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
摘要:本文主要从浙江的民间资本发展状况出发,总结所存在的问题,剖析其问题背后的主要原因,,最终给予一些建议与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浙江民间资本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浙江 民间资本 思考
一、浙江民间资本的现状
自2007年以来,浙江民间资本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民间资本的数量巨大。据有关机构预测,浙江民间资本高达8000—10000亿元,仅温州人手中大约有6000亿元。这一庞大的资金如何合法有效利用成为了摆在广大企业家和政府面前的问题。
(2)民间资本使用的不合理性。特别是在历经美国次级贷危机、世界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之后,使得浙江许多以外贸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企业纷纷将资金脱离主打行业转而投资其他业务。其中,高利贷成为了主要的投资目标。仅以温州为例,在高额的利息收入的驱动下,一些非法的地下钱庄开始盛行。
(3)民间资本自身的松散型、盲目性与不规范性大大提升了其对社会金融秩序的破坏。不少民间资本难以做到统一监管与合理分配,这给政府的管理和法律法规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4)民间资本来源日益多样化。其中,主要包括: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各种非规范途径形成的部分投机性民间资本。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不断膨胀,2009年与2010年分别为10万亿元与7.5万亿元。如此巨大的信贷资金难以全部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也有一部分游离出银行体系,被私人主体用于股市、楼市等资产投资,形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素;一部分民间资本属于私人的灰色收入甚至是非法资金,他们通过洗钱的方式进入到投资领域,这会极大的影响到社会的公共秩序与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随着境外资金的不断涌入、对外资的优惠条件的消失以及境外主体与境内主体的合作,使得境外资金获得境内民间资本的身份,可以直接进行投资。
二、浙江民间资本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民间资本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民间资本持有人也不同程度得到了回报,但由于法律体系的或缺,市场体系的不成熟,民间资本既呈现了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呈现了反向的一面。
(1)民间资本与商业银行间的问题。总的来说,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其主要是通过存贷款的利差来获利。因此,对于贷款的审查与有效的监督便是确保银行收益的主要环节。然而,浙江的金融市场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他们一般呈现出资金少、规模不大、经济实力弱等表现。在面对严格的银行贷款申请面前往往无法获得需要的资金,从而使其不得不通过高利贷来募集资金。这会极大地提升民间资本的风险性,使得不稳定因素增加。
(2)民间资本分配与合理运用的问题。面对至少1000亿元的民间资本,如何经营是摆在政府与企业家面前的基本问题。对于政府而言,首先是作为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控与监管者出现的。其主要是促进民间资本在一个合法的程序下实行,将其运用到可获得长久资金的、相对风险较低的方向上来。正如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用“治水”来比喻民间资本一样。民间资本的增加一方面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本市场的资金规模与操作的灵活性,但另一方面若民间资本中不合理的成分过多,又会阻碍经济的进程,其风险的程度会加大。对于企业而言,很大一部分企业家缺乏对资本市场的总体观察与深入的思考。他们往往在过多的考虑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目标。以温州为例,许多企业家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放弃了经营多年的行业,将资金投入高风险的行业之中。这使得温州本地的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这一根基的动摇会严重妨碍民间资本的进一步发展。
(3)民间资本缺少正确的引导。就目前看来,民间资本仍缺少一定的法律与规范的控制,其资金的投向也相对较为狭窄。根据宁波市工商联主席崔秀玲介绍,民营资本进入电力、煤炭、天然气、水等领域的民营企业占比例只有1.1%,进入金融业的只有0.1%,进入公共设施领域的只有0.4%。因此,大部分的民间资本被用于不正当甚至非法的方式上,同时加大了相关金融监管机构的调查难度。
三、浙江民间资本产生问题的原因
民间资本存在的形态,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其发生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的,既有地区性的、环境性的、又有政策性的以及管理性的,其主要原因归纳为四个方面。
