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面临的问题*

2013-02-20 05:39余琳李卫国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发展

★ 余琳 李卫国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6)

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许多大学没有多少办学自主权,他们往往把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政府的红头文件作为大学的办学理念,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我国大学缺少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的、科学的办学理念的指导,千篇一律的办学理念造就了今天大学的“千校一面”,缺少了创新性。自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高校规模和速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已居世界第一位。但伴随着高校的制度改革,大学规模的扩大,随之而来也出现了政策法规的不够完善,培养方式上过多的共性,素质教育的形式化与表面化,教育评价中的机械化与教条化等问题。

1 现阶段我国高教改革的方向与本质特征

放眼世界,在高等教育方面,美、日等国的公立高校正在普遍地实施着收费政策,突破了“高等教育作为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老框框。美国公立大学学生占全美国在校学生总数的80%,各公立大学要求“松绑”、获得“企业地位”(完全脱离政府管辖的管理模式),其目的在于实现自我经营、自我定价和提高学费,以摆脱经费匾乏和教育质量滑坡的困境。归根到底,这是因为高教国际化趋势改变了对高等教育的看法。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收费改革的大趋势下,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高校收费改革,于1997年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免费上大学的历史,缴费上大学已成为普遍现实,其发展方向与本质特征就是教育产业化。目前看来,这一改革的积极成果正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在人均GDP刚刚越过1 000美元的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19%,它标志着我国己跨入了“大众化”教育的行列。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总数超过2 000万,总规模大于美国(180万),跃居世界前茅。尽管我们与人均GDP过数万美元的发达国家美国毛入学率的50%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教育质量和成才率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总算有了一个与世界进行比较研究的平台和出发点。社会需求是推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根本动因。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浩浩荡荡,越来越将高等教育变成一种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特殊商品。高等教育作为产业是可以出口的一种商品,从而成为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一个领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促进学界和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看法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高等教育产业化凸显了它作为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的准公共产品的商品属性一面。强化高等教育的商品性、企业性和经营性,有利于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公平竞争,保证高级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高质量,以促进世界科技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做好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强调人文精神是提升教育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就曾经说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治国如此,治校亦如此。1999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现代教育有四大支撑的教育理念……学会发展,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的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爱为基础,在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形成人文关怀氛围,以人为本、以爱为基,在整个大学校园中融入关爱、理解、宽容、信任、尊重,这样才可能把学校建成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浓厚的人文品位、有发展前途的大学。另外教育产业化还要做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英国教育家阿什比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中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这说明大学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历史传统而存在,鲁迅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但同时,大学又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开放性是这个系统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保持这个系统旺盛生命力的支撑之一,因此,强调本土化与民族性的同时,需要将它置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国际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因此教育的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育产业化的大方向。

2 知识经济要求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性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和生产要素是知识和智力。知识的生产和创新、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劳动者的素质和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创新能力是衡量科技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科技人才在未来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造能力的竞争。美国英才教育委员会曾尖锐地指出:“日益增多的平庸之辈在威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是科学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性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应该学会创造思维,打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应该具有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开阔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应该具有健全的体格,具备献身科学、献身人类事业的坚强意志和科学精神。

3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大学从古代到今天,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由于受到政治的影响,大学肩负的社会责任太重,大学的发展时常断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在20世纪我国的大学先学习日本,而后学习德国,30年代学习美国,50年代全盘苏化,80年代又学习美国,缺乏“一以贯之”的主线,缺少了“传承”性,丧失了自我。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许多大学没有多少办学自主权,他们往往把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政府的红头文件作为大学的办学理念,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我国大学缺少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的、科学的办学理念的指导,千篇一律的办学理念造就了今天大学的“千校一面”,缺少了创新性。就拿高度浓缩凝聚了大学理念内涵的校训而言,据统计:国内139所高校的校训中,使用“求实”和“创新”的院校就有57所,使用“团结”和“勤奋”的分别为47所和46所,存在严重的重复雷同现象。自1999年6月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高校规模和速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已居世界第一位。但伴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数量、大众与精英、专才与通才、社会功利与人文精神、国际化与民族化等等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表现在多种方面,比如:资金、智力等等。然而最大的差距还不是这些,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

3.1 政策和法规的不够完善

不得不承认,我们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立法并不完善,尽管《高等教育法》已经颁布多时,但至今没有相应的执行办法,从而使许多法规和文件成为一纸空文。特别是我们的政策还有太多计划经济的影子。政府的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放宽高校的各种权力。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也应该积极配合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应当建立相应的独立存在的高等教育监督部门,并促进高等教育全民化。完善自学考试制度,统一毕业文凭,即:只分学历教育文凭和非学历教育文凭,取消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的差别,统一高校入学考试。实行高等学校独立制,即: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统一化管理。加大和加强高校的审批制度,特别是加强民办高校设立的审批,加强网络教育和网校的管理。

