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兰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张秀兰 女,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用相当大的篇幅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指明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改革发展方向。同时,胡锦涛在报告中还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举措之一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1]”,这表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2008年3月13日,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周和平在就“公共文化服务”问题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解读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服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主要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影剧院、音乐厅、文化站等,主要内容是看书、看报、看电影、看电视、看戏、公共文化鉴赏、文化素质培训、群众性文体活动等等[2]。从周和平同志的讲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公共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其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以及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辽宁省按照国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基本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保障,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惠及全民,取得了巨大成就。下面对我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取得的成就做一述评。
辽宁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以规范和指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如200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辽宁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而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与规划中阐述了图书馆方面的任务:加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网上图书馆;经过5年的努力,实现一县两馆(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形成以市、县图书馆为基础,覆盖整个农村乡(镇)、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积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构建覆盖全省农村的图书借阅网络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或兴办图书馆[3]。
2009年3月17日,省文化厅主持召开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省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许波参加会议并讲话。许波强调了为高质量地完成好文化部门所承担的任务,今后要重点抓好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中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图书馆:“要在62个县(市、区)图书馆安装点播型机顶盒,通过有线网络传输文化信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逐级落实,帮助各县区图书馆,确定最好的、能够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信息资源播放场所,保证设备如期安家落户并提供使用;省、市、县文化主管部门及图书馆均要确立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全省形成网络;要组织各级公共图书馆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整理挖掘有关资源,使其成为反哺基层群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粮;各级公共图书馆要把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各类辅导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帮助广大农民群众用好文化信息资源[4]。
2011年10月24日,根据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方案》要求,辽宁省文化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辽宁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及“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实施方案》,方案确定了我省、市、县区图书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
2011年6月20日,《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群众文化服务保障能力”。要推动市县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规范化建设,实现乡(镇)有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室的目标。
正是在这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辽宁省基本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和模式,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辽宁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文化投入的保障机制。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图书馆文献年购置经费达1600万元,用于各种载体和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补充,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近年来,省财政还先后为8个民族县的图书馆各投入资金20万元,各市配套20万元,共40万元,用于设备添置和更新,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县图书馆的设施。2008年,省财政安排和下拨了专项资金1500万元,用于农家书屋的建设;2011年底,省财政厅下拨489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并明确规定省、市级图书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资金由本级财政承担,而县、区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资金则由省财政和各县区财政按5∶5比例共同承担。在省政府的带领和要求下,我省的各市也积极投入,力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2011年,大连市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一卡通”工程全线开通。“一卡通”工程被大连市政府列为“2011年为市民办15件实事”之一,建设期间,市级财政已经投入1380多万元;同时,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开展的特色活动和品牌项目,大连市财政按照每个项目两万元标准给予定额补助。
正是由于政府持续、稳定的投入,才使我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人们群众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政府逐渐加大对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每年为辽宁省图书馆下拨经费1600万元,用于纸质图书、数字资源的采购和建设,同时,省图书馆高度重视特色资源的开发整理和数字化工作,相继建成东北地区解放前期刊数据库和《盛京时报》数据库等2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另外,辽宁省充分利用省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现代网络信息传输平台,自上而下建立其畅通的数字化信息传播渠道,省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可以为各个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所共享。四通八达的现代信息网络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基层读者有效获取和利用数字资源提供了便利。
