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职业教育集团化研究——基于广东省的思考

2013-02-01 00:41良,吕雪,韩
职教通讯 2013年22期
关键词:供应链中职职业

林 景 良,吕 雪,韩 红 蕾

职业教育集团化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从供应链管理的的角度看,目前不少职业教育集团往往偏重于供应链的前端,即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合作;或是偏重于供应链的后端,即学校、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而没有从形成完整供应链的角度来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随着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竞争和生源的竞争加剧,要求从优化职业教育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以提高职业教育供应链竞争力为出发点和归宿,来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从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文献来看,大部分文献从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集团的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做了分类、归纳和总结,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文献不多。面对日益增长的全球竞争环境,企业更关注于供应链上节点单元的整合,其主要的目的是获得更加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单个企业仅靠自身是难以获得成功的,因此,一方面,在供应链伙伴中最大限度地合作以分享需求信息以及生产规划,要求每一个供应链成员通过降低成本和库存来提高财务和经营绩效;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个供应链成员提高服务、增强技术创新以及改善产品设计。[1]而随着职业教育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源的减少,国内外职业教育竞争将趋于激烈,各办学主体将从优化职业教育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提高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效益和效率。因为从管理的角度,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一样,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及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竞争,不是单个办学主体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拟从广东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状况入手来进行探讨。

一、广东省职业教育集团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各地区出现了颇具特色的职业集团化办学模式:城乡联合、以城带乡的“河南模式”;市县合作、三段培养的“海南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天津模式”等。[2]河南模式的着重点是职业教育供应链的前端(上游),即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的合作,而天津模式的着重点是职业教育供应链的后端(下游),即校企之间的合作。

从广东省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历史看,2003年,惠州市政府批准惠州商业学校成立教育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惠州市成为全省最早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地级市。2006年,为深入推进职教领域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惠州市成立了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理事会,并开通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网。9个政府职能部门、9个行业协会和39家企业,该理事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推行“产学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在政府有效的引导下,为学校、企业搭建了合作平台。[3]该职业教育集团是目前广东省最成功的职业教育集团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建立了包含生源(上游)、惠州商业学校等学校、众多行业协会和企业(下游)和政府职能部门等完整的网状供应链。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广东职业教育集团具有以下特征:(1)数量相对少,据初步统计,目前广东省约有15家职教集团,数量少于浙江、河南等省;(2)职教集团的知名度小,只有惠州商校职教集团等少数职教集团取得较好的集团效应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3)广东省政府对职教集团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集团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大部分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后集团内的实质性合作活动不多。(4)广东省职教集团的类型比较单一,或是行业性职教集团,如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等最或是区域性职教集团,比如惠州商校职教集团,或者既是区域内的,也是行业的职教集团,而那些复合型的和多元型的职教集团还比较少。特别是能够深入全面开展中高职衔接,同时,又与行业、企业全方位紧密合作的,即形成了完整、高效的职业教育供应链的职教集团更少。

从发展前景来看,广东省职教集团的前景良好。广东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在全国高考人数近5年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广东的高考人数持续增加,2013年达到73万,首次超越河南成为全国第一高考大省。据广东省2011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消息,早在2010年年底,广东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2%。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816所,在校生230万人;高职高专院校76所,在校生64.8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4]广东已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区,为职教集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匡瑛总结出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合作结合点主要是以专业为纽带。[5]目前,广东省内的职业教育集团也具有此特性,主要是行业性的,如广东省南亚热带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教育集团、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等等,这些职业教育集团着重的是依托原有的行业背景,强化校企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以前专业设置多元化的一种回调。

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广东省内主要高职院校都有1-2万的在校生规模,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趋同,基本都包含有管理类、计算机类、外语类等类别专业,每校的专业数普遍在到30-70个,学生就业也多元化,因此,回归原有的集中于某一行业的办学模式已经不可能。为了对所有专业和学生负责,在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的时候,要从职业教育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展开,形成涵盖大部分专业供应链网络,以适应专业设置多元化的现实情况。

二、基于内部能力与资源的供应链竞争优势[6]

从内部看,供应链竞争力可以被看成是资源与能力的整合。

1.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竞争力的影响。信息共享有利于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果,实时的、高质量的需求和供应的双向信息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在快速响应策略中信息共享更是起着重要作用。在职业技术教育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缓解牛鞭效应。牛鞭效应的产生是供应链上信息的不完全共享所造成的结果,信息共享可以显著减缓牛鞭效应,如行业、企业的需求信息有助于科学地确定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规模。(2)促进组织结构整合。信息共享有助于供应链组织的结构整合,做出更好的整合决策,如人才需求信息、招生信息、教学信息、学生信息等信息共享对提高教学效果、降低教学成本、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供应链竞争力有重大作用;为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进行师资的整合,包括校内教师,企业专业人员所形成的师资团队有利于快速响应人才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简称欧博企管,是中国本土最大的制造业咨询机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聘请其董事长曾伟教授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委员,为该专业的建设出谋划策,把“中国式精益管理——欧博敏捷生产模式”的核心方法“三九控制法”和六个动作“生管组合拳”等内容引进课堂教学,为欧博公司输送了毕业生,其工作表现受到突出重视。该合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有所用,能迅速适应公司的工作岗位;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获得了企业的管理咨询经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使欧博公司的人才供应多元化,改变了以往从企业引进人才的单一渠道,降低其人力成本;总之,校企深入合作优化了供应链,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

