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导学案模式下第一课时教学

2013-02-01 08:58郝雯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导学案高年级

郝雯娟

【摘要】介绍了在导学案模式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如何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组织得有趣,教学任务扎实完成,实现了师生共赢的目的。

【关键词】导学案;高年级;第一课时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为很多老师头疼,因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很难出新。其实,第一课时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那么,在导学案模式下,在已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小学高年级中如何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呢?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课前预习

导学案的基本理念是“先学后教”,“学”即学生自学。课前预习就是自学的重要组成。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一特点,我将生字的学习、课文中不易懂的词语的解释及了解作者资料和相关背景等和本课有关的查阅工作都完全交给学生课前自学完成。尤其重要的一项要求是,学生必须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边读文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感悟,为之后的课上更深层的理解作准备。

二、课上学习

1、组内朗读,交流心得。虽然预习时已布置了朗读课文,但预习时的课文朗读以读通读顺弄清文章大意为目的。而此时课上的朗读则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情感朗读。由组长安排,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每读完一个自然段,组内就交流对这个自然段的理解或提出不明白之处并解决提出的问题。通过不同学习程度、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文章,达到了集思广益的目的。同时,让那些以前不会独立思考的学生从中学习怎样去思考问题、理解文章,真正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一目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学习《体育课》(语文出版社S版第10册)这篇课文时,在小组交流时,有的学生就说,体育课上几个人在爬横木时的表现不一样,从这不一样中就更能体会到小涅利的坚强、坚定的决心等等。学生的这些体会已经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他们已能理解文本,已能和作者共鸣。可以说,大半的教学任务已完成,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体会收集起来,汇总成一条清晰的直指文章中心的线,并将之升华。在小组内交流后,以组为单位在班里汇报,并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虽然朗读——交流——汇报——答疑这一过程耗时较多,大概要占用二十分钟左右,但这一环节的实施,既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又是对他们预习成果的肯定,还是他们彼此学习、取长补短的一个好机会。这一环节的实施真正做到了人人发言,个个思考,全体参与,也符合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学段目标提出的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查找资料,并运用资料解决阅读时候的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讨论。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一来可以及时解决学生讨论中的问题,二来可以发现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的共性问题,三来可以发现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的不足,并将这些作为之后教学的侧重点。使教学安排有的放矢,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目的。

2、梳理课文,理清脉络。学生经过课前预习,课上交流,对课文内容已了然于胸,此时,老师就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带领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从众多的内容中提取文章的主要内容,达到“从厚到薄”这一读书境界,并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基础。如讲《提灯女神》(语文版s版第10册)时,我第一课时的学案的问题就两个:课文讲了南丁格尔的几件事?哪件是重点?这两个问题就已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了这两个问题,也就掌握了文章的脉络。

3、点拨字词,夯实基础。不少教师认为,字词教学只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到了高年级字词的学习只是为学生顺利阅读扫清障碍,因而无足轻重,字词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掌握,不必占用课堂宝贵的时间。这种想法有失偏颇。虽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于一些易错字的书写,一些有歧义或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词的理解还是需要老师亲自把关和指点的。当然,这个环节可以因课制宜灵活运用。对于生字的教学,小组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组内听写,组内互释词义,组内自学生字等等。这些措施的落实,一定要有老师的监督作为保障。下放权利到小组,就要有一套完善的执行和监督及表彰制度,才能保证老师要求的内容能真正落实,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落得个学而不实的结果。

4、有疑而问,因疑讨论。在设计学案和导案的问题时,所提问题要有针对性,有一定的深度,是需要认真思考才能有结论的,尤其忌讳为了提问而提问。否则,学生讨论起来无趣,学习起来无力。长久下来,第一课时在学生心中就成了不必认真应对也可以上的课了。另外,教师可以将在巡视学生交流讨论时发现的共性问题或理解出现偏差的问题作为即时生成的问题拿来讨论。这样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更能激发学生深入文本去研究,也更有价值。当然,如果文本内容浅显易懂,第一课时甚至可以不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教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在哪种模式下,采用的哪种教学方式,只要我们目标明确,以学生为主体,还课堂于学生,实现课课有收获,就是一堂实实在在的好课。

猜你喜欢
导学案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