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少博 马关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政部,哈尔滨 15000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和科学理论,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在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加凸显“以人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1]。科技发展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科技发展实践如果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将科技发展与人的生存发展相对立,也就必然背离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此,本文拟就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功利主义的英文为单词为utilitarianism,这个单词又译为功用主义或乐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一般认为功利主义是指一种强调事物的现实价值,是以现实价值作为衡量一切事物价值尺度的思想文化现象,并且把现实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一切行为的指导原则。从伦理学角度看,功利主义一般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而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功利主义试图以功利来概括全部人的行为动机,把快乐当作道德的唯一价值,把追求功利当作人生的唯一目标,从而忽略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在科技发展的现实过程中,人们往往不可避免地会有急功近利思想,如果不加约束就会陷入功利主义,但是“功利不是道德的原则,因为功利来自于人类肉体的本性,功利的解释从属于变化,而道德、真诚是永恒的。从功利中引申出道德的做法是在混淆原因和偶因,把自我限于肤浅的层面,根本不能提供任何关于事实的解释。在哲学家们已经成功地称之为关于生活与欺诈的实用主义原则,或者冒充暴力和欲望的实用主义原则的东西的各种方式中,没有一种能说明演变即说明社会的有机体。”[2]人的本性中有避苦求乐的倾向,并且人的行为时常是受功利支配的,而功利主义鼓励的是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自由竞争。追溯功利主义思想来源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古代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经提出人生的目的在于摆脱痛苦和寻求快乐,他指出求乐避苦,不仅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最大利益。到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用求乐避苦的人性主张来反对封建束缚和禁欲主义,而且他又从理论上对利益原则进行了探讨。某种意义上功利主义的实质是在价值认识或价值评估上只偏重科技的物质性,只是注重和强调科技的经济价值,从而在价值判断上以经济价值的大小,作为评价、衡量和选择科技课题或科技项目的最高准则。很明显这种对科技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它既割裂了有着内在关联性的科技价值系统,也忽视了社会和生态价值等等不具有直接的物质性、经济性功利意义的价值,尤其忽略了生态价值这一在科技价值系统中居于优先地位或最高地位的重要价值。狭隘的科学功利主义必然会导致在科技发展实践中重应用和开发研究,而轻基础研究的倾向,从而造成科技发展本身产生方向偏差和结构失衡,进而导致人们在发展和应用科技上的“近视思想”和“近视行为”。这也会使人们在做出和实施有关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决策时,出现更倾向于重视和追求科技的“短期见效”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和淡化科技在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间接效应,尤其是那些潜在的或在短期内不会影响经济效益的负面效应。
在当代,科技往往在操作层面上被人的急功近利、个人利益所左右而偏离或违背其最终的科技目标,“在利益和利益的矛盾面前,科技的形式、目的和功能意义等都会被改变,科技自身拥有的特征都会以具体的利益为基础和核心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而论,利益这一目的赋予科技手段以特定的方向、价值和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也会因服务于某一种狭隘的近期利益而危害了长远的广泛利益,或者促进了某些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而威胁到整个人类的利益,从而走向异化。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利益矛盾内在地包含着对科技非理性的规划和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内在地包含着科技异化,而科技异化是利益矛盾的体现和延伸。”[3]然而必须始终明确,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满足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功利主义的局限性在于它片面追求个体利益和眼前利益,侵害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片面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究其原因就是“功利主义”在作祟,正如罗素所说:“工业化的兴起导致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功利(主义)”[4],科技发展进步助长了人的功利主义倾向,也为人违背法律道德底线谋取不法利益提供了便利条件。归根到底,科技发展实践中功利主义行为和倾向背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原则,而且同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格格不入。故而,只有坚决遏制“功利主义”,克服科技发展实践中的异化,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技发展实践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一论断阐明了“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人为本”之所以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是因为:“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强调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在回答‘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个基本问题时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视野里,“以人为本”与近代西方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具有本质性区别。科学发展观视野里的“以人为本”,“从原来的‘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本)发展到‘以人为本’,是从特殊的人(人民)发展到一般的人(人),”[6]这其中既包括现实的社会人,也包括抽象的一般的人。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视野里的“以人为本”实现了重要理论创新。