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学生在上课前也要准备准备,这准备,主要就是指预习。语文学习中的预习环节既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习并提高效率呢?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就要做到读通顺课文,遇到不熟的地方,要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请教同学、父母或者老师,也可以请教字典,很多学生翻开书就读,漫无目的,结果读了几遍却毫无收获。我们在平时的预习中首先应该认真读好课文,并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初读课文时,我们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默读的要求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
抓住不同类型的课文,我们预习的要求也不一样,遇到一些长篇的课文,生字认识了,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再读一般读三遍,第一遍读准字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并有感情地朗读,在第一遍大声朗读的时候,就要把字音读准,字音读准了,才能帮助我们理解全文,读准字音应该是对朗读课文最基本的要求了;第二遍注意内容,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想要说明的是什么?这都是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需要注意到的;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这其实也是为写作文而准备的,很多高年级学生不太会写作文,怕写作文,甚至连最基本的文章结构、写作方法也弄不懂,更不要谈什么写作技巧了。
那么一篇再美的文章,到了这些学生的手上,读起来也是淡而无味的。我们读文章首先可以通过资料查询,了解这些“大作家”的生平,然后慢慢读出他们写作的风格,再慢慢熟悉他们写作的技巧,他们写环境怎么写?描写人物怎么描写?以后遇到类似的作文,我们怎么写才能生动有趣?不至于写出来的作文,连最基本的结构也不对。遇到一些短的文章,如诗歌或者古诗,我们要注意读书的语气和口吻,要把重点放在有感情地朗读上面,我们就需要读出文章的味道,并且将文章中重点字词句反复品味,读出味道。当然读过几遍课文,其印象肯定会比第一遍“默看”时深刻。
勤动手查字典。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对不理解的词语,初步了解它的意思。自己动手查字典,加深对不理解词语的印象。
勤动手摘录好词好句。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将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一遍,加深对文中这句话的理解,我也会要求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多抄写几遍。
勤动手做笔记。在预习中作一些简略的笔记也是大有好处的。作预习笔记的方法主要有加符号、作批注、列提纲、做卡片等。加符号是将自己预习中的认识、体会、心得、评价、疑问等用符号记在书中。这些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应该是固定的,根据自己的喜好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思。我要求学生将一类字在课文中用圆圈圈出,二类字在课文中用三角符号标记在字的下面,还可以在不理解的字词句旁边打上“?”,遇到好词好句也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会被书本所拖累,从而,就会被书本表象迷惑而不得其解。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其内涵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有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只重于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导致疲乏及危险。
综上所述,读(看)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是预习的主要任务。在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步骤中,我们更应该有“问”的意识,我们可以在不懂的词语、句子旁边做个记号,以便上课认真听讲时,留心听,并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