3.2 培养方式上过多的共性制约

传统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崇尚工业经济时代的“批量生产原则”。与此相对应,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是按照统一规格,大批量生产“标准件”人才。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价值的创造和增值不再是通过批量的规模来实现,而常常是通过创新,通过有特色的产品来实现的。反映在对人才的需求上,要求必须具备自发性、创造性、前瞻性和快速适应性的品质。因此,尊重个性,以学生的个性为本,是未来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内在的本质规定。高教改革在尊重学生个性方面做出了努力,但由于相关配套的缺失,虽然在形式上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和参与的权利,在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点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菜肴”。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有创造性的个体。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不同个性学生成才的需要,过多的共性制约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尊崇个性发展的内涵。

3.3 素质教育的形式化、表面化倾向

它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改革目标定位的误读。高校提出素质教育,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过弱的人文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倾向提出来的,其主旨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推进素质教育,各高校在改革中都出台并实施了一些具体的方案和措施。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问题在于,许多学校的改革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即把改革的这些措施和活动作为一个项目、一种程序来做,或者仅仅当作一种手段和工具,而没有当作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根本原则。在实践中只不过把素质教育作为知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内教育之外的一个添加成分。如此,也就不难理解,许多高校出台的素质教育计划,几乎都是建设几个素质教育基地,举办一些素质教育报告,开展一些素质教育活动这样的程式。这种把素质教育做为附加和点缀的做法,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高教改革目标的误读。

3.4 教育评价中的机械化、教条化倾向

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有三个特点:一是质量标准的刚性。即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采取同样的标准;对不同能力趋向、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同一规格的静态评价标准。二是质量标准的单一性。例如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只有一条,就是争取到多少科研项目,取得多少科研成果,完成多少课时,并以此作为教师晋升晋级的最终依据;对学生评价的指标是接受知识的多少,而反映知识多少的标准主要是考试分数。三是质量标准的绝对性。所有的人才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都要达到某一固定的或绝对的知识水准,而不考虑每一个人在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原有的基础。这样的质量观的导向就是培养统一规格、达到统一要求的“合格”人才;而对受教育者来说,似乎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开发自己的潜能,而是为了被现存的教育体制鉴定为“合格”。近年来,对传统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例如,对学校的评估,还是从学生规模、师资队伍数量、论文数量等诸方面打分排名;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还是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细化若干,每一方面量化打分。这种评价的机械化、教条化倾向,必然导向学校失去办学特色,学生失去鲜明个性。这种裁剪特色、削减个性的质量观和评价制度,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的导向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

4 我国高校的办学努力方向

4.1 突出特色

事物的特色是事物存在的价值,也是事物存在的根由,任何事物,若没有自己不同于他物的特色,就会由于自然选择的规律而遭到淘汰。特色是学校兴旺的生命,是大学提升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大学有以专业特色而见长的,有以学风为特色而使名声大振的,有以名师之名而为学校特色的,学术空气也是办学人营造的学校特色……。

办学特色是办学质量的集中表现或标志,大学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这4所国内名校的校长曾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表示,中国高校在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发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各校本身的历史发展状况、学科特点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自己的强项优势,办出特色,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有特色的大学不一定是世界一流大学,但世界一流大学一定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办学特色会促使大学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打造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竞争能力。如创建于1861年的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直保持着鲜明的工程教育个性。它提出要建设全美第一个建筑工程和电机工程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学和学科改革形成了稳定而独具特色的工程教育个性。

4.2 强调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大学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就曾经说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治国如此,治校亦如此。1999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现代教育有四大支撑的教育理念……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的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爱为基础,在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形成人文关怀氛围,以人为本、以爱为基,在整个大学校园中融入关爱、理解、宽容、信任、尊重,这样才可能把学校建成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浓厚的人文品位、有发展前途的大学。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中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这说明大学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历史传统而存在,鲁迅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但同时,大学又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开放性是这个系统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保持这个系统旺盛生命力的支撑之一,因此,强调本土化与民族性的同时,需要将它置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展望未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肩负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应直面挑战,尊重规律,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在巩固己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实现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1]徐通模.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因[N].科学时报,2011-10-25.

[2]朱小芡编.教育研究者的足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论文集苹)[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8.

[3]蒋国华.教育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当代教育论坛,2002,(9):48-52.

[4]李建强,陈鹤,黄海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审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2):57-62.

[5]石鸥.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发展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