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平
美国著名学者 Friedman(2007)在《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1]一书中指出,人类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次全球化的伟大时代:全球化1.0版——从哥伦布公元1492年发现“新大陆”持续到大约公元1800年,展示出全球整合的国家力量,关注的是国家如何抓住机遇适应全球化竞争;全球化2.0版——从公元1800年持续到公元2000年,展示出跨国企业在“工业革命”号角的感召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开疆扩土的神奇力量,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发挥竞争优势适应全球化竞争;全球化3.0版——从千禧之年的公元2000年持续至今,展示人类个体的全球化竞争力,关注的是个体如何与人合作适应全球化竞争。前两次全球化的主角是欧美国家及其跨国企业,而如火如荼的3.0版全球化的主角则是分散在世界各地、肤色各异的个体,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足够扎实、人力资本增值可否持续,已成为角逐世界经济舞台的关键。
无疑,职业技术教育在提升和重建个体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不论当前经济全球化带来怎样的挑战,都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以创新的实践方式应对世界快速变革的重大挑战,满足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更多知识和技能劳动力的更高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迫在眉睫,不但要确保学生在职场能够拥有无与伦比的创新性职业技能,也要成为教师创新实践的良好场所。
2005年,澳大利亚人Pickersgill在一项创新测试[2]中指出,创造性知识对于创新实践来说是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更不是充要条件,而且在实践中,创新绝不是新知识到新产品的线性传导,而是个体、组织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复合互动,这些复杂互动产生独特的历史性体验,形成每个国家的创新体系。
2008年,澳大利亚人Josie Misko[3]测试了学生正式和非正式学习加工在人力资本增值加工过程中的绩效,显示出非正式背景中的学习加工更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加工的便利者和创造力的促进者。
2008年,欧盟[4]就指出,经济全球化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迅速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秩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果欧洲不能变得更有创造力、对顾客的需求和偏好反应更快、创新更多,就会在新的经济体系中丧失竞争力。欧盟继而认为,全民的创新能力对于欧洲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至为关键,而职业技术教育是提升全民创新能力的核心载体,为此,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支持创新,激发潜力,确保学生拥有充足适当的关键技能,掌握关键性职场胜任能力,聚焦新知识和新观念的创造、开发和应用。
2009年,英国时任国务秘书Mandelson指出,英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对象已经不再选择低工资和低技能的经济体,而是向知识的创造、获取、使用以及成功转换为商业利益的经济体发起竞争攻势。为此,制订职业技术教育关键性的创新政策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先选项。[5]
尽管应对世界深刻变革的创新涉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领域,但由于尚未重新设计出教学和学习的特别加工路径,因此,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无法满足创新实践的迫切需求。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创新实践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创新是人们对于体制性和社会性压力做出的本能反应,发生在所有活动的全域时空,任何只是简单地试图把工作做好、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或满足自身卓越标准的想法都会产生创新。创新实际上是创新主体对新颖事物的感知,它不必是如此的“新”,对于感知者来说,它是“全新的”就足够了。
创新是满足人们新的要求、莫名的需求以及现有市场需求新型解决方案的应用。创新伴随着更加有效的产品、加工、服务、技术以及适用于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各种观念。创新是所有事物成长进步的催化剂,它通过满足新需求的解决方案来开发新的客户,通过提供让现有生产力水平最大化的新手段来使老客户的价值增值。
Rogers把创新界定为新型观念在已有产品或加工过程中的运用,涉及现有新型产品的生产或质的改变,在企业组织中发生新型加工、产生新的市场、出现新的供给源或变革等。人们最终是采纳还是拒绝创新实践,取决于比较优势、兼容水平、复杂程度、可观察性以及创新试误能力等5项指标,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们采纳创新实践的价值偏好。[6]
Sebba等把创新界定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中发生的新型产品、服务和加工过程的开发和传播,创新既是产品、服务和加工过程产生的一种变革,也可以是对大量文献开展历史性、社会性复杂理论体系的创新分析。[2]
创新与发明截然不同,是指新观点和方法的更好使用,而后者更多指观点和方法自身的直接产生;创新也与改良不同,专指用奇异的想法做事,而不只是把同样的事情做得更好。
Peter F.Drucker指出,一般而言,创新的源泉来自不同的产业结构、市场构成、区域和全球的人口结构、人类感知以及对于科学知识形态的不同理解。传统上被确认为创新源泉最简单的线性模式是制造商创新,实施创新的动机在于出售创新。如今被广泛接受的创新源泉是“终端用户创新”,个体或机构由于现有的产品并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继而为自身开发创新。[7]著名电脑工程师Joseph F.Engelberger断言,创新只需三样东西:确切的需求、拥有相关技术的胜任能力以及充裕的资金支持。[8]Kline的创新“链接模式”[9]强调作为创新加工过程驱动力的潜在市场的需求,指出在市场营销、精心设计、制造加工以及研发过程中存在复杂的不断重复的反馈圈。
创新实践缘于困扰人们的一个个问题。任何创新只要使用了创造性的加工方式并提供了问题解决的独特方案,即使观点是现成的,它也是创新实践。