(1)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不够大。民营企业作为民间资本的主要使用者与提供者,在我国的政策制度上一直扮演着辅导公有制经济并促使其共同发展的角色。加之大型国有企业在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得民营企业的生长空间包括民间资本要进入大企业、垄断企业如交通、电力、银行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使得民间资本的流通有了较高的门槛。
(2)民营企业融资实在难。鉴于国外金融危机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萎缩、能源材料的价格上升的多重影响。以及政府为应对通货膨胀而连续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导致了大量民营企业无法从银行带到足额的款项。这使得民间资本的风险性和不稳定因素增加。
(3)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很单一。中国民众从传统观念上与现实基础上缺乏足够的投资平台,人们普遍喜欢在银行存款,获得较稳定的利息收入,对一些常规的投资方式并不了解。另外,据商业银行2011年11月公布的银行三季度报显示,各家银行面临着存款流失的局面,这会使银行降低发放贷款的数量,使得民间资本的规模缩小且流动更为困难。
(4)民间资本的金融监管滞后。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2010年公布数据显示,温州中小企业平均盈利水平仅在3%到5%之间,但温州民间借贷利率高的可达70%至100%,甚至180%。这些民间资本的收入已经开始挑战法律权威,极大地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四、对浙江民间资本发展的若干建议
国务院的“新36条”虽原则上提出了民间资本可以进入民航、公路、电力及水运等领域的意见。但因为没有细则,所以操作性仍不够强。尤其是民间资本的不同构成及多元性,使得大额民间资本和分散的小额资本的走向仍需要全面的引导。
(1)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不同领域:支持民间资本进行铁路、水利工程和新能源等相关产业,从而确保民间资本拥有一条稳定健康的发展路线;支持民间资本逐步进入部分垄断行业,如公共事业、石油开采、传媒等行业,提升民间资本的应用范围于领域,推动民营经济的全流通;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私募基金及其股权投资。特别对于小额、分散的民间资本,可以引导到这一领域;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针对浙江提出的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兴办博物馆、艺术馆、文化中心等项目。
(2)要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性投资领域创造条件。基于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银行的问题,应该适时地进行银行经融体制改革与创新。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为,为解决温州民间资本多但投资难及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的矛盾,温州应大力推进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的建设。特别是村镇银行的广泛建设可以说是银行体制改革的重点,其能够积极面对微小企业小规模贷款与无抵押的现状,积极探索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切实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3)要不断地增强民间资本“走出去”的力度。民间资本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因此为了发挥出它的最大的价值,必须实施境内外一体化,使民间资本可以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投资。其中,增加浙江上市公司的数量被视为一种较快捷的方式。截止2012年6月1日,浙江省包括境内境外283家上市公司中232家民营企业,占浙江省上市公司的82%,累计通过证券市场首发募集资金1483亿元,占浙江省上市公司首发金额的80%。这能够极大地促进浙江省民营企业克服家族制的局限,积极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与上市的步伐,促进私人资本社会化,最终解决民间资本沟通渠道的问题。
(4)要理顺资本运营的制度。政府要加强地方性民间资本的监管,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要不断的升级金融监管的力度。在法规方面,要科学立法,规范金融法规制度,明确金融犯罪的责任;在行政方面,要进行政府的规范化引导,在具体执行时,区别对待,考察各个民间金融机构的信誉度,分别分开处理;在意识上,要对民众、各企业家进行民间资本的相关知识的普及,引导公众合法合规理财。
总之,民间资本随着市场运动不会错,资本要获得较多的利润也不会错。但运动需要合法合规,同时市场形势千变万化,各个地区的产业政策、法规执行又各不相同,再加之资本持有者有着较为复杂的心态,因此引导民间资本稳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财经报《浙江民间资本借贷调查:地下金融渴望弃暗投明》
[2]全球纺织网《聚焦“两会”:关注浙江民间资本问题》2012-03-09
[3]《人民论坛》《民间资本借贷问题及解决方案》2012年第2期
[4]第一财经日报《浙江民间资本谋求转型》2012-06-01
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