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2013-02-15 09:1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中职教材

冯 颖

(天津市物资贸易学校,天津 300384)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这门课的教育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现今社会,要求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又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素质。因此,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可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型的实用人才。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水平差异

由于现阶段各地区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熟练的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而有些贫困地区来的学生,甚至连电脑是什么样的都没见过,更别说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了。这给中职学校组织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并且这样的差异不仅存在,还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存在。

(二)教学方法落后

以前受学校的教学硬件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上机练习的条件和机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多数采取“板书+讲解+适当的上机练习”的授课方法,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不够 。在计算机教学整个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整节课都是在利用黑板空讲,学生在下面听的迷迷糊糊,在加上极少的上机操作练习,养成不积极思考和动手的习惯,从而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不感兴趣,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效果不佳。

(三)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由于社会上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很多学生对自己毕业以后的就业前途非常的渺茫,有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混一张毕业证而学习,在加上上机条件的约束,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计算机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再加上教师的授课内容学生不喜欢听,学生想学的内容课本上没有,最后的授课的效果肯定差强人意。

(四)学生自控能力有待提高

计算机课程教学讲究讲练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进行,边讲边练。但是现实情况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有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课堂纪律较差,再加上教师对他们的操作不能统一管理,导致教师讲授课程的效果甚微。

(五)因材施教,注重知识的模块化教学

给中职学生上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时,教师习惯于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阶段,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及涉及领域,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这一系列知识让学生对学好计算机产生恐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要选取学生想学的、感兴趣的知识点讲解。

(六)教材内容滞后。

计算机属于高科技产品,它的发展是非常的迅速,并且更新换代是极快的。教材是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能被立即反映到课本中,致使教材和当今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教材的过程当中,要把该学科的发展趋势考虑进去,慎重的选择教材。

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发展十分迅速,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更新技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适当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当的安排一些易学易懂的自学知识,让学生独立学习。自学的内容可以安排,从简入手,逐步加大学习难度,在整个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学习,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为学习计算机也不是一件难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还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再通过老师课上的讲解和答疑,这样就能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现代的教学形式

当今社会,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应该与计算机的发展同步进行的,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应该重点在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式替换原有的“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练习以后,在授课上采用讲练结合,有了同步演示,并且学生还能将老师的授课内容,当堂操作练习,师生在课堂中有了互动,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够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办学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率。

(三)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进教育的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打破常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发现某些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便可以让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演示,同时要求简单的讲解,如此课堂的氛围就活跃了,学生们也都自然会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四)完善教学方法

采用“边讲边练”的实践教学法,将计算机基础知识联系实践,在教学中培养动手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在上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在课前制作适合本节授课知识点的演示文稿,并在讲课过程中,利用软件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在学生练习环节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学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配置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以及专业的软件。

(五)专业教师队伍完善

加强专业技能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定期将这些教师送出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优秀公开课评选,积极推进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建设,提高骨干教师业务和学术水平。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送教师到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社会能力和适应能力。

(六)实施因材施教的分级教学

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授课程难度较易,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不堪,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教授课程难度较难,又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差生越来越差,降低整体教学质量。实施分级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分级教学可以适应层次不同的学生,并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七)选用合适的教材

应该尽量选择根据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量身定做的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合适教材。也可以根据各个中职学校教学的不同,积极开发适合本学校的使用的校本教材。

三、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该以上机练习操作为重点。通过学校每年定期举行计算机基础操作相关的技能比赛,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汉字录入速度测试,幻灯片的制作以及编辑排版等。通过比赛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熟练运用到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中去。

四、考评方法改革,综合衡量学生实力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对学习不喜欢甚至厌烦,所以考评时应该灵活变通。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平时作业,单元测验,出勤等一系列表现放到考评当中,这就变相的让学生从平时严格要求了自己,也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参加计算机的国家等级考试,用最终等级考试的成绩来成为计算机课程的最终成绩。这些方法都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推动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更新。

综上所述,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性强,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等职业计算机教学教育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中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算机人才。

[1]王红梅,费文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0).

[2]王高亮.对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8,(08).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中职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计算机操作系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