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管类专业工学一体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3-02-03 02:10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刘全喜
中国商论 2013年30期
关键词:经管类工学基地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刘全喜

高职经管类专业工学一体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
——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刘全喜

“工学结合”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而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最理想的实施平台。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其空间的就近性和管理上的可控性,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在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路,其建设思路与管理经验值得职业教育同行借鉴和探讨。

学生实践平台 工学一体 校内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1]。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实训基地。根据建设的地点不同,可以将实训基地分为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两种。校内实训基地一般建在学校里面,主要承担课程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的任务。而校外实训基地一般建在合作企业,主要承担毕业实习阶段的顶岗实习任务。根据多年来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用人企业普遍存在“只用不培”的现象,出于追求经济利益的考虑,用人企业往往将实习生安排在固定的1~2个岗位,实习内容比较单一,无法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效果。而校内实训基地则由于其空间上的就近性和管理上的可控性,在学生职业技能的全方位训练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高职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共同的问题。

1.1 传统的经管类“软”专业不受重视

由于经管类专业在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塑造,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被人们称为所谓的“软专业”[2]。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现象,具体表现为:学校在实训条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资源投入明显偏重于理工科“硬”专业,而经管类专业只能靠站。甚至有些学院领导认为经管类专业只要有几个专业教师,再加几间多媒体教室就行了。

1.2 企业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全面深度参与,因为作为人才需求方,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资金实力、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再加上校内实训基地对企业经营效益的直接贡献不大,导致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学校热情高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3]。

1.3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落后,跟不上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质量普遍不太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实训基地功能单一

许多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仅仅是为了某一门课程的实训教学而建,难以完成专业综合实训的功能,基本上不具备承担企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功能。

1.3.2 实训设施设备简陋

受资金实力的限制,大部分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停留在“一个机房+几套模拟教学软件”的阶段,没有专门的实训室,更谈不上专用的实训设施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一间专用的机房都没有。

1.3.3 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落后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好之后,没有在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实训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专业教师的培训、实训项目的开发、实训指导书的编写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1.3.4 校内实训基地的使用效果不理想

高职经管类“软”专业要打造自己“硬”实力,必须依托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接受系统化的生产性实训。要求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开展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形成职业素养,提升职业情操。可惜的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还停留在模拟和仿真实训的阶段,生产性实训比例非常低。

2 基于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的高职经管类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既然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如此紧张,企业的资源投入又是如此谨慎。那么,究竟该如何破解经管类“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这道难题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面向市场,立足校园,充分发挥专业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走出了一条以打造学生的“实践、实习、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的,基于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路子。

2.1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学生实践平台的建设现状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拥有14个教学系部,在校学生规模将近2万人。学校根据市场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设立了商学院,先后开设了会计、证券投资与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六个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000多人。由于经管类专业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属于非民政类的边缘化专业,再加上这六个经管类专业都是所谓的“软”专业,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专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资源分配时都是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

为了解决经管类“软”专业就业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商学院实施了一系列的软专业硬化工程,如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5+1”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化特色教材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建设等项目。校内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根据六个专业的特点和专业建设的条件,商学院先后成立了9个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各实践平台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汇总表

2.2 基于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的高职经管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建成了9个校内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建设思路和完善的管理模式。

2.2.1 始终坚持“培养学生核心职业技能”的基地建设目标

笔者多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反馈表明,企业在招聘经管类毕业生时,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指标。根据此项调查结果,商学院将校内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定位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校内实训基地。为此,商学院成立了由院长牵头、教学副院长具体负责、6个教学系主任组成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为每个实践平台配备了1~2名富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指导教师,每个学期组织两次实践平台经验交流会和建设成果汇报会,形成了一种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和问题会诊的管理制度。

2.2.2 始终坚持市场化的基地建设方向

为了培养出企业满意、行业认可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商学院始终坚持市场化的专业建设和基地运营方向,用“真实的业务内容、真实的工作环境、行业的评价标准”来指导校内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建设。

首先,由各教学系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来确定学生实践平台的主营业务范围。然后,发动全体专业教师寻找行业内比较优秀的合作企业。合作企业确定下来之后,合同签订、业务操作、平台的经营管理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最后,学院和各系部再按照企业标准对各实践平台的经营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保证实践平台能够保持市场化的运营方向。

实践证明,在寻找合作企业时,一定要重点关注那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这些企业人才需求旺盛,人才培养意识强,培训机制比较规范,基地建设投资能力强。如广州新邦物流有限公司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免费安装了其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IS信息系统,并提供免费升级服务;华民理财工作室也得到了各大证券公司的免费业务分析软件。

2.2.3 始终坚持“工学结合”的基地运营思路

建立校内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工学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职业核心技能。即将学习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感觉,在工作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为了实现学生实践平台的生产性实训功能,必须基于实践平台的业务内容开发出系列化的生产性实训项目。每个项目都是针对某门专业课程的单项职业技能开发而成,还可以将多个实训项目灵活组合开发出课程综合实训项目或者专业综合实训项目。

如物流工作室可以基于平台的快递业务开发出市场开发、客户接待、服务营销、业务受理、件号查询、客户服务、成本控制、异议处理、档案管理等实训项目,也可以基于行李托运业务中的开发运输市场调研、制订服务营销策略、产品宣传、寻找承运商、业务受理、开单、货物包装、货物交接、货物跟踪、客户服务、成本控制、业务绩效考核等实训项目。

2.2.4 始终坚持企业化的基地管理机制

校内工学一体学生实践平台既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养成。要想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实践平台必须引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实践平台的管理制度,营造强烈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制度是一种严肃的爱”,只有真正按照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来管理学生实践平台,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职业工作氛围,接受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的双重熏陶,树立强烈的成本意识、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实现学生向职工的身份转变。

2.2.5 始终坚持学生自主管理的基地管理模式

商学院的9个校内工学一体实践平台都是以各专业的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独立经营。实践平台的机构成立、组织章程的起草、管理制度的制订,新成员招聘、市场开发、业务开展以及绩效考核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专业指导老师只对实践平台的经营方向、重大风险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指导把关。学生始终是平台的经营主体。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系统地思考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理性地处理各种利益矛盾,让学生领会做人的基本道理,掌握处事的基本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1] 教育部[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

[2] 方玲玉.略论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职教论坛,2008(8).

[3] 李新德.从企业角度看待高职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困惑[J].科技资讯,2010(33).

F241

A

1005-5800(2013)10(c)-180-02

猜你喜欢
经管类工学基地
盐工学人
——宋辉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2年11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