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2013-02-15 05:23汪勤峰
图书馆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资源信息建设

汪勤峰

(1.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2.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03)

建设一个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当前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党几十年执政经验的总结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也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其自身的繁荣发展也会极大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

1 和谐社会与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1.1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历代社会思想家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是社会发展的完美体现。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 中描绘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 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和谐社会的写照。 但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所以并不等同于共产主义社会。就本质属性来说,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着互相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环境保护等的协调, 社会的各个阶层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整个社会能够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社会能够实现安全的运行和健康的发展。 衡量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一般看三个方面:一是考察社会各阶层之间处于什么样的关系状态。 和谐的社会应该表现为社会各阶层之间具有较高程度的团结和融合,能够良性互动、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如果社会各阶层之间矛盾冲突严重, 则社会必定不和谐。 二是包括社会财富在内的各种利益能否在社会各阶层、群体之间实现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式的分配,但对各阶层、群体的分配差异是建立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主要基于对社会贡献的不同。三是社会利益集团的形成程度。社会一旦形成固定的利益集团, 就会对集团外的人形成排斥,导致阶级分化,互相敌视,利益不能共享。 和谐社会应该是开放和平等的,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和谐社会尤其关注处于弱势地位阶层、群体的利益,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改善处境的机会, 每个个体的努力都能得到社会的回报。

1.2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它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是一个国家社会凝聚力的根源。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 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没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谐,就难以把社会各个阶层的力量凝聚起来。 和谐社会从其完整的意义上说,包括三个层面,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这三大关系之间的和谐体现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实践活动, 但在更深刻的意义上体现为人们的哲学世界观和道德观念, 也就是体现在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 而看待事物的正确世界观以及高尚道德情操对于一个人来讲, 是其自身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要的和根本的工作在于人的总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实现这一目标,从我国目前实际出发, 除了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要再上一层楼外,最重要的是加强和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重塑国民信仰,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文化建设需要全民参与, 其成果也应该全民分享。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失衡,文化信息资源的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 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集中了大部分优质文化信息资源, 而西部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在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建设方面极度匮乏, 这种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主要障碍。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正是为了消除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正义,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并在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条件分析

我国从2002 年就开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步建立了层次分明、互联互通、多种方式并用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 为下一步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推动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但同时,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还面临众多的困难和障碍,需要尽快研究解决。

2.1 有利条件

首先,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截至2010 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1 个国家中心,33 个省级分中心(覆盖率100%),2 867 个县级支中心(覆盖率95%),22 963 个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67%),59.7 万个村基层服务点 (覆盖率达98%),累计为9.6 亿人次提供了服务。通过广泛整合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院团及广电、科技、教育、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已达到108TB,整合制作优秀特色专题资源库207 个。

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现的难度大大降低。 一是网络信息大大扩充了文化信息资源的内容和数量。 二是文化信息资源处理手段日益现代化, 文化信息资源采集、加工、传播更加容易,缩短了文化信息资源流程,降低了时间成本,甚至能够实现双向多功能互动式的文化信息资源处理。

最后, 普通民众信息能力提高, 信息意识增强,能够主动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不同地域的“信息鸿沟”现象得到了改善。

2.2 不利因素

一是相关法规建设滞后。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 但目前这方面还很不完善, 有些多年前制定的法规制度已不适应现在的情况。二是共建共享发展不均衡。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推动者是各级地方政府。由于发展不平衡, 各地对共建共享工作的推动力度不一, 不同地区能获取的文化信息的差距仍然很大。 三是宣传力度不够,文化信息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四是共建共享组织规划不尽合理。共建共享没有全国性的组织机构, 文化管理部门基本都是属地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 此外,各地各部门建成的文化信息网络共享系统,类型复杂多样, 兼容性和操作性不强, 既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资源集成、整合、管理的困难。

3 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的对策

3.1 加强组织管理

从组织结构的视角观察,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虽然参与主体众多, 但仍是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主导下的一项工程。 因此,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主要是一种政府文化建设主管部门、 文化事业单位、 文化社会团体以及普通民众之间的信息流动。 为了使共建共享更有效率,有必要对现有的管理部门进行整合, 成立一个全国性的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构,对各文化机构、单位团体进行业务指导,统筹安排,协调各方利益,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该管理机构可以被赋予一定的行政权力,必要时能进行适当地行政干预。

3.2 加强政策保障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开放政策。在不损害创造者利益、不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前提下,文化资源要尽可能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 文化信息资源开放政策要兼顾各方利益,让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二是经费筹措政策。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只有制定共建共享经费筹措政策,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才能确共建共享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三是技术支持政策。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了充分发挥技术的促进作用,需要制定相关的技术支持政策。

3.3 加强信息整合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 建立信息整合机制,关键是要成立一个共建共享协调管理机构, 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发布平台。 信息整合不能损害参与者的利益, 要对做出牺牲的参与者给予相应的利益补偿,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 信息整合的实施流程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资源集中。 收集各方面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分类、存储和管理。 二是资源共享。 文化资源的共享并不等于文化资源的平均分配, 而是要根据用户的文化需求和设施条件进行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社会效果。

3.4 加强构建评价体系

对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进行合理评价,才能了解当前工作中的得失,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构建一个科学、可行的共建共享工作评价机制,需要明确共建共享工作评价的目标、总体框架、评价指标以及可供选用的评价方法等。 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工作机制的完善与否;二是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如何;三是存在问题的轻重多寡;四是用户的满意程度。

4 结束语

追求社会和谐, 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理念和构成要素。 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只有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才能不断丰富文化信息资源总量,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启蒙教化作用, 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 杨洪波.和谐社会的寻求[D].贵阳:贵州大学,2008.

[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介绍 [EB/OL].[2013-01-19].http://www.ndcnc.gov.cn/gongcheng/jieshao/201212/t20121212_495375.htm.

猜你喜欢
资源信息建设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资源回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