Tarde把创新决策加工过程界定为拥有知识、形成态度、决定采纳或拒绝、实施和使用以及决策的确认等几个步骤。[10]一旦产生创新活动,创新就会从创新者那里传播到其他个体和组织。人们用“扩散曲线”将此加工过程描述为创新的生命周期,该曲线表明财富或生产力的增长与时间成反比:在创新的早期阶段,当新产品刚建立自己的品牌价值之时,增长相对缓慢,此时客户开始有更大的需求,于是加速生产,而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允许这样的加速增长过程具有可持续性。到了创新生命周期的末端,增长减速,直至衰退。为此,已有的创新需要不断被新的创新所取代,只有这样,才能够驱动增长不断攀升。
创新实践加工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由获得创新觉醒意识、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创新观念、采纳或拒绝创新观念、使用创新实践成果、寻求采纳或拒绝创新实践的支持性意见等环节构成。人们最终是否吸纳创新实践、形成从创新观念到实施或拒绝创新实践路经具有不可预知性,取决于环境和个体力量的相互博弈。当组织内的不同单元发生持续变化,就会导致连续微小调整,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产生“涟漪效应”,促使组织发生实质性变革。
在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的从业者所斩获的“创新”,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矛盾性,即不一致性。他们希望在职场中直截了当地获取实践性的应用观念,而事与愿违,结果往往只是再次解读了教学加工过程并成为从业者处理棘手问题的“工具”;他们在持续追求职业技术教育更大程度的变革时,试图用“不落俗套”、“特立独行”、“新颖独特”、“与众不同”、“无以伦比”、“新奇创造”、“敏锐聪慧”等语汇来想象创新实践活动,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创新实践活动往往只涉及从业者参与激励学生以及在学习加工过程中管理知识和技能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等再寻常不过的问题。
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聚焦创新实践的加工过程,而非其最终产品,这种变革的增量过程总是逐渐累积而非突然爆发,就像“积木”,其零散的部件需要经过不断搭建,才能拼构成为造型别致的“艺术品”,完成质的飞跃。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绝对不是摧枯拉朽般的突兀剧变,它既是人们对实践观念的新颖认知,更是对实践目标的“轻柔演进”。为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活动不必总是标新立异的大胆变革,也不必是概念化的突变加工过程,只要在职业技术教育的任何局部层面上产生累积的变革,就可以导致创新。
一般来说,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要求大家一起分享创新观念,对于学生采取尊重性、反思性的应变策略,密切参与各地企业的管理实践,学以致用,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创新的实践基石。为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由6种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1)合理分配的真实学习加工任务;(2)主动参与的同伴学习加工;(3)积极使用的数字化学习加工技术;(4)深入接触的学习加工职场;(5)个性鲜明的学习加工实践;(6)深度内化的职场实践专门技能。
尽管“前沿理论探索者”和“高端运营管理者”依然是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熠熠生辉的主角,但探索创新的人已不只是极少数孤独的“思想家”,主要涵盖专业教师和技师、辅助教工、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等。从业者所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悄然成为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靓丽风景和创新实践加工旅程的关键行动者,他们自身对于创新实践的冲动可以在复杂动态的体系内产生即刻的、局部的和累积的变化,通过持续性的网络加工过程产生质变。他们的职场塑造能力和动机不断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人员施加影响,引导、设计并完成激动人心的创新实践,既能满足培育高技能创新性知识型劳动力的需要,也能满足从业者自身成为高层次劳动力的需要。
1.专业教师和技师。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和技师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专业教师和技师只充当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完成教学任务是专业教师和技师的天职。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和技师不仅要胜任传道授业的本质工作,还要研究教学对象、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积极探寻教学加工最佳的结构化过程,力争成为学生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学习加工的促进者和便利者。
2.学生辅导员。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辅导员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中起中坚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辅导员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思想心理的调节者以及人际矛盾的解构者,学生不出事、顺利毕业、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是辅导员的最大愿望。如今,随着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环境的急剧变化,辅导员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坚定学生的职业理想、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构建学生的美好心灵、铺设学生的职业路径、化解学生与教师的师生矛盾、沟通学生与社会的平顺关系等都使辅导员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3.图书管理员。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图书管理员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中起信息整合传导的作用。传统上职业技术教育的图书管理员只是图书资料的收集者和整理者,而在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图书资料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中须臾不能离开,扮演着政策制定实施的思想库、知识技能的传承者和开发者等核心角色。在此过程中,图书管理员悄然转身为图书资料的整合者、信息传递的助推者以及信息咨询的服务者,面向教职员工、学生和社区开发开放图书资料信息,主动为社会提供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贴切到位的服务。
