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文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地方文献是指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历史记录。 民国时期地方文献是指1911 年至1949 年期间出版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期刊、报纸、手稿等,以及非正式出版的日记、传单乃至商业契约和票据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社会功用。随着文献纸张的酸化,民国时期地方文献普遍出现了老化或损毁现象,加强民国时期地方文献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民国时期文献,已引起我国图书馆界的重视。随着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启动实施,各地图书馆已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和开发利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笔者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结合工作实际探讨民国时期地方文献保护与开发利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辽宁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地方文献分别入藏在该馆的特藏部、报刊部。该馆馆藏民国时期地方文献中,图书有28 000 多册,主要包括:(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印制的地方志, 如 《奉天通志》(1936)、《沈阳县志》(1917)等。 (2)正式出版物。 这部分文献以社会科学居多,如《东北经济丛书》《东北地理与民族生存关系》《东北考察记》《东北边防形势论》《论东北问题》《满蒙问题》《美国与满洲问题》《东三省概论》《旅大的今昔》《爱心觉罗宗谱》《北陵志略》《北满经济地图》《长白山江冈志略》《城市工作指南》《满洲战时税志读本》《东省铁路统计年刊》等。(3)自行编辑印制的出版物。这类出版物有680 余种, 如东三省官绅录刊行局编的《东三省官绅录》、奉天省教育会编的《奉天省教育会章程》、王国光编著的《奉天市工业汇编》、卞宗孟编著的《东北故园集》、东北财政学会编著的《沦陷期中东北之金融》、东北文物展览会编著的《东北文物展览会集刊》、吉林省公署总务调查科编著的《吉林省各县略志》等。 这些自行编著的出版物可分铅印、油印本。 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的《东北水利述要》一书就属于油印本,油印质量较差,部分页码字迹不清。 该书内容包括绪言、东北地势、河流及湖泊、气象、水文、辽河水系概要、北部水系概要、鸭绿江水系及附近河流概要、凌河水系概要、图们江水系概要、松辽运河、结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民国时期东北文献中应属珍贵版本。
除了收藏28 000 多册民国时期图书以外,辽宁省图书馆还收藏了大量民国时期报刊, 如收藏了《盛京时报》《东三省公报》《沈水画报》《东省经济月刊》、中东半月刊》等以及《满洲日日新闻》和《满洲评论》《满蒙》等。
丰富的民国时期文献为民国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支撑和文献保障。 由于年代久远、历经战乱和辗转迁徙等,再加上纸张脆劣、酸性较强、保存条件差、修补技术滞后等,民国时期文献正面临脆化、霉烂等灾难性的保存危机。 据国家图书馆的调查, 其馆藏民国时期文献中中度以上破损已达90%以上, 民国初年的文献已100%破损,有相当数量的文献一触即破,近于毁灭。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文献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保存危机。 由于广东地处北纬20°~26°之间,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对文献的保存非常不利。据初步调查, 该馆民国时期文献破损率达80%~90%。 纸张普遍发脆、发酥,每用一次损坏程度都有所加重,有相当部分已不具备提供阅览的条件。重庆图书馆收藏的民国时期数十万册文献绝大部分受损,相当数量的书刊乃至孤本甚至无法成册,难以辨认和查阅。 辽宁省图书馆馆藏民国东北地方文献也同样面临着破损的危机,28 000 多册民国时期的图书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1 600余册破损严重, 已经到了不修复就无法利用的状态。
3.1.1 原生性保护
原生性保护是指在不改变原件载体情况下,改善藏书环境及对文献进行修复、加固。 藏书环境的改善能有效地防止文献的老化和虫害的侵袭,文献修复通过纸张的脱酸、 处理来延长文献自然寿命。 目前,这两种方法在古籍保护中得以应用。如辽宁省图书馆应建立“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文献”专题书库, 专题书库不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和顶层,书库温度应保持在16°C~24°C 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45%~63%之间,书库内可以安装空调、去湿机等设备使库房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 同时增加空气流通调节设备,保持库内空气新鲜。 因紫外线对文献危害大,书库建筑应采用无窗结构。 对于有窗的书库,可以在窗户上采取遮阳措施,如安装双层玻璃、毛玻璃、花纹玻、深色厚窗帘,以防止紫外线的照射。 同时,书库内应安装自动照明系统,以防止光线的长时期照射对文献带来的损害。 在书架上或书页间放置天然樟脑、 芸香草等驱避药物,或采用化学消毒杀虫灭菌法,以防止虫害的产生。
