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问题研究

2013-02-01 00:41丹,齐芬,杨
职教通讯 2013年22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心理健康

李 丹,齐 兰 芬,杨 海 涛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规模的扩大,尤其是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全面实施以来,高职院校贫困生比例也大幅增加。虽然各大高职院校正在不断建立和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但相对来说,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远不如普通高校。经济上承受的压力使得高职院校贫困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的各种“精神贫困”现象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因此,高职院校在重视对贫困生“显性扶助”的同时,心理、思想和精神的“隐形扶助”也不容忽视。

一、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象透视

“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相对,是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外界各种压力导致的一系列主观价值判断失常及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比较特殊,他们一般是由于没有考上普通高校而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也较差。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是在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例如道德低下、价值观扭曲、对生活无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阻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人格发展,甚至会影响高职教育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一)经济压力导致自卑和敏感

经济压力是导致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最根本的因素。高职院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或父母是外出务工人员,或是单亲家庭,甚至是孤儿,经济来源十分匮乏。加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较普通高校要高,家庭节衣缩食,尽最大努力供其上大学。在这种状况下,贫困生就较容易产生自卑和敏感的心理问题。一方面,与城市家庭的学生相比,贫困生从小就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接受正规全面的文化教育,比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外语等。进入大学后,底子薄弱的他们发现之前的应试学习方式在大学根本行不通,只凭发奋读书远远不够,在综合素质方面远不如其他学生,使得他们情绪失落、倍感沮丧却又无可奈何。另一方面,他们为了不增加家庭的负担,利用课余时间找兼职工作来支撑自己在校的日常消费,没有时间与其他同学过多交流。由于考虑到经济因素,集体活动不愿参加,吃穿用与周围同学包括室友相比,显得格外拮据,较大的贫富差距使得原本性格内向的他们变得更加缺乏自信。他们会变得内心敏感,认为自己寒酸,怕被瞧不起,做事变得谨小慎微。

(二)学业与就业压力导致焦虑和抑郁

许多贫困生带着家人的嘱托和期望进入大学,为了摆脱“贫困”的帽子,他们迫切希望通过优异学业和成功就业来出人头地。然而,大学的学习方法、内容、结构与高中不同,包括多元化的课程,以及各种证书、等级考试,如此巨大改变,使得毫无心理准备的他们变得无所适从,有的甚至出现厌学、得过且过的现象。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寻求各种赚钱的机会,在这种矛盾而又纠结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顾此失彼,原本设定的目标一下子变得不切实际、遥不可及,以致茫然失措。

每年的毕业季,各大报纸、电视、媒体的报道都反应出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原本就不够,更何况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十分缺乏的贫困生。就业单位的人才选拔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名牌大学出身,加之,自身的外在形象塑造和内在文化修养不足,综合能力欠缺,又没有家庭的支撑,这些贫困生的就业前景极不乐观。面对这种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他们急于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诸多消极心理问题。

(三)教育误区导致嫉妒和偏执

教育误区主要包括家庭教育误区、学校教育误区和社会教育误区三个方面。(1)家庭教育误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消极因素:有的是家庭不完整,家庭气氛不和谐,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的是父母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要求却很高;有的是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是文盲,教育水平有限;有的是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孩子一没达到要求就以打骂的形式来惩罚教育。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贫困生,很容易怨恨家庭,怨恨社会的不公,不满周围同学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对于别人的进攻马上予以反击,偏执而又极端。(2)学校教育误区。就学校教育而言,“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往往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他们的个性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影响也很大。他们即使在中学里成绩优异,但在大学里却行不通,无法继续占据优势,没有任何特长,综合素质方面与其他同学形成强烈反差,造成他们内心落差太大,心理失衡,容易产生对他人的嫉妒、抗拒和戒备心理。(3)社会教育误区。高职院校贫困生相对来说都在通过兼职或者网络等途径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而其中的各种消极因素也在不断冲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例如,在这个商品经济不断刺激的消费时代,“网络炫富”现象层出不穷,引发了贫困生的“嫉富如仇”心理,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价值观的树立。

(四)自我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影响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主观因素主要是自我认知的偏差。心理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前提,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认知,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基础,虽不为人们所察觉,却存在于潜意识中。[1]由于心智成熟度不够,贫困生普遍存在自我认识和评价错误的问题,过于挑剔自己,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他人的力量,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事事不如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无视自身的价值,做事没底气。于是,与他人尤其是异性之间自行设立了一道无形的围墙,不主动接近他人,也拒绝他人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置于孤立而又封闭的环境当中。时间一长,周围的同学、朋友和老师也就渐渐地不愿与其交往,如此一来,使得他们交际圈更加狭窄,内心更加孤僻,进一步加剧他们的人际交往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二、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近年在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进步。贫困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应该得到更为细致特殊的心理帮扶。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多集中在物质方面,在“精神资助”方面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一)对贫困生“精神资助”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未完全普及,贫困生“精神资助”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并没有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视。具体工作大多还是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者来落实,而这些工作也多偏向物质方面,例如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国家贷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等,精神方面却由于没有明显、直观的数据呈现而往往被忽略。此外,这些工作人员与贫困生之间缺乏交流,总是以一种冷冰冰的态度对待贫困生,有时表现出的不耐烦和轻视会让这些学生产生各种不正常的想法,内心压抑而难以抒发。许多学校并没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认为学生的心理不存在大问题,缺乏危机感,纯粹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无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主动教育代替被动教育。[2]教育对象也多针对一般心理异常的大学生,没有看到贫困生的特殊性,忽视了贫困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的困惑和矛盾,心理健康教育范围大受限制。