4.技术人员。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人员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过去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技术的储备较为单薄,技术设备的使用层次较为低下,技术手段较为单一,技术开发的需求不足,技术人员基本处于教学技术设备“修修补补”的后勤保障边缘化尴尬地位,大有被闲置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而在网络加工的数字化时代,职业技术教育是基于先进网络终端技术设备的创新实践活动,而且复杂性加大、难度加深以及不确定性的发展环境,使得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活动只有依赖网络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才能实现从创新理念到创新产品的灵动转变。为此,技术人员必须从“后台”走向“前台”,努力寻找并满足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中的技术支持需要,积极主动地维修、改造、更新和开发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技术设备,用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
5.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是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智慧源泉。长期以来,学生只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都由政策制定者、学校以及专业教师确定,学生只能在全然无知、毫无准备、全无防范的情形下被动接收所谓的知识和技能,无奈参与,兴致索然,学习加工的效果可想而知。而在“为了所有学生”、“以学生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时代背景中,学生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宿,学生对于创新实践的认识和需求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逻辑原点,学生的积极参与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原始驱动力,学生不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启动者,更是维系并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主要受益者。满足学生学习加工过程的最优化需求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永恒主题。
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整个社会高新科技的变革之间存在天然的内在联系,其中,创新实践主体迫切需要运用网络化高新科技去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活动。为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主体需要具有以下主要特质:(1)掌握知识经济社会的关键技能并认可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2)聚焦基于网络化高新技术的学生学习加工活动;(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测量学习加工的效果并及时给予反馈;(4)力争在自我实现、个体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实现多重目标。
基于对创新实践主体主要特质的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主体需要具备以下关键技能:(1)建立职业技术教育支持性在线基础网络构架的技能;(2)利用通讯网络分享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加工经验的技能;(3)在创新实践文化中测试职业技术教育新型资源和教学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技能;(4)反思、选择并确立职业技术教育有效教学加工实践方法的技能;(5)基于学习加工优化的认知路径而培育创造性的技能。
复杂性是所有组织和社会结构中的共生现象,任何自然和社会体系都是非线性的和动态性的,由于组织内部和外部都存在不可预见的交互作用,就产生了组织运行的不确定性。有机体在自身能量消耗与在竞争性环境中通过竞合取得成就之间实现精细平衡,而支撑这种组织运行的动态复杂性就包括社会性和技术性等要素。
任何生态环境都是建立在系统性社会体系基础之上,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职业技术教育正是这一复杂体系的一个部分,包含物质、智力、组织和社会等成分,其内部的构成要素彼此动态关联,而社会资本则是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一种基本生态环境。职业技术教育变革从纯粹的技术层面看似简单,但从社会层面来看却充满了复杂性,人们可以释疑解惑,但却难以控制。
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绝对不是个人或组织的异想天开一蹴而就突发奇想地闭门造车,更不是整个社会伴随理论精英大轰大鸣毕其功于一役的排解式运动,而是所有从业者全时空持续心力投入润物细无声般百般呵护的发酵过程。因此,良好的创新实践生态环境是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创新的必要条件,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急需一个适合它萌发生长的优良生态环境。
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生态环境是由其特有的时间轴线、空间轴线以及活动轴线等所构成的一个动态三维体系。
1.时间轴线。创新实践不是若干情节白驹过隙般短时程的加工过程,它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最终实现由增量累积导致加工过程的彻底质变。即使是带来深刻变化的著名社会变革,由于开始时并不引人瞩目,往往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让新观念在社会中酝酿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为此,必须用长远的历史眼光高屋建瓴地解读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变革过程:教师要用数小时才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新技术,并用数周甚或数月才能运用于教学实践,最后用数代教师的时间跨度来把这样的教学实践融化于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之中。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是创新实践主体一辈子的事业,期间需要不断修订和校正创新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效果,而且代代相传才能取得创新实效,任何抱着侥幸心理、试图用短程赛跑爆发式突击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不仅想法幼稚怪诞,最终也是徒劳无益的。