对文献进行修复是保护文献的一种方法。 因此,图书馆应安排专门文献修复人员,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修复技能,制定修复和质量检查标准,确保修复质量。 针对民国时期文献的特点,图书馆可采用三裱书页法、聚酯胶片保存法、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法对民国时期文献进行修复。
3.1.2 再生性保护
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技术、 数字化手段将民国时期文献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上,以达到对民国文献长期保护与有效利用之目的。对民国时期文献的再生性保护, 就应大力推进民国时期文献的数字化保护进程。 一是采用缩微技术, 保护民国时期地方文献。 缩微技术存储密度大,技术成熟及稳定性高,拷贝片可分地保存,代替原件使用,便于长期保存和利用。 缩微技术在抢救民国时期文献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是文献保存的重要方法。 图书馆可对一些残损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 或即使修复也很难恢复原状的民国时期地方文献,应立即拍摄成缩微胶片,以保护它的文献价值。 二是采用数字扫描技术,将民国时期地方文献进行原文扫描,制作成原文的电子版,供读者检索和查阅。 2012 年12 月,辽宁省图书馆采取业务外包的方式(北京超星公司负责)用一年的时间利用数码扫描仪对馆藏28 000 多册民国时期图书进行全文扫描, 建设 “民国文献资源数据库”,提供文献的题名(篇名)、作者、关键词等检索点,读者可通过多种检索阅读电子版文献。 这种利用数字扫描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民国时期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 实现了文献可存储、检索、传递、再现的目的。
3.2.1编辑出版
调查馆藏民国地方文献,将有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的民国时期地方文献影印出版, 在方便读者查阅利用的同时,又可以将原件封存保护,减少读者对原件的翻阅触摸, 有利于文献原件的保护和利用。 图书馆应成立民国时期文献开发小组,组织专家对馆藏民国时期地方文献进行评估, 对那些有学术研究价值、历史价值的文献进行编辑出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的 《民国珍稀期刊》《民国画报汇编》《民国时事文献汇编》等,上海书店出版的《民国丛书》《上海民国日报》《申报》等,都是以优质的文献底本为基础而影印出版,成为学者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的《东北水利述要》经松辽水利委员会流域规划与政策研究中心的推荐, 将纳入建国前松辽水系相关历史文献编辑出版计划, 使这一珍贵历史文献得以被更多读者所利用。
3.2.2 建立民国时期文献数据库
第一,建立民国时期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书目数据库提供了书名、作者、分类号、主题词等检索点,便于读者快速查找所需民国时期地方文献。图书馆可参照有关著录规则制定民国时期地方文献MARC 著录细则,安排既懂编目技术,又了解民国历史的馆员从事编目工作, 尽量使书目数据规范和统一。 将书目数据导入图书馆的OPAC 系统中,以方便读者检索和利用。 如辽宁省图书馆建设的“馆藏民国时期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收录馆藏民国时期中文图书书目28 000 余条, 不仅全面、集中揭示了馆藏民国时期文献资料,而且为读者了解民国历史,查阅文献提供了便利。
第二,建立专题数据库。 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将地方文献中反映本地区的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文活动等内容的文献集中加以展示, 是了解一个地方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发展全貌的最好资料。 对蕴藏在民国时期地方文献中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资源加以揭示, 并根据一定原则重新组合,建立专题数据库,是深层次开发利用民国时期地方文献的重要体现。 如辽宁省图书馆重点挖掘民国时期地方文献资源, 结合本地的社会需求,建设“日本侵华史料数据库”“张学良专题数据库”“东北抗战图片库”“东北抗战事件库”等,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是读者了解东北地区抗战历史不可或缺的信息之源。
总之, 各图书馆在认识到对民国文献进行抢救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 应重点加强民国时期地方文献的整理、保护、开发利用工作,通过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利用现代技术,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民国时期地方文献,构建全方位的民国时期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以满足社会各界读者对民国时期文献信息资源的需要。
[1] 杜涛. 浅谈民国文献保护[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1):127-128.
[2] 邓雪梅.贵州省图书馆民国地方文献收藏述评[J].贵州文史丛刊,2009(4):96-99.
[3] 汪帆.浙江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2):64-65.
[4] 倪怡中,宋扬.应重视民国时期地方文献保护和开发利用[J].新世纪图书馆,2011(10):28-31.
[5] 王雅戈,王晋玲,常娥.民国文献整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建设,2011(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