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冲突视域下我国女性教育的迷茫与出路

2013-02-15 19:38姚玉香王丽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性别差异男女

姚玉香,王丽娟

(1.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1]当前,提高女性素质,促进女性发展,已成为促进社会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女性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离不开女性教育,因此女性教育问题成为当前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尝试以角色冲突为视角,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角色冲突中的困惑,探究我国女性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女性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国女性角色冲突中的选择困惑

角色即“在社会或某一群体中处于一定地位并按相应的行为模式行为的一类人。”[2]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个体通常要同时扮演好几种角色,个体在多种角色扮演中,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角色期望而出现的矛盾、对立和抵触即角色冲突。随着女性社会角色丛的出现,我国女性的角色冲突与困惑也愈来愈强烈。

现代女性对自身价值观的全面认识和完整把握,是其自觉成为社会动力,主动开拓自我价值,定位自身角色的思想基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相夫教子是女性的主要职责。“贤妻良母”的家庭主妇是传统女性的基本角色定位,“妇女无外事”、“女主内”、“女不言外”等成为女性日常践行的规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家庭人”成为“社会人”,女性单一的家庭角色被完全打破,“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舍家卫国的巾帼男儿成为这一时代女性的角色定位。由于“集体主义的目标导向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极大热情淡化了抚养观念和家庭观念”[3],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冲突的社会效应受到了掩盖。但当女性学做男人的热情逐渐退却,回归理性。更多的女性发现,由于与生俱来的性别因素的存在,男女真的不一样。男女之间的两性差异不容忽视。

改革开放后,中国女性产生了回归传统女性角色的倾向,力图寻回学做男人道路上丢失的女性特质,但又不能放弃千辛万苦争得的自主自立的社会地位,因此,绝大多数女性都身兼起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角色。她们以现代女性自身的文化素质、科学知识、管理才能等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才华,与男性进行公平竞争,争取社会承认与事业的成功;同时,她们作为家庭中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着、家庭生活的主要管理者,又继续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接受双重角色标准的检验。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女性很难做到两者兼顾、两种角色的尽善尽美。因为女性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需要与男性一样在工作岗位上奋力拼搏,展示自己的个人风采,这就需要女性同男性一样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工作。但是,女性进入到公共生活和劳动领域后,她们在私人的家庭领域内的角色并没有消失。中国女性身负社会工作和家庭主妇双重角色的压力,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和繁重家务使她们家里家外两头忙,身心疲惫,这就使得当前的中国女性在自强自立与女性特质之间徘徊,陷入双重角色冲突中而倍感困扰。

二、角色困惑下的女性教育迷茫

面对日益加剧的女性角色冲突与选择困惑,教育作为控塑女性的重要手段也陷入了迷茫状态而不知何去何从。传统教育有利于培养女性特质,男女都一样的教育有助于女性的自立自强,但却都不能满足女性自身发展的双重需求。改革开放后,理论界对我国传统男女有别的性别化教育和男女都一样的无性别教育展开了反思。“男女教育平等是否必然要忽视性别差异?男女教育平等是否陷入了男性化误区?应该如何对待重新产生影响力的性别化教育传统?当前的女性教育在塑造女性角色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在“男主女从”的传统社会,由于女性角色定位非常明确,我国传统女性教育主要是围绕能够侍奉公婆、顺从丈夫、治家教子的“主内不言外”的贤妻良母这一培养目标而展开,实施男女有别的教育,将《女论语》、《女四书》、《内训》、《女诫》等规范女性思想言行的书籍作为女教书对女性进行“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内容相当丰富。但女子的智育、美育内容则十分狭隘,至于体育、生理卫生,除了一些最低限度的常识性知识外,更是付诸阙如。这种男女有别的教育虽然有利于保持女性特质,但实质上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性别不平等基础上的教育,其结果只能是造成女性对男性的附庸。

建国后,党和政府从法律上确立了男女拥有平等的教育权,再加上“巾帼男儿”的角色导向,因此,实施的是“男女都一样”的教育。女性争得了与男性同等的入学机会,接受与男性同样的教育。但这种“‘男女都一样’社会性别实际上是一种鼓励女性向男性看齐的政治话语”[4,p58],这一话语是对女性体能与生理特殊性、传统女性社会性别特征以及职业性别隔离的全面颠覆。如此一来,表面上男性和女性变成了具有高度同一性和统一性的群体,实际上,却是以男性为标准和原型来建构女性形象,其实质是极端地忽视了女性的性别,是对女性性别的否定。“性别平等意味着在一种新的理想化的‘同一性’中消除差异”,这种差异的消除,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否定女性。”[5]因此,这种“男女都一样”的教育是对女性的“非女性化”教育。这样一种教育状况,其结果是逐渐导致我国陷入了一种集体无性别意识状态,导致了女性自身特质的丧失。

改革开放后,面对女性角色困惑,教育并没有找到有效解决冲突的对策。在教育导向上强调男女平等,致力于消除男女差异,男女合校合班,接受不存在性别界限的教育,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的重心多是集中于公共空间领域,在内容选取上多是以男性为模型的,很少考虑女性需求,而且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多是从男性视角进行的。而且传统女性观也被内隐于外显的男女平等的光环下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这都使得现代女性无法摆脱双重角色的困扰而获得真正的解放。这一时期,虽然女性学在我国逐渐兴起并在一些高校开始设置并实施,但由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如何发展仍处于探索之中。