2.空间轴线。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空间由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大小和层次不尽相同的部分相互交织而成,各部分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依存,其空间对外是敞开的、透明的,体系内各部分的关系就如同蜜蜂和树木,相互依存。蜜蜂是想象力丰富的较小个体,而树木则是象征权力和金钱的庞然大物,但通常并不具有创造力。从“组织”层面来看,“蜜蜂”和“树木”都无法“自适应”,自身都不能够单独生存发展。同样,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就不能够只局限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画地为牢,各自为阵,互不往来,必须把整个系统作为创新实践的空间,延展创新实践路径,在“板结化”的微缩系统之间来回穿梭,把分属各个部分的创新需求“吸附”在一起,整合成为统一的场面,绘制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精美图画。
3.活动轴线。虽然学术性与技能性教育之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但所有创新实践环境中的互动都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学生由此可以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有效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愿望。由于大多数变革显得零碎、笨拙并与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范式相背离,因此,需要参照不同的范式才能够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变革活动。创新实践活动需要参与者处理扩张性学习加工过程中险象环生的各种矛盾,实施创新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与外部局域环境的合作中受益,而且与其他参与者合作会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收获颇丰,能够克服自身无力解决而又无法回避的难题。用前苏联“文化-历史”心理学流派的开端鼻祖Vygotsky和Leont'ev的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1]解读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活动机制(参见图1),可以看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个体使用特殊工具有意识开展目标导向的交互加工过程,涉及工具的使用以及职业知识技能的互动转换。(1)目标导向。活动体系的运作目的,是现实的客观化,既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标准,也具有社会和文化属性。(2)内化主体。活动参与主体的心理活动加工过程。(3)外化背景。活动参与者的社会背景关系。(4)工具介质。既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也是社会知识累积转换的使用方式,对组织体系和结构都会造成深刻影响。(5)任务分工。社会阶层、结构、层次以及活动的分野。(6)运作规则。回忆、指南手册以及调节活动的相关法规等。
图1 人类活动机制分析
为了让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更具活力,创新主体必须认真审视自身的创新实践路径。它们不一定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全新实践路径,甚至只是使用电子文献或参与同伴学习加工等解决方案,只要创新主体把这些解决方案运用到特殊的学习加工过程中,就是一种新鲜的创新实践路径。
1.营造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文化氛围。任何创新、尤其是可持续性创新,都处于周遭环境交互影响的复杂体系之中,开放和自适应体系能够更好地生存,但需要应对环境的不可预知性和非平衡性。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活动只有新型观念与从业者现有的价值观和已有的经验相契合、促进学习加工的价值增量,才可以采取灵活方式有选择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的从业者需要对经济、社会和高新技术发展等诸多方面的不确定做出适当反应,展现出足够的想象力来应对动荡的时局,采取大胆独特的方式实施变革,应对危机,挑战常规,在教学加工过程中取得实质性的变革。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最大障碍是各类从业者缺乏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学习文化以及抗击压力、抵御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创新实践的焦点是教学和学习的加工过程,只有他们海纳百川乐意采撷多种养料并引以为荣,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为此,需要为从业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应对职业技术教育持续性创新实践的变革挑战。
2.设立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专门机构。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既不能仰仗撞大运,也不是聪颖心灵的独门绝技,它涉及到创新实践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影响以及创新实践加工的理论依据。创新实践活动不但是可以科学管理的,也是可以得到有力支持的,更是可以有效培育的。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依赖于组织机构、实施氛围以及个体态度及其行为模式,从业者对现实感到不满、拥有充裕的时间、占有充足的资源、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实施合理的奖励和激励、积极主动参与、做出适当承诺等都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不充裕的时间、不充分的资源、不精心的设计以及学习加工时间不够等都会成为创新实践的障碍,阻止急剧变革潜能的发挥。为此,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引导组织实施创新实践活动,引导从业者与企业的全方位对话,积极开展学习加工聚合、学习资料搜索、互联网案例研究以及新兴技术追踪等活动,便利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活动。
