指标 麻醉诱导前即刻(T0)、麻醉诱导后10 min (T1)、手术结束即时1 h (T2)、术后24 h (T3)、术后72 h (T4), 5个时段的HR、MAP、SpO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两组T1、T2时段HR、MAP、SpO2水平变化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临床指征 治疗组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升高且逐年年轻的趋势[1]。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手术过程、预后与术后并发症均有显著影响, 特别是对有合并症的高龄患者, 选择安全正确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2]。连续硬膜外麻醉术, 具有麻醉时间可控性, 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 但麻醉起效时间较长, 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 不是十分适宜[3]。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麻醉平衡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的优点, 对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 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时间可控性强[4]。本组研究对照分析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认为腰硬联合麻醉对HR、MAP、SpO2影响较小, 且麻醉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表1 两组HR、MAP、SpO2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HR、MAP、SpO2变化比较(±s)

指标 组别 n T0 T1 T2 T3 T4HR(次/min) 对照组 37 76±3 77±4 79±3 75±2 74±2治疗组 43 76±2 82±4 86±5 77±2 75±4 t 0.442 2.013 2.045 0.644 0.573 P >0.05 <0.05 <0.05 >0.05 >0.05 MAP(mmHg) 对照组 37 95±5 87±4 91±4 92±6 93±6治疗组 43 94±6 92±5 86±4 94±5 95±7 t 0.641 2.016 2.069 0.783 0.584 P >0.05 <0.05 <0.05 >0.05 >0.05 SpO2(%) 对照组 37 95±4 92±5 95±4 95±5 96±5治疗组 43 95±3 95±4 96±5 95±5 95±4 t 0.453 2.012 0.786 0.765 0.542 P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比较 (±s, min)

表2 两组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比较 (±s, min)

组别 n 起效时间 肌松作用时间 肌松自主恢复时间治疗组 43 1.3±0.2 112.7±21.5 22.9±8.4对照组 37 4.6±0.5 88.5±25.2 31.5±9.4 t 2.242 2.051 2.093 P <0.05 <0.05 <0.05

[1]杨晓斌, 廖张军.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低位手术中应用的比较.浙江实用医学, 2010,15(5):400-401.

[2]敖仁荣.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4):183-184.

[3]井郁陌, 王香梅, 刘莉, 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高危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 23(6):504-505.

[4]郭小文, 黄蓉蓉, 金海燕, 等.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比较.浙江医学, 2010, 32(3):393-395.

R614

A

1674-9308(2013)04-002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3.04.011

215300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肌松硬膜外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老年脊椎手术患者术中不同肌松程度对手术条件及术后康复质量的影响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反肩置换术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