三、为了女性发展的教育选择

近十几年来,中国女性的角色冲突之所以出现乃至日趋强烈,与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对女性的社会属性和家庭属性的同时强化不无关系。外显的教育强化女性的社会属性,内隐的教育强化女性的家庭属性,使女性希望在社会和家庭中同时都有所成就。要淡化女性的角色冲突,就要改变女性教育观。女性教育要教育包括男性在内的所有人,使其建构新的女性评价标准,促进新的女性角色的形成。

(一)女性教育要塑造“完整人”的角色观

女性作为构成总体人类的两性之一,其第一属性是“人”,其次才是“女人”。因此,女性教育和其他所有教育一样,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完整的人。传统男女有别的教育,赋予男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色;而将女性与家庭私人领域关联,赋予其贤妻良母的角色。建国三十年间“男女都一样”的无性别教育,则将男女两性与社会公共领域联结起来,突出男性和女性“社会人”的角色忽视了家庭私人领域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抹杀了男性、淡化了女性“家庭人”的角色。而改革开放后的隐蔽的性别教育则将女性和男性“社会人”的角色外显,将女性“家庭人”的角色内隐,继续漠视男性“家庭人”的角色。可见,从古至今的教育都将“家庭人”的角色与男性相割裂,将其加诸于女性的身上,而这种“家庭人”的角色无论内隐还是外显,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女性,“社会人”只是女性在争取自身解放过程中后期赢得的角色。因此,女性教育应将家庭私人领域与社会公共领域同时纳入受教育的人的理想形象,既克服传统教育所建构的人的角色的性别刻板印象,又避免了无性别教育所建构的人的角色的男性化特征。通过这样的教育,男性与女性一起,共同扮演“家庭人”的角色,承担家庭责任,必将有助于女性“完整人”角色的形成,女性角色冲突也就迎刃而解。

(二)女性教育要对原有教育进行创造性转化,实施性别敏感教育

我国原有的教育或者重视性别差异而牺牲了性别平等;或者为了追求性别平等而忽视了性别差异,都妨碍了“完整人”女性角色的塑造,不利于女性的全面发展。但原有教育虽然都不能仅靠自身实现塑造“完整人”女性角色的目标,但也有各自的优势,对女性发展也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不能对其一概否定。因此,女性教育应该吸收原有女性教育的精华,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孕育出与“旧”的传统血脉相连的“新”女性教育,这种“新”女性教育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追求性别平等,既属于当代,又适应未来。

在20世纪末,在国际上,也出现了与我国新女性教育的追求相一致的教育,被学术界统称为“性别敏感教育”,即“在确立培养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时,不仅应关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男女社会性别,而且还应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引导男女两性认识、反思或重塑自己的社会性别。”[4,p121]实施性别敏感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尊重性别差异而不受其羁绊。教育作为传承与创新人类文明、社会文化的一种社会活动,应将蕴涵于男女两种性别中的宝贵经验、价值以及优秀的品质、能力传递给包括男女两性在内的所有人,同时鼓励他们对这些经验、价值、品质与能力予以自由选择与创造性发展。女性教育要支持受教育者认可并悦纳属于自己的性别,同时更应引导他/她们尊重、学习并发展另一性别。

其次,区别对待教育内容。并不是所有教育内容都与性别相关,对这些内容,教育者可以不考虑性别差异。但在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教育方法、建构的教育理念以及提供的教育资源,却应当将性别差异考虑进去。因为,由于男女的性别差异,在生理心理上都存在着不同,这些不同或多或少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所以,当性别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接受的时候,实施男女有别的教育;当性别差异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没有影响的时候,实施男女相同的教育——即以相同的或者不同的教育过程来实现相同的教育结果。

再次,赋予与家庭领域相关的知识以存在的合法性。原有教育带有明显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倾向。课程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基于男性的利益、为男性而设计的。与女性、与家庭私人领域活动相关的经验知识,则仅仅放在女子学校或职业学校中被单独安排给了女性,这些知识被理所当然地与男性割裂开来。可见,在原有普通教育中完全没有与女性、与家庭领域相关的知识的位置。因此,赋予与家庭领域相关的知识在普通教育中存在的合理性,是真正践行男女平等,促进女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男女两性之间所存在的等级、隔离、歧视等所有不平等问题,几乎都与公私两大领域的性别化区分存在重要关联。而中国原有教育所塑造的女性角色,其根本性的缺陷也就在于对这两大领域予以隔离或排斥,由此而导致女性角色冲突与选择困惑。因此,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融合,实施性别敏感教育,培养双性共生的“完整人”是当前以及未来女性教育的理性选择。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1.

[2] 常晓茗.传统家庭分工与现代杜会参与的对立:女性角色内冲突——基于南京城区个案访谈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9.

[3] 包晓霞.妇女的角色冲突及其原因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1991(6):78-81.

[4] 周小李.社会性别角色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5] Harriet Evans.施施,译.中国的女性与性相——1949年以来的性别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25.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性别差异男女
男女有别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