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与
六腑是人体的都江堰
文/付与
六腑,就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腑,原作府。原本是收藏文书和货物的地方。六腑之“府”,是与五脏之“藏”相对而言的。说明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传化精微、排泄糟粕。和五脏不同,五脏的功能是“藏”,以藏精气为主。五脏能储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气、血、精、津等。具体来说,“心藏脉”“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等。五脏是藏而不泻,六腑是泻而不藏。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是传而不藏,就是传化水谷、传化饮食。《黄帝内经》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说明六腑一定要保持通畅,水谷在体内不能久留。所以六腑一定是“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六腑好比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这座建造于公元前三世纪,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经过了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水利工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通”,它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充分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的综合效益。试想一下,如果都江堰不是用“通”而是用“堵”的原理造出来的,那能留存到今天吗?世界上那些采用堵的方法建造起来的水利工程有哪一座留存千年的?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就像都江堰水利工程。具体地说:胃腐熟水谷、主降浊,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泌别清浊,三焦的通调水道等。要使六腑的出纳、消化、转输等主要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必须保持其通畅无阻。后世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对六腑病证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六腑养生的最重要方法就是保持六腑的通畅。六腑就是要“通”,如果通了,泻而不藏了,人就健康了;如果不能做到“泻而不藏”,势必导致水谷与糟粕的停滞或积聚,那就有病了。所以六腑病多为实证。治六腑病最重要的方法也是“通”。
六腑以通为用,六腑是相互连接的,每个腑都必须保持“泻而不满”的特性,及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通畅。六腑功能正常,与脏腑互相作用,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比如要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尤其是中老年人千万不要憋尿、憋大便。许多中老年人便秘是很痛苦的,也是很危险的。怎样解除?方法很多,每日早起空腹喝一碗或两碗热紫菜汤,对便秘有显著疗效,加少许醋效果更好。还有奶蜜葱汁也可以治老人便秘。生吃胡萝卜、白萝卜也可以治大便干燥、便秘。吃红薯、大枣、荷叶茶可以防治便秘。
现在有一种时尚就是洗肠,说不仅能治疗便秘,还能清除体内毒素,更有祛斑减肥,说得很神。我看要慎重,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洗肠子。洗肠是短期行为,通过一次性大容量地向大肠灌水,有利于大便排出,但这并没有治疗作用。说到底,洗肠不过是一次更为彻底的类似开塞露作用的通便。洗多了肠道的蠕动性会降低,便秘的概率更会加大。治疗便秘,首先应从生活上调节,除药物治疗外,应该多喝水,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以刺激肠道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五脏六腑的养生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效应,不是只养某一脏,其他脏腑都不管,而是都要养护好。
五脏六腑的调养,这里主要介绍了精神、饮食以及形体锻炼等方面的做法。这些做法并不困难,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关键是要坚持。养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持之以恒,然后形成一个习惯,落实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所以说养生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习惯。愿大家都能培养成养生的生活习惯,达到五脏六腑的阴阳平和,这样身体就一定能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