2.供应链节点之间关系对供应链竞争力的影响。Mentzer强调,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是对链中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传统商业功能的系统、战略协同,其目的在于提高各节点企业的长期绩效。Wheeler认为,供应链管理者的选择需要考虑三种能力:市场联系的能力,相关合同、网络的建立能力和沟通能力。如在战略协同方面,在供应链的下游,工商管理专业与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该专业每年约200名毕业生足以成为该企业的人才基地,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制造业咨询机构,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能为该专业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而在供应链的上游积极开展中高职衔接,在用人单位逐渐提高学历要求导致中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挑战相应不断增加;高考生源的逐年回落导致高职院校招生所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因此,中高职院校战略协同要求也不断提高,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广州贸易职业高级中学的国际商务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中职招生很理想,获得了市场的肯定。在市场联系方面,企业、行业、中职和高职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资料,强化了市场联系能力。

3.供应链协调对竞争力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优化供应链绩效,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大价值,也就是说通过整合供应链使各节点企业及整个供应链效率最大化。通过建立职业教育集团,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1)职业教育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如采取订单式培养可以降低培训成本等人力资源成本,而学校、学生可以降低就业成本。(2)通过中高职衔接,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重复开设类似难道的相同课程可以降低教学成本。(3)在实践教学方面,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减少重复建设实践教学实施;统筹规划,中职、高职可以共用校内实训资源、共享校外实践资源。(4)师资培养方面,利用集团成员行业、企业资源,不断提升师资的实践能力,进而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4.供应链上节点单元结成有机整体,是原来客观存在的的供应链有机连接起来,使各个节点单元都受益。供应链是一个整体,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资源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事实上供应链管理试图通过价值链的优化和整合来建立独特竞争力。马士华等认为,供应链竞争力的因素包括客户服务、生产与质量、资产管理和成本四个方面。

通过建立职业教育集团,供应链竞争力提升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在客户服务方面,在学校、企业、行业合作当中,相互熟悉各成员单位的需求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各自需求。在中高职衔接中,中职生及学生家长在入学时就明确知道职业教育的阶段和路线,确定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从而提高了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并发挥激励作用。(2)在教学质量方面,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更深入掌握招生信息、就业信息、教学信息,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甚至使毕业和就业接近“无缝对接”,大大降低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及人才的机会成本;同时,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和机会成本,促进人才的顺利成长。(3)在成本方面,通过资源共享,可以降低教学成本,在招生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通过中高职衔接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招生成本;供应链管理能增加时间效用,通过优化供应链上的成员,既可以实现相互间的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能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有效反应,大幅缩短从人才培养到人才在用人单位发挥效能的周期,从而减少人才培养成本,提升企业的效益,比如用人单位和学校开展的订单式培养能获得上述收益。(4)在资产管理方面,中职、高职、行业、企业的资产可以共享,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对学校来说,可以减少办学投入和办学成本,还可以通过过共享行业、企业资产以提升教学质量,对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共享资产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更有价值,当然资产共享可以是有偿的。

三、基于外部因素的供应链竞争优势来源

竞争优势外源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由企业外部的某些变量决定的,因此,企业的战略制定应重视识别产业的机会。真正有效的供应链竞争力体系应当在供应链内部各业务流程有机整合的状况下,再与外部环境进行融合与协作,实现从内到外的发展,从而构筑供应链竞争力。

在影响供应链竞争力的各类因素中,技术、经济的因素始终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稳定性、顾客满意度等因素所起的作用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职业教育集团有助于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供应链的稳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保证稳定的生源。在大学本科扩招和高考生数量连年回落的情况下,和普高生数量相当的中职生可以有效保证高职的生源,通过中高职衔接,有助于稳定高职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2)企业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人才供应,作为集团的成员单位,企业、学校在强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之后,有助于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对企业和职业的忠诚度,因此,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3)通过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加强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有助于稳定的教学质量。(4)资源效益的稳定性,在集团内部,可以相互共用各种资源,稳定发挥资源的效益。

