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崇振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河北 沧州 061001)
清代有一位在正史和野史中都很炫人耳目的人物,他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口碑,这个人物便是乾隆时期执学术牛耳、成为一代文宗的纪晓岚。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享年82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晓岚一生中最主要的业绩,是他的学术活动。他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和修书的事情,其必在其中。他历任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提调兼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胜国诸臣殉节录》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四库全书》总纂官、《职官表》总纂官、《八旗通志》总纂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他先后参与纂辑《热河志》,重订《张为主客图》,辑《沈氏四声考》,重订史雪汀《风雅遗音》,著《南行杂詠》,删定《陈后山集》、《帝京景物略》、《史通削繁》,点勘了《瀛奎律髓》、《文心雕龙》、《王子安集》、《韩致尧集》、《唐诗鼓吹》等书。一生中他参与重要典籍的编修不计其数。
纪晓岚对文献学的最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的编纂上。他由衷地拥护乾隆皇帝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的决策,追随乾隆皇帝创建了盛世局面,在乾隆皇帝的支持下,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四库全书》编纂的千古宏业。《四库全书》是一项旷古文化工程,纪晓岚入主四库馆10余年,“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扶奥提纲,溯源彻尾”。著录书籍3461种,79309卷,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
纪晓岚之伟大,皆因其在文化专制的风声鹤唳之中入主《四库全书》纂修之事。乾隆朝六十年,文字狱有130余起,这是仅仅见诸于史册的记载,被湮灭者尚不在其数。乾隆朝的文字狱五花八门,受其株连也远远超过了《大清律》的规定。在种种文化专制的高压之下,纪晓岚从事开馆修《四库全书》这项工作的危险程度之大绝非耸人听闻。一方面,随着禁书政策的日益严厉,修书过程中不断有书籍被指控为违碍而遭禁毁,《四库全书》开馆期间的50余起文字狱,大多是从修书中得到的“眼线”。仅是乾隆四十五年,为了彻底清理“违碍”字句,乾隆帝传谕,四库馆对存目书及准备发还藏书家的书籍进行检索,总计查出了应毁书144部、抽毁书181部,数量之大令人瞠目。长达19年的禁书活动中,共禁毁图书3100余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该统计数字尚不包括民间自行销毁的书版。另一方面,虽然四库馆臣屡被恩宠,赏哈密瓜,赐千叟宴,然因缮写违制或校书讹错,动辄得咎。纪晓岗也因《古文尚书》、扬子《法言》等书多次获咎,出钱赔写过校错书籍,几次被罚往承德校书,颇有几番险象丛生。难能可贵的是,在这种种高压之下,纪晓岚还是尽力保护了一大批书籍免遭“秦火”。
纪晓岚的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对于人们认识他在学术及文献学上的贡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微草堂笔记》共5种,24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该书内容丰富,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无不涉及;知识性强,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读来饶有兴味。不少篇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穿了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对人民的勤劳智慧予以赞美,所以不失为一部有很高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籍。鲁迅先生对纪晓岚笔记小说的艺术风格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16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都在其中。此外还包括应子孙科举之需的馆课诗《我法集》,总之,多系应酬之作。另外,20岁以前,其在京治考证之学,遍读史籍,举其扼要,尚著有《史通削繁》多卷,为后人掌握和熟悉中国史典提供了方便。
纪晓岚对目录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上。清代是我国目录学最繁盛的时期,各式各样的图书目录相继出现。就皇室而言,有《天禄琳琅书目》、《续天禄琳琅书目》和《四库全书总目》(也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前两种是专门注重版本的目录,后一种是18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图书馆目录的典范。《四库全书总目》初稿完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著录图书3461种、79309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0卷,这些书籍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是内容丰富、较系统地研究古典文献的重要工具书、解题式书目的代表作。为便于翻检,次年另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不收存目书,提要从简。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总目》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全局进行总揽,对体例进行斟酌,对文字进行润色并亲自删定,还要编注提纲,对子部校录,给经部诗类写小序等。纪晓岚作为总编官,汇集了当时全国出类拔萃的人才,因而它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历史上不管是官修目录、史志目录还是私家目录,都无法与之相比。就编制体例而言,四部之前有总序,大小类之前有小序,每种书都附有提要。《四库全书总目》不仅对18世纪以前的学术进行了一次大总结,而且在编制体例上、在揭示图书内容以及图书的编排上,也是我国古典目录学方法集大成之作。同时,其篇帙巨大、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由纪晓岚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这一目录学名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我国目录学发展史上享有极高声誉。
第一,阐明了中国学术之流变。纪晓岚继承中国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和治学作风,在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各冠以总序,撮述其源流正变,以挈纲领”,并在四部之下所分44类之前均有小序,书附提要,一目了然。以纪晓岚为代表的清代学者,通过这些系统的部类小序乃至简要批注和说明,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判,同时也对图书类目的分合变化作了历史的考辨和详尽说明。
第二,完善了四部分类法。《四库全书总目》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历代各种目录的分类体系,吸取其精华,据学术发展和图书出版情况对类目进行增设和变更,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一系列目录分类的立类原则:以义立类、以体立类,以时代和地域立类,或根据图书的多少立类、以人类书等等。总之,它是随当时的具体需要而设立类目的。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四库全书总目》一级类目分经、史、子、集4部;二级类目分经部10类,史部15类,子部14类,集部5类,总计44类;为保证条分缕析,又设有65个子目,至此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分类体系,使我国古典目录分类达到了高峰,它的分类方法成为以后全国图书分类的标准。
第三,目录学方法集成。撰写总序和大小序,是我国古典目录学方法的优良传统,《四库全书总目》对此给予发扬光大。在《四库全书总目》卷首有二十则凡例,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在各部前又冠有总序。“经序叙述经学流变,史序叙述作史方法,子序叙述部次理由,集序叙述文集原始;各类撰有小序,祥述其分改隶,以析条目。大序统撮全书,小序单言一篇。大小类序真正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纲挈领,指导治学的作用。”《四库全书总目》是18世纪以来学术的总结之作,至今仍是阅读古籍的门径。
第四,内容提要言简意赅。《四库全书总目》把刘歆创立的叙录体、王俭创立的传录体、马端临创立的辑录体融为一体,为每本书编写简明提要。提要内容包括作者籍贯、官职,以论世知人,考究本书得失,权衡众说,包括对文字增删、篇卷的分合等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辨,不遗巨细,为以后研究清代学术源流、政治思想和查阅古籍提供了线索。虽然《四库全书总目》的大小序、提要、对学术源流的剖析、作者的介绍仍存在着不少谬误,代表了当时封建王朝的观点,但文字的言简意赅以及在目录学史上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
[1] 李云霞.纪昀文献学思想探析[J].云南档案,2009(7).
[2] 李凌杰.纪昀目录学思想考略[J].船山学刊,2010(1).
[3] 纪晓岚研究会[EB/OL].http://www.jixiaolan.org.cn/jixiaolanxh/index.asp.
[4] 李纪有,余惠芳.图书馆目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