2012年9月12日,辽宁省图书馆学会、辽宁省图书馆联合举行百万市民“图书馆之旅”活动的启动仪式。活动仪式结束后30位市民饶有兴致地参观了省图书馆各对外服务窗口。通过参观,市民对公共图书馆的阅览环境和公益服务的性质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有的观众随即办理了借书证,即刻享受到图书馆便利的服务。这一活动将成为辽宁省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宣传图书馆服务宗旨、普及图书馆知识、强化社会公众图书馆意识的常规形式。
2010年,文化部、财政部推进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项目,辽宁是该项目在全国的9个试点省份之一。辽宁省委、省政府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辽宁省文化厅成立了以主管厅长挂帅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项目工作组,周密研究,统筹规划,科学部署。同时,省政府还结合实际发出《辽宁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试点范围和标准,确定试点工作时间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在2011年底至2012年6月期间,辽宁省按照文化部的要求,顺利完成了100个县区图书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任务。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全省所有乡镇将完成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实现全覆盖,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以享受到免费的网络信息服务,传统文化服务所遇到的时间、地域限制将被彻底打破。
目前,辽宁省图书馆已经与部队、职业学校、监狱、居民社区等联合开办了100多个图书流通站。大连图书馆也在小学、农村基层、部队等设立图书流通站,沈阳图书馆则建有34处工地图书流通站、71处工厂图书流通站、42处部队图书流通站、两处机关图书流通站,这些图书流通站的建立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覆盖面,实现了文献传递和知识辐射的功能,体现了辽宁地区图书馆在业务拓展方面的进步,极大地方便了市民阅读图书、报纸、期刊。
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在2009年9月购置了流动图书车。流动图书车可容纳2000余册图书、期刊,设专人管理流动图书车,定期更新和替换图书,建立起了图书流动服务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满足了基层读者对文献的借阅需求。截至目前,大连市图书馆在沙河口区行政服务大厅、华南沃尔玛超市、黑石礁大商新玛特以及高新区等地建立了9个固定服务站点。这是大连图书馆利用流动图书车、让图书走进市民、提供方便服务的又一举措,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延伸服务惠及市民。
至2010年底,我省现有的11762个行政村已实现农家书屋100%覆盖,提前5年完成中央确定的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从农家书屋的质量上看,所建设的农家书屋都是既方便群众借阅,又保证取暖、照明的高标准书屋;从农家书屋的藏书上看,目前,有些农家书屋拥有藏书5000余册,其中包括许多农业技术书籍,以满足村里农民的生产需要。
3.7.1 辽宁省图书馆的大型系列读者活动
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与普及,人们的学习渠道不断拓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图书馆不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改变服务模式,转换服务机制的话,将面临着生存危机,所以图书馆除了要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读者提供能满足他们需求的文献信息外,还要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包括报告、展览、讲座等等,变单一的文献服务场所为多元的文化学习与信息获取场所,以此来吸引读者。因此,辽宁省图书馆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每年都精心组织一系列大型读者活动。从“辽海讲坛”到科普文化活动;从“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文化活动到“贯彻党的各种会议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文化服务地铁行”,这一系列的读者活动服务于社会各个层面,经过不断的完善与积淀,逐渐形成了省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品牌,在广大市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3.7.2 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的系列讲座
白云书院是大连图书馆创办的社会教育机构,从2000年8月创办开始,其全力打造中国图书馆社会教育品牌,创新图书馆社会教育思路,探索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新模式。白云书院的业务范围包括讲座、国学义塾、展览、学术研究和出版。目的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国学基础。白云书院的国学义塾创建已经将近10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公益性青少年国学推广机构,更是现在国内唯一一家由公共图书馆创建的青少年国学教育机构。
白云书院举办的“白云讲坛——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市民系列文化讲座”、“大连历史文化系列讲座”构成了重要的文化平台,不仅得到了大连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也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已建有“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讲座视频资源库”。
3.7.3 抚顺市图书馆的读书节
抚顺市图书馆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读书节”活动,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了5届。“读书节”每年都结合抚顺市城市发展建设的中心工作确立当年的活动主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通过活动达到了全民参与、全民阅读的效果,也促进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形成一定的文化品牌效应,被辽宁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品牌文化活动”。
近年来,辽宁省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高度重视,全省8个少数民族县县县都有公共图书馆,且图书馆馆均建筑面积达1827平方米,藏书6.4万册,计算机、书架等相应的设备也不断完善。此外,我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辽宁省图书馆积极开展民族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省图将馆藏266种满文古籍进行了系统整理,编制了机读数据,为学者从事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与线索。另有22部满文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接近全国满文古籍入选总数(56部)的40%,有8部满文古籍入选《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2010年12月,国家民委授予辽宁省图书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上述事例说明,辽宁地区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领导下,在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在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级公共图书馆迎来了展示自身、扩大影响、提高地位的良好机遇。关键在于各级公共图书馆应抓住机遇,完善各项管理与服务,不断开拓工作思路,以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服务模式武装自身,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彰显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潮流。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19[2012-12-11].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周和平.全面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2008-11-16[2012-06-16].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08-11/16/content_145685.htm.
[3]辽宁省“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7-02-28[2012-10-17].http://www.nen.com.cn/78026842665123840/20070228/2165179.shtml.
[4]辽宁省文化厅召开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2009-03-21[2012-10-17].http://www.zjwh.gov.cn/dtxx/2009-03-21/77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