这对于在科技发展实践中贯彻和坚持“以人为本”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一般来说,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会不断增强。反观现实世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且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某些领域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因科技异化和人为因素导致了新的灾害。一次次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在科技发展实践中人绝不可违背自然规律,盲目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科技发展实践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必须健全反思机制,善于切实从灾难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在此以浙江省应对台风为例:1994年因“8·21”特大台风死亡1126人;1997年因“8·17”台风死亡147人;2004年“云娜”台风致死人数164人;2006年因“桑美”台风死亡193人。此后,浙江省深刻反思、总结吸取教训,建立应对台风侵袭的防灾减灾机制。在2012年8月8日的“海葵”台风到来之前浙江省充分准备,积极做好各项应对措施,结果是零死亡。浙江省应对台风零死亡的结果深刻说明,从过去因应对措施不力,台风夺走群众生命的惨痛结果中吸取教训,积极健全反思机制,落实“以人为本”原则,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出发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另一个必须引起我们深刻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频繁发生的煤矿矿难。近几年每年仅有纪录的矿难事故都多达上千起,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系统数据显示,2009年发生煤矿重特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死亡)12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多达108人;2010年发生煤矿重特大事故13起,最多一起事故遇难34人;2011年发生煤矿重特大事故14起,最多一起事故遇难35人;2012年发生煤矿重特大事故11起,最多一起死亡45人。另据《财经网》2012年9月2日报道,仅2011年全国煤矿发生事故1201起,死亡1973人。从以上数据可见,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这些怵目惊心的数字也深刻说明,虽然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并先后出台多项法规以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但是在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一些人仍然铤而走险,置国法和生命于不顾,违背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原则背道而驰,违法开采违规操作导致矿难频繁发生。这些事故几乎无一不是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一不是对人的生命的蔑视和践踏。在科技发展实践中,如果一味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不能认真总结教训、健全反思机制,那么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和悲剧就不可避免,“以人为本”也必然成为空谈。
另外,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做法也值得借鉴。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有97%的地面建筑毁坏,死亡人数达到24万之多;事隔三十多年后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同样出现了建筑倒塌、桥梁断裂,造成了69197人遇难、18209人失踪、374176人受伤的巨大伤亡。再看邻国日本,1923年的8.3级地震震毁了东京三分之一和横滨的大部分地区,死亡人数超过14万;1995年的7.2级“阪神大地震”,死亡及失踪6435人,房屋损坏近25万幢。在强震的惨痛教训之后,日本人开始深刻反思并积极采取措施,建立抗震应急机制,同时大力改善建筑工艺、确保建筑质量。2003年本州发生的7.0级地震,无死亡纪录;2005年8宫城县发生的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无死亡纪录。2011年3月11日,本州岛海域发生9级特大地震并没有直接导致房屋倒塌,但是由地震引发的大规模海啸,冲垮了房屋、卷走了生命。日本此后又在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反思因地震海啸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不断地改进建筑质量,更进一步完善抗震救灾和抗击海啸的机制、提高抵御地震海啸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表彰抗震救灾英雄的同时,一定要健全反思机制,在建筑工艺、建筑质量、救援机制等方面切实加以改进完善,力求在类似灾难再次发生时避免或者最大限度降低生命财产损失。
在科技发展的实践中,不可避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遇到上述各种灾难。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我们不可控,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在灾难发生建立应对机制,在灾害发生后认真总结教训、积极改进措施,最大限度的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日本在这些方面对人的关注值得我国学习,他们灾后的反思机制和追责机制值得我们借鉴,这些经验警示我们要更加关注生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在科技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我们必须有所警觉和预见,正像科尔伯恩等指出:“技术发展速度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技术的应用在转瞬之间已经遍及全世界。这一切的到来,都是在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揭开所有这些物质和技术对全球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之前。人们只是一味地盲目追求未来,却忘记了所有技术背后存在的危险。这种傲慢无知的态度也许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古希腊人称之为‘人类的狂妄’……在迈步走向未来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面临的基本现实:人类在盲目飞行。”[7]所以在现实中,不仅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应对措施,还必须建立健全反思机制,完善防灾预警机制,在科技发展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目标,切实保障科技发展实践中的“以人为本”。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例如出现了臭氧层破坏、森林植被减少、沙尘暴频发、能源资源危机、环境恶化……,人类凭借科学技术对自然界肆无忌惮地掠夺和征服,正如培根所说:“对待自然就要像审讯女巫那样,在实验中用技术发明装置折磨她,严刑拷打她,审讯她,以便发现她的阴谋和秘密,逼她说出真话,为改进人类生活条件服务。”