3.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的网络体系。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涉及“实践中的变革”,变革不仅是从业者观念的更新,更是创新实践的实施。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是一个长途旅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规划层面,从业者必须具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精神,在个体和同伴之间开展创新性学习互动,充分交流和分享信息,不断整合专门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逐步实现职业知识向职业技能的有效转换;另一方面,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中通常会遇到诸如如何与持不开放创新态度的桀骜不驯的同僚共事、如何拽着“疲惫的”教师一同前行以及教师如何与一群不断抱怨的学生相处等棘手问题。而网络具有适应性、流动性和灵活性等特质,可以实现个体较短“路径”之间的迅速扩张,把地理阻隔和社会分层的人们有效聚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互动更加有助于创新实践活动,推动创新实践发展,促进创新实践信息的传播。因此,网络整合是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变革的关键。为此,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建立并完善创新实践的网络体系,在创新实践主体之间获取知识技能和激励能量,为从业者提供重要的支持信息,强化创新实践观念,收集和整理创新实践活动资料,开展相关数据的主题性分析,应对日常职业生涯遭遇的各种冲突,支持、培育并开发有潜质的创新实践活动。
4.寻找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路径。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过程中,“创新”不必是那么宏大的场面,甚至不必是崭新的事业,只要是“新鲜的”,就是创新。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路径可以划分为“挑剔”、“捉摸”以及“选择”等三个阶段,“挑剔”开始启动从业者的创新实践,“捉摸”表明从业者的价值理念,“选择”是从业者的创新加工策略。(1)“挑剔”阶段。从业者设置新目标后,他们充分讨论互动,对各自的创新实践吹毛求疵,竭力思考如何改进提高创新实践效果,记录下他们自己愿意采用的通常具有挑战性、有一定难度和较为高效的创新实践活动方式。(2)“捉摸”阶段。从业者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决心不断创新,花费大量时间产生各种离奇的创造性观念,形成想象力异常的解决方案,千方百计解决各种创新实践问题,并把自己的创新观念呈现给小组成员,向同伴兜售自己的创新理念。(3)“选择”阶段。从业者用新颖观念开展专业化的咨询业务,仿效乌贼防御性地使用墨渍来躲避猛禽的追杀、化险为夷的策略,有选择地锁定和实施新颖的创新实践领域,避免由于大包大揽而造成一事无成的尴尬局面,确保了创新实践观念的精致性、加工的聚焦性以及策略的防御性,成为从业者最为重要的创新性实践策略。
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创新实践理应成为每个职业技术教育从业者的心声。基于职业技术教育创新实践主体的理性分析以及创新实践机制、生态、路径的科学认知,为满足国家向创新型国家总体战略的转变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的从业者必须行动起来,把开展创新实践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不盲从、不迷信、不等待、不彷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全神贯注、心无旁鹜,一心一意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实践添砖加瓦,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持续发展。
[1]Thomas Friedman,The World Is Flat: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nd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Farrar,Straus and Giroux,2007.
[2]Hillier&Figgis,Innovation in VET:Networks and Niggles,Studi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Vol.33,No.3,2011.
[3]JJosie Misko,Combining Formal,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for Workforce Skill Development,Research Report,2008年,www.ncver.edu.au 2013.
[4]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Council Conclusions on Promoting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through Education and Training,Brussels,2008.
[5]Nuffied,Education for all: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14-19 Year Olds,www.nuffied 14-19review.org.uk/files/documents206-1.pdf,2010.
[6]Rogers,E.M,Diffusion of Innovation.New York,NY:Free Press,1983.
[7]Von Hippel,E.Sources of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8]Engel berger,J.F,Robotics in Practice:Future Capabilities.Electronic Servicing&Technology Magazine,1982.
[9]Kline,Research,Invention,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Models and Reality,Report INN-1,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Stanford University,1985.
[10]Tarde,G,The Laws of Imitation(E.Clews Parsons,Trans.),New York:H.Holt&Co,1903.
[11]Engeström.Y,Learning by Expanding:An Activity-Theoretical Approach to Developmental Research,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