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之分脏腑论治

2013-02-02 20:09王海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咳嗽五脏素问

王海霞

“咳嗽”之分脏腑论治

王海霞

本文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出发, 结合临床治疗咳嗽的经验所得, 对咳嗽分脏腑论治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进一步明确了咳嗽的病机, 为临床对“咳嗽”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依据。

咳嗽;肺病;辨脏腑论治

咳嗽,作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 究其病因, 多由于外邪侵袭, 或内在脏腑功能失调, 累及于肺, 导致肺的宣发和肃降失常而出现咳嗽。《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有:“咳谓无痰而有声, 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 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 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 咳而为嗽也”[1]。《素问·咳论》指出咳嗽病位在肺, 肺气失于宣降, 气逆而咳[1]。但其他脏腑功能失调, 涉及于肺, 导致肺失宣肃时, 临床亦可出现咳嗽, 《素问·咳论》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1]。 说明咳嗽的发生虽主要由肺的功能失常引起, 但与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与否关系亦非常密切[1]。作者结合临床论治咳嗽所得, 对咳嗽分脏腑论治如下。

1 五脏咳

《素问·咳论》指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 非其时, 各传以与之。”[1]即五脏主五时而应于木、火、土、金、水五行, 五行生理上相生相克, 病理上相乘相侮, 对应于五脏, 肝心脾肺肾也存在生理上相生相克, 病理上相乘相侮的关系,所以当五脏所主之时受邪, 则五脏自病, 五脏之病皆可母子相传, 或按相乘、相侮之传变规律相传, 使五脏之病皆可传之于肺, 而为咳。根据咳嗽的成因及临床表现不同, 现分述如下。

1.1 肺咳 肺咳, 指咳时喘息有声, 甚至咳出血的症候[2]。肺咳的病因主要在于外邪犯肺, 病因多由于外邪侵袭, 或内在脏腑功能失调, 累及于肺, 导致肺的宣发和肃降失常而出现咳嗽。肺为娇脏, 不耐寒热, 易被邪侵, 不论外感或内伤,均可引起肺失清肃, 肺气上逆而作咳。肺为华盖之腑, 位置在上, 其他脏腑的病气最易熏蒸至肺而引起咳嗽。《素问·咳论》云:“肺咳之状, 咳而喘息有音, 甚则唾血”[1]。此乃邪气壅肺, 肺气上逆, 对肺络损伤所致。唾血者, 随咳而出, 其病在肺, 与呕血不同。

六淫犯肺, 常有风寒、风热、风燥之不同。临床以咳嗽的成因作为辨证的依旧, 若咳嗽以咽痒为主, 痰稀色白, 舌苔薄白, 脉浮紧, 为风寒犯肺, 治以止嗽散加防风、蝉蜕以祛风止痒;若患者咳嗽以咽痛为主, 痰稠色黄, 舌苔薄黄,脉浮数, 为风热犯肺, 治以桑菊饮加山豆根、板蓝根以清热解毒;若咳嗽以咽干痒为主, 无痰或痰少而粘, 舌红干少津,苔燥, 脉浮, 治以桑杏汤加麦冬、生地以润燥止咳。

肺脏自病者, 多因虚致实, 常有痰、热、气虚、阴虚之分[3]。肺气虚者, 咳而无力, 伴气短懒言, 动则加剧。治以补肺汤加减;肺阴虚者, 干咳痰少, 口燥咽干, 或痰中带血等,治以沙参麦冬汤加天花粉、石斛以滋阴润肺止咳;痰湿蕴肺者, 痰多色白质稀, 治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以化痰止咳;痰热郁肺者, 痰多色黄质粘稠, 或伴脓血痰, 治以清金化痰汤加减。

1.2 心咳 心咳, 指咳则心痛,喉中如梗,甚则咽肿的病症[2]。心咳的病因为肺病及心或心病及肺。《素问·咳论》云:“心咳之状, 咳则心痛, 喉中介介如梗状, 甚则咽肿喉痛。”[1]五行中心属火, 肺属金, 心主血, 肺主气, 生理上心克肺, 病理上心病可乘肺, 心病为本, 肺咳为标, 心肺同属上焦, 心病最易犯肺。心火妄动, 克金犯肺, 肺失宜发, 而咳嗽。临床以心悸、咽痛、舌边溃疡为主。治以泻心汤加减;心气不足,心阳虚衰, 心主血脉功能减损, 血液运行动力不足而瘀滞,水饮不能运化而滞于肺经, 肺气不利, 失于宣发肃降, 故见频繁咳嗽, 并咯吐泡沫稀痰, 晚上加重, 治以真武汤加减。

1.3 肝咳 肝咳, 指咳时牵引到两胁疼痛, 甚则躯体不能转侧, 转侧则两胁部胀满的症候[2]。肝咳的病因为肺病及肝,或肝病及肺。《素问·咳论》云:“肝咳之状, 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 转则两胠下痛”[1]。肝经上入膈膜, 布于两胁, 并注于肺。五行中肝属木, 肺属金, 肝气宜升, 肺气宜降。生理上肺克肝, 病理上肺病可乘肝, 肝病可侮肺, 肝病为本,肺病为标, 肝气不升, 肺气不降而引发咳嗽。或见肝火犯肺之咳, 多由肝郁日久化火, 木火刑金, 肝火熏灼肺经, 阻碍肺气肃降引起咳嗽。治以泻靑散合止嗽散治之。

