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

2013-02-01 08:16刘奇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专业知识医患

刘奇志

(湖北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一、英语教学中渗透医患沟通内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医患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健康问题进行的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其信息既包括和疾病诊治直接有关的内容,又包括医患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等方面的表达,其方式有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1]。医患沟通是开展医疗工作的前提,希波克拉底有句誓言:语言、药物、手术刀是医生的三大宝,可见语言沟通在医疗过程中与技术同样重要。因此,沟通能力的培养被医学院校所重视。美国医学院协会、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等组织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未来医生时,仔细讲解、传授、评估其交流技能,使每一位医生不仅具备精湛的医术,更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2]。

大学英语是语言基础课,也是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3]。外语教学既要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也要为他们职业发展服务。如果只把掌握语言形式作为学习目的,忽视其内容和意义,就会割裂专业知识与语言学习,教学会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脱离。英语的课堂交际流于形式,讨论缺乏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2.可能性。

外语应成为学习专业知识的工具。学生利用英语学习专业学科内容,将语言学习与专业课结合,既促进语言习得,又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同时,学科内容为英语课堂活动提供了鲜活的话题,学生就学科内容进行交流,既能通过专业知识来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近年来,国外二语教学已逐渐抛弃了分离式的纯语言技能教学,把专业知识引入外语教学已越来越普遍,并形成被称为“语言与内容的融汇式学习”即CLIL的教学理念[4]。

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入其中,使英语课堂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提高其学习兴趣,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1.教材是最好的资源,课堂是重要途径。

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要利用好教材和课堂。《新视野大学英语》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很多课文介绍疾病与健康知识,与医患相关,其中不乏行文优美、立意深刻的文章。教师可从中挖掘丰富的医学人文教育素材,在讲解词汇和篇章的同时剖析作品,解读作品的深层意义,让学生从医学人文的角度欣赏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意境,领会语言在生活中的力量和美,学习如何与人交流,让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语言的丰富和生动,喜爱英语学习。他们可作为医患沟通范例来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2.实例。

第三册《Graceful Hand》[5]是一篇文笔优美、蕴涵深刻的文章,一则优秀的医患沟通的范例。通过对它的剖析与欣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如何与患者交流。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从临终者的外形、动作、心理等方面以及作者自身的感受,描写了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文章中,医者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等与患者进行心灵交流,相互感应和理解,使两者从陌生人,变成彼此信赖、呼吸与共、并肩面对死亡的心灵相通的朋友。它通过医务工作者“我”对一个临终病人的关怀,使读者感受到医生与患者是共同面对疾病与死亡的人类,展现出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两者共同面对死亡时的从容。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时产生的美好情感,体现出人性中的善和美。

文章开头,作者从前一班的病例报告中得知Mrs Clark当晚要去世。作者用医者职业眼光看待患者,没有个人感情成分。走进病房看到仪器上闪烁的红灯、回忆起曾经历过的感觉,“我”胃里开始翻酸水。去护理这位陌生的病人只是职责所在,作者内心并不喜欢此事。但随着与病人不断接触,她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首先,作者从外形对病人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她在生命的末端,瘦骨嶙峋,头看起来非常大,胸口塌陷,胳膊被用胶布固定在板子上,脉搏微弱,呼吸若有若无。在这痛苦的意象衬托下,作者第一次提到了患者优雅的手,这是形象上的优雅。患者是临终之人,然而“我”并没有对死亡的意象感到恐惧和厌恶,而是对病人持欣赏的态度,所以会在患者身上发现美。

给读者视觉上以深刻印象后,作者从触觉和行为上进一步描述。为患者做肌肤护理时,她摸到轮廓清晰的骨骼和松弛的皮肤,轻飘的体重,肢体冰冷。患者嘴巴动了动,作者俯下身,听到要水,用吸管挤了几滴到她唇上。这一段描写的是作者如何细心地为患者做肌肤护理、耐心倾听、精心满足患者需要,对患者的耐心与关爱,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充分体现。

作者对患者的关爱,使她们之间产生了情感。她们已经能彼此理解,从彼此的眼神和动作看出对方的需要和心理活动,心灵的交流开始了。从作者环顾四周的动作,患者看出了她的思想,她用断断续续的话语回答作者还在头脑中的疑问:为了不让家人面对这痛苦的时刻,已经让他们回去了。这时患者已意识到,眼前之人与自己息息相通,是自己面对死亡时可以依赖的人,因此她示意她留下陪伴她。这一段中,作者和患者之间不仅用语言,还用眼神、表情和动作进行心灵的沟通。

接着,医患的感情进一步加深。“我”握住患者的手,给她精神上的安慰和力量。作者感到了死亡的降临,呼吸和患者几乎同步。此时的患者已说不出话,但从她的眼神作者读懂了她的感激。就在她们心灵相通的时刻,患者悄然离去了,眼角流下一滴眼泪。患者的手随意地卷曲在作者的手里。这个临终的动作表明,患者带着慰藉安详地离开了,没有恐惧和孤独。作者再次写到“一双优雅的手”。这优雅,在于她对家人的体贴和善解人意,是精神上的优雅。

在短短几个小时里,医者从陌生人,变成了患者的知己,相互信赖。这时“我”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医者,而是和患者一起面对死亡的人。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从漠然到关心,进一步到敬佩和关爱,最后发展到为患者的离世而悲伤流泪。

这种情感的变化,是基于“我”对职责忠诚,对患者关爱,从而能够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情感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方的理解与信任。最后,医患双方共同体验到了某种心理和情感,是一个医务工作与患者产生了共情,双方无障碍沟通达到了最高境界。

通过剖析本文,学生可以领会到医务工作者怎样站在患者的角度认识问题,体验其内心感受,洞察其心理变化,并用语言和行为准确表达对患者内心体验的理解;懂得医务工作者的言行都会对病人产生影响。适当的行为、动作表情、目光接触等都能使患者得到安宁与满足。

三、结束语

医学院校的外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体会到“医乃仁术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以真诚关怀赢得患者。

[1]黄玉莲,尚鹤睿.影响医患沟通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1,24(4):79-81.

[2]Makoul G.Contemporary issues in medicine: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Medical School objectives Project[R].Washington D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1999.

[3]中国新闻网.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全文)[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kong/news/2007/09-26/1036802.2007-09-26.

[4]骆巧丽.CLIL教学模式及其对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9(3):70.

[5]郑树棠,陈永捷.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58.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专业知识医患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