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业与扩大就业

2013-02-15 03:17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广州510635
探求 2013年4期
关键词:创业者培训

□ 沈 超(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 广州510635)

2013年,创纪录的699万高校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加上往年未能成功就业的求职者,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要靠发展”,“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解决就业这一重要民生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自主创业是促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的动力,通过自主创业,创业者不但自己实现了就业,还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作为构成社会的一大群体,青年是自主创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我们必须将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安国之策,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培养更多青年创业人才,激发青年创业热情,鼓励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自主创业者,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一、自主创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没有创业就没有企业,那就更谈不上就业。创业能力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维系,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生存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民族发展的兴衰。在美国的硅谷,有60—70%的企业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在美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中,约20—30%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在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技术企业中,46%出自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即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美国波士顿银行1997年发表的一份名为《MIT:冲击创新》的报告指出,如果将MIT校友和教师创建的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排在世界的第24位。这说明了大学的创新能力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也说明了创业能为社会带来极大的社会财富。

第一,自主创业具有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创业型就业的最大亮点,在于它突破了“一人一岗”的传统就业模式,形成了“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新就业模式。自主创业不仅能使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并可能因而致富,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实现共同富裕。根据我国目前的统计分析,平均一个人创业将可以带动近5个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是最活跃、最具有能动作用的一种积极就业方式。包括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在内的青年是最大的潜在创业者群体。

第二,自主创业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利用。企业所需的资源有多种,包括社会资源、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等等。作为一名创业者,无论是在创业前期还是创业后期都必须重视资源对创业的作用。要善于挖掘资源,找出对创业有用的、有价值的资源;然后是优化资源,让已有的资源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是整合资源,将已有的和吸收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打乱重组,进一步优化,并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用。诚信立业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意味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创业者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和谐创业,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参与公平竞争,在财富不断增强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新时期我国自主创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政策保障,创业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人们创业的信心。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劳动者的创业率不但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发达国家为45个,一般发展中国家为20—30个,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普查,我国只有2.5个。我国劳动者的创业成功率不高,大概只有10%左右,大多数创业企业开张不久即面临关门倒闭的命运。由于企业数量少,导致就业容量不大,创业促进就业的效果还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业制度环境不佳。创业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和制度是否完善。根据美国巴布森学院和伦敦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创业环境被分为9个方面: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根据他们的研究,我国的创业环境在37个参与评估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23位,属于中下水平。我国在市场主体秩序、市场竞争秩序、市场交易秩序、市场开放秩序、市场道德秩序等方面存在失序现象。本应发挥引导作用的政府,也还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如反市场行为,短期化、短视化行为,异化寻租行为,执法不严、不公、不规范行为,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行为,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行政垄断向市场渗透行为。政府的服务功能反而不足,未能正确引导帮助创业,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也有欠缺。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创业,涉及工商、税务、卫生、市容、劳动保障、银行等部门,办事环节较多,办理时间较长,对创业造成一定影响。创业门槛高,设立企业程序复杂。政府对创业者的扶持政策缺乏连续性,未形成有效的创业支持系统。创业服务市场不健全,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服务规模上都不能满足需求。创业者缺乏融资渠道,企业规模越小,来自正式融资渠道的融资越少。

第二,创业人才缺乏。创业能否成功,除了外部环境以外,更取决于创业者自知的素质和努力。我国的许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和创业之初从来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正规和有效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财富观、诚信观和守法意识没能得到正确引导。劳动者创业的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不高、管理经验不够和市场敏锐度不强。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创业者个人的潜质、悟性、奋斗和机遇,这大大地制约了我国多数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目前我国教育体制还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架,高校的就业教育虽然已开展了十多年,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创业教育还未被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体系之中,没有被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高度。社会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可程度不高,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状况不佳,学生素质不高,再加上国家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远低于普通教育,富有技能实践经历的教师数量不足,致使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不高,缺乏创业必需的基本素质。

第三,创业意识不强。与西方发达国家20%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相比,我国只有1%的人愿意自主创业。目前,不论是学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还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年轻打工者,绝大多数人在就业时都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主动去创业和去办企业的人不多。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创业的氛围还不浓,不少人是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不想创大业。还有一些人是放不开胆子,怕失败,怕担风险。尤其是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不确定性更高、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经济,不想、不愿、不敢迈出创业的步伐。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的环境和氛围

要真正使创业为促进就业发挥作用,必须从多方面下工夫,政府要完善政策,增强服务意识,提供良好的服务,而社会则要形成鼓励、支持自主创业的氛围,让更多的有为青年成为创业者。

第一,营造良好制度环境,让创业者敢于创业。尽快出台促进创业的法律,从宏观上指导创业,为创业在法律和制度上提供保障。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实行优惠、宽松、适宜、有效的创业促进就业政策措施,破除不利于创新创业的各种障碍,取消不合理限制,最大限度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要扩大扶持范围,提高政策的普惠性,将鼓励创业和就业的优惠政策扩大到城乡所有创业人员,鼓励有创业愿望的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放心大胆地发展创业项目,不断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各级政府部门要更新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措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全民创业。加强部门协调联动,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对创业者在市场准入、行政管理、融资渠道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要积极积极帮助解决,健全和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制定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就业援助等创业扶持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的扶持对象拓宽到集体企业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建立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鼓励入园创业。

第二,健全社会化创业服务体系,让创业者能轻松创业。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完善创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创业项目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扶持创业者成功创业。成立以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财政、银行及大专院校等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咨询指导专家志愿团,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帮助和指导。建立创业项目库,收集适合创业的项目,组织专家对创业项目进行筛选后推介给创业者,指导他们理性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成功率。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引导各类社会中介组织为创业者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创业辅导基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咨询、创业培训、政务代理、市场开拓、信息咨询等一条龙的服务,加快建立功能完备的创业辅导网络。实施“创业扶持工程”,形成创业培训、项目推介、专家评析、开业指导、融资服务、创业孵化、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一条龙的创业服务体系,建立一对一的跟踪管理服务机制,帮助创业者提高经营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第三,培育合格的创业者,让创业者能够大胆创业。构建创业教育平台,合理配置创业教育资源,加强创业型人才培训,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增加创业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探索开展个性化、菜单式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开展热门行业创业趋势分析,为创业者提供信息引导。建立一批创业培训基地,扩大创业培训范围,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对象范围,将免费创业培训扩大到城镇新增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建立创业扶持档案,做到家庭住址清、家庭人口清、联系方式清、收入情况清、技能优势清、发展项目清、经营状况清,实现较高的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让更多城乡劳动者成为合格的创业者,尽快实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第四,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让创业者能够安心创业,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创业的社会氛围,弘扬创业文化是基础,更新创业理念是先导,培育创业精神是核心,激活创业主体是关键。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向社会广泛进行创业教育,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推广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模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培育青年的创业能力,将创业文化贯穿到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所有领域,鼓励创新创业,尊重创业者,形成关注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的良好风气,激发包括青年在内的全民的创业热情,使创业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青年的不懈追求,为后代设定“创业遗传代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新一代。

[1]方世建,桂玲.创业、创业政策和经济增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121—125.

[2]张文辉,胡蓓.创业者核心创业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5):91—95.

[3]高建,盖罗它.国外创业政策的理论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1):70—74.

[4]李瑞果.提高创业意识的对策分析[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5):215.

猜你喜欢
创业者培训
欢迎订阅《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给可穿戴设备创业者提个醒
从职场高管到创业者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