1.4 脾咳 脾咳, 指咳而涎出不止, 咳引少腹之症[2]。脾咳为肺病久治不愈, 母病及子传至脾, 或脾经病变, 子盗母气,传及肺所致。《素问·咳论》云:“脾咳之状, 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 甚则不可以动, 动则咳剧。”[1]“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在五行中属土, 肺在五行中属金, 肺为母脏, 脾为子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主运化, 若脾气不足, 运化不及, 土不生金, 母病及子, 水湿内停, 痰浊内生, 上渍于肺, 肺失宣肃而咳。治以用六君子汤健脾合二陈汤化痰治之。

1.5 肾咳 肾咳是指咳时腰背相引而痛, 甚则唾涎的症候[2]。肾咳是由肺咳久治不愈, 子盗母气传至肾, 或由肾经病变水气上泛, 母病及子影响于肺所致。《素问·咳论》云:“肾咳之状,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 甚则咳涎”[1]。肾为主水之脏, 肺为水上之源, 肾与肺为子母之脏, 子虚必盗母气以自救, 肺气受其暗耗, 气虚邪恋, 故咳嗽不止。对于肾虚及肺导致的咳嗽, 临床在“治病求本”这一原则的指导下, 以治肾为主,平喘止咳为辅, 治以金匮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补肾合二陈汤化痰治之。

2 六腑咳

《素问·咳论》有云:“五脏之久咳, 乃移于六腑”[1]。五脏在内为阴, 六腑在外属阳, 五脏与六腑生理上紧密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五脏久咳不已, 传于六腑, 这种咳证久而不愈的传变趋势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的表里传变, 六腑咳的特点与六腑自身的功能特点有关, 现根据临床特点不同, 结合治疗经验分述如下。

2.1 胃咳 胃咳是胃气上逆所致的咳嗽[2]。《素问·咳论》:“脾咳不已, 则胃受之, 胃咳之状, 咳而呕, 呕则长虫出。”[1]其特点是 “咳而呕, 呕甚则长虫出”。胃气以通降为顺, 若肺宣发太过, 在胃气随肺气上逆, 咳而呕为其常见症状, 临床治以异功散加川椒、乌梅治之。

2.2 胆咳 胆咳是指咳嗽时会呕吐出胆汁或青色苦水的症候[2]。《素问·咳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而呕胆汁”[1]。胆为清静之腑, 内藏胆汁, 故胆气逆则呕胆汁,其特点是“咳呕胆汁”[4]。在辨治咳嗽的同时, 注重和胃清胆,选小柴胡汤加减以治之。

2.3 大肠咳 大肠咳指咳嗽时会出现大便失禁的症候[2]。《素问·咳论》:“肺咳不已, 则大肠受之, 大肠咳状, 咳而遗矢。”[1]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为里, 大肠为表。若久病或体虚之人, 咳嗽日久, 气虚渐显, 大肠为传导之腑, 咳则传导失职,气不固摄, 则二便遗失, 故“咳而遗矢”, 治以桃花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之。若大肠实热积滞而致腑气不通, 下气不通则肺气壅滞, 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而为咳, 治疗时可用提壶揭盖之法, 宣肺清里, 治以凉膈散加减。

2.4 小肠咳 小肠咳指咳而肠中排出气体者[2]。《素问·咳论》:“心咳不已, 则小肠受之, 小肠咳状, 咳而矢气, 气与咳俱失。”[1]小肠主泌别清浊, 为受盛之腑, 胃中的水谷经过胃的初步腐熟后下传至小肠, 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将精微部分传至脾, 糟粕部分传送于大肠, 故咳久则小肠气奔, “咳而失气”, 治以芍药甘草汤加减。

2.5 膀胱咳 膀胱咳是指咳嗽时会出现小便失禁的症候[2]。《素问·咳论》:“肾咳不已, 则膀胱受之, 膀胱咳状 , 咳而遗溺”[1]。膀胱内存小便, 为“州都之腑”, 故咳久则膀胱之气不固而遗尿;其特点是 “咳而遗溺”[5]。治以麦味地黄汤加减。

2.6 三焦咳 三焦咳指咳而腹满, 纳食减少者[2]。《素问·咳论》:“久咳不已, 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 咳而腹满, 不欲食饮”[1]。三焦为原气之别使, 水谷精气运行之通路, 久咳则三焦气虚, 原气不足以温脾助胃气, 故水谷精微运化失职,则不欲饮食而腹满。治以异功散加减。

[1] 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王广超.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3:2598.

[3] 陈石.浅析五脏致咳的成因及其临床特点.河南顶防医学杂志,2001,12(6):365.

[4] 王世勋.五脏咳及其辨证论治.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14):79 .

[5] 林苗绿.五脏咳临床撷英.河北中医,2011,3(24):188.

The experience on regulating five zang-organs and six fu -organs to cure cough


WANG Hai-xia
Weifang Medical College, Weifang 261031,China

The article writes from the theory that all the disorders of the five zang-organs and six fu-organs can cause cough.Combinat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 of treating cough, This article adopts and analyze the theory of regulating five zang-organs and six fu -organs to cure cough, which was helpful in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cough treating theory.

Cough ;Lung disease; Five zang-organs and six fu -organs disorder

261031 潍坊医学院

猜你喜欢
咳嗽五脏素问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漫画
从气机升降的角度论治咳嗽的理论探讨
氨溴索大剂量冲击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