[8]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给人带来幸福和便利,另一方面也能给人带来痛苦和麻烦,因为“科学造福方面的进展与它的有害的甚至致死的方面的进展相关联。”[9]美国科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经说过:“技术的发展,对善和恶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不能从市场的观点,从节省了多少钱的观点来看待这种新的可能性……出路只有一条:建立一个不同于买卖关系的人的价值为基础的社会。”[10]如果人在科技发展实践过程凭借强大的科技力量继续肆意向自然界掠夺和索取,就是在走一条自取灭亡的不归之路,因为“在这个世界系统中没有什么目标,这就是为什么‘自然母亲’这个概念很危险。说到底,没有任何东西在为地球这艘船导航。”[11]恩格斯早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枯竭,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也把瘰疬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11](P517)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布局,并且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单独作为报告的一部分着重论述说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时明确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发展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出路。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际和谐和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科技发展实践中的“以人为本”。科技的发展与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一定同步,正像马克思分析的那样,“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的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12]这是由于“技术世界的理想、废除自然,即彻底控制自然又反馈到人的身上:全面的剥削作为‘理性和现实的同一’在被规定为是必然永恒的自然的剥削中只能坚持剥削的本性,即虚假的绝对,盲目的统治的原则,并发展为一切社会形式的统治工艺学。”[13]随之出现“冷酷无情的社会借助这种带有麻醉剂的田园生活,使受奴役的阶层承担起他们不能忍受的苦难,而不再有维持自我生存的理性。实际上,这种田园生活仅仅是一种幸福的假象,让人麻木不仁地度过困苦的生活,像动物一样地存在着。”[14]霍克海默分析科技在发挥其积极作用时,却又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但霍克海默指出:“并不在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那些阻碍科学发展并与内在于科学中的理性成分格格不入的社会条件。”[15]他认为科技危机是与社会的普遍危机相关联的。这种密切关联决定应对科技危机,必须从解决社会普遍危机着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因此,我们在尊重敬畏自然的同时,必须积极倡导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保障科技发展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切实保障科技发展实践中的“以人为本”。如果没有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科技发展实践就会遭到破坏,“以人为本”也就无从谈起。我国始终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如党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1]再次向世人昭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承担起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勇气。众所周知,过去的世界争霸是以瓜分领土、掠夺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为主,但伴随世界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战争有可能演变成为争夺信息的控制权而战,因为“与知识商品化相辅相成的,是‘透明易传’的意识形态,两者慢慢觉察‘国家’就是导致知识传播含糊不清而又充满‘杂音’的原因。”[16]还有一种更加可怕的可能性就是爆发核战争,因为如果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无疑是人类自我毁灭性的行为。此外,放任科学技术的无限发展,还可能造成跨越国界而形成世界一体化,那么民族国家之间就会出现新的更加复杂的危机。所以,人类应该联合起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不再是互相残杀,而是互相和解,即共同拥有地球的善,因为各国和各阶级最终会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可能很好地利用地球,”[17]共建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坚持科学发展,保障“以人为本”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陶秀璈等译.维柯的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P53).
[3]陈翠芳.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8.
[4](英)伯兰特·罗素,崔权醴译.西方的智慧(下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571.
[5]http://news.163.com/07 /1112 /09 /3T3CAIOI000120GU.html
[6]黄枬森.“以人为本”原则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位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
[7]科尔伯恩等.唐艳鸿译.我们被偷走的未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50.
[8]吴国盛编.自然哲学(第2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01.
[9]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5.
[10](美)维纳.郝季仁译.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76.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75.
[13](德)H.贡尼、R.林古特著,任立译.霍克海默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89.
[14](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56.
[15](德)霍克海默,李小兵等译.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
[16]J.F Lyotard La Condition Postmodern,Les Editions deMinuit,1979:48.
[17]Julien Benda,La Trahision des clercs,Grasset,Paris,19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