(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很不成熟,针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是非心理学专业出身,还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也没有稳固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虽然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一味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强迫性”和“灌输性”明显。由于没有足够的条件,不少院校由辅导员和公共课的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或者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他们并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加之会被自身工作习惯、思维概念的干扰,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经常会出现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3]一些贫困生,由于介意心理咨询室坐着的是自己的老师,羞于向他们诉说自己的隐私,只好望而却步,把困惑一直压抑在内心,从而导致问题的激化。

(三)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贫困生“精神资助”工作体系

1.助学体系方面。学校通过对贫困生采取“奖、勤、助、贷、减、补”等帮扶措施,帮助贫困生建立和培养自立、自强、自信的性格,提高他们上进心。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对贫困生的学业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制约。从贫困生的认定、档案库的建立、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奖学金的管理、助学金的评审、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到对贫困生弱势课程的援助,都需要相应制度和体系的支撑,而目前,高职院校明显缺乏一套系统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2.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内容和课程的设置大多是照搬国外既有的成果,缺乏正确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各种教育形式五花八门,没有统一安排,教育的内容和质量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而教材中关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4]另外,鲜有学校组织专门的心理辅导队伍定期主动关心、询问贫困生的心理发展近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三、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资助”对策思考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象着实令人担忧,学校应直视问题,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共同着手,双管齐下,在改善贫困生经济现状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培养和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要,实现“精神脱贫”。

(一)完善物质资助体系,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

有力的物质资助是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一来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来有利于消除他们由经济贫困带来的各种心理阴影。[5](1)政府、银行与学校应共同合力,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让每个贫困生都能平等、顺利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使其成为贫困生物质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资助形式。(2)作为助学的另一重要途径,勤工助学岗位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贫困生的欢迎。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身职业技能培养的特点,与社会企业联合,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与专业相符合的岗位提供给需要帮助的贫困生,使贫困生在获得资金的同时,操作技能也能不断熟练,平衡他们的获得与付出。(3)学校在评定贫困生资格、助学金资格,减免学杂费等政策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援助,培养贫困生艰苦奋斗、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

(二)建立健全贫困生心理健康帮扶机制,培养健康人格

1.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将心理教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当中,编写适合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材,并在其中增设专门针对贫困生的章节,聘用专业的心理医疗师担任教师,在课堂上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课后主动关心、询问贫困生的心理发展。

2.为每个贫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贫困生做心理测试,追踪他们的心理变化发展,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对他们的隐私做好保密工作。

3.学校心理健康帮扶队伍比较复杂,学校应定期开展对心理咨询师、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等的系统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的精神扶贫队伍,为贫困生提供最直接的心理帮扶。

4.学校在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的同时,要大力拓展心理咨询服务平台,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方式。比如,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辅导网站,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相结合,信件辅导,心理讲座,建立心理减压室等,对贫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疏导,帮助其实现精神脱贫,培养其健康人格。

(三)开展丰富、积极的实践活动,创建和谐校园人文环境

高职院校应以集体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公益活动,营造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环境。不定期地开展座谈、朗诵、演讲、知识竞赛、体育竞技、表彰会、舞会等各种类型的活动,吸引贫困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自身的长处,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由此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孤独感,帮助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关爱,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增强贫困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还能缓解他们的精神紧张。另外,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大学生合理地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攀比现象的出现,营造一种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校园氛围,淡化贫困生的贫困感,消释他们的消极不良心态。同时,学校也应根据自身培养实用人才的特点,营造校园文化创业氛围,鼓励贫困生自主创业,为贫困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场地和经费资助,帮助其把专业特长转化为社会实用功能,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6]贫困生在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技能、交际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可为以后的就业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授之以渔”的方式,不仅能提高贫困生的自信心,也能让他们正视自身的价值,正确地认识自己。

[1]万佳.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6):211.

[2]吴益峰.职业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13.

[3]蔡春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30.

[4]司爱霞.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23.

[5]蓝超英,欧阳美玉,吴殿宁.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及解困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2008(6):92-93.

[6]刘毅.试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需要及精神资助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29.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