目前,广东公办职业教育集团的实力相对于未成立职业教育集团的高职院校来说比较强,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比较高,从普通高中招生情况良好,没有紧迫的招生问题,同时,中高职(3+2)衔接使高职的学制从3年减少为2年,会减少在校生的规模,所以,目前招生良好的高职院校对中高职衔接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体制的原因,特别是职称的限制,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比例很小;另外,前几年广东高职院校为了优化职称结构,从广东以外省份大量引进了副高职称的人才,各高职教师基本饱和。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小,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开展。所以,目前广东职业教育集团的情况是,在供应职业教育供应链的前端,中高职衔接不积极开展,在供应链的后端,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缺少战略性合作,校企之间停留在基本的人才招聘和推荐的关系,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很少有机会到企业见习和实习,订单培养等方式只是个案,没有真正做到校企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如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繁华市区和交通便利的郊区都有校区,具备有市场和硬件的条件,农业、食品、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可以整合起来推行CSA(社区支持农业),一种在日本、欧美广泛推广的成熟的农业经营模式,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开展。

四、优化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的措施

优化职业教育供应链管理可以获得以下效益:(1)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最终客户满意;在职业教育供应链中就是提高接受教育者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2)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节点之间同时具有竞争和合作;把职业教育供应链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每一个成员视为子系统,组成动态联盟,彼此信任,互相合作追求系统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分享节约的成本和创造的收益。(3)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性,供应链管理战略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战略联盟思想的结晶,供应链管理的主线是信息管理;(4)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性,在供应链管理下,强调得更多的是供应链各个节点和合作与协调,提倡各节点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5)优化供应链管理能有效降低成本,通过优化职业教育供应链管理,各成员能有效降低相互之间的重复工作,剔除流程中的多余步骤。

形成职业教育集团除了能提升职业学院的知名度外,其根本的目的是整合供应链上的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广东目前的职业教育集团的特点,提升集团运行效率和供应链竞争力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职业教育集团

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跨度大,包括跨教育类型、跨教育层次和跨行业。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主要是通过契约来联结的,这就要求在职业教育集团内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该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广东省最成功的教育集团——惠州商业学校成立教育集团,成功之处在于建立了包含生源(上游)、众多行业协会和企业(下游)和政府职能部门等完整的网状供应链,这条供应链符合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涵盖了惠州商业学校的大部分专业。目前,大部分广东省内的职业教育集团是在原来行业主管部门的牵头下成立的单一行业的职业教育集团,只涵盖了学校的部分专业,其他专业的合作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没有加入,从而削弱了整个集团的运行效益。因此,要根据目前各学校专业设置大而全的现实特点,以市场为手段,建立涵盖学校大部分专业的职业教育集团,以全面提高大部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服务,使大部分师生能共享职业教育集团所带来的效益,提高大部分学生参与职业教育集团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与广东省管理咨询协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学院的人才优势与协会的企业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相互结合,为众多企业提供人才服务,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就业机会。

(二)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集团

世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合作结合点主要是以专业为纽带,现在高职基本是综合性的高职,专业广泛,会计、英语、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年招生规模能达到200左右,而其余大部分专业的年招生规模在100左右或以下,每个专业的教师数目比较少,教学资源分散,在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开发、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不了规模效益。形成教育集团以后,可以协调教育集团内的师资、实训设施的配置,发挥资源的效益。多元的职业教育集团,可以是行业、企业(职业教育供应链的末端)的多元化,甚至是高职院校的多元化,既两所或两所以上的职业院校牵头成立职业教育集团,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效益。广州市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众多职业院校集中的教育城,为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

(三)发挥中高职衔接的协同作用

目前,广东省内的职业教育集团,大部分以单一层次(中职或高职)为牵头单位所形成职业教育集团。中职正面临的挑战是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希望继续深造以获得高一层次的学历;而高职正面临高考生源的逐年回落而带来的生源问题。高职和中职都有合作的内在动力,因此,通过中高职衔接,为建立包括中职和高职的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中职、高职、多元行业和企业的网状供应链,以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益和效率。如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广州贸易职业高级中学的国际商务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比往年提高了30分,比中职的录取线高出60分,生源质量有明显的提高。中职招生150人,高职拟招收其中的100人,保证了该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益。

(四)发挥职业学院链主的作用

在以高职为牵头单位的职业教育集团,高职作为一个供应链上的最重要的一环,企业是高职的客户,中职是高职的供应商,因此,高职是职业教育供应链天然的的链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众多的行业、企业,中职形成供应链的网络。高职相对于中职和企业,具有人才优势和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因此,要发挥职业学院作为链主的作用。

发挥高职链主的作用,多元化和优化供应链,能为高职院校和教师带来丰厚的收益。如教材的编写和供应是一个重要的价值增值环节,教材的开发和编写的工作主要由教师完成,而教材的使用者又是学生,理论上来说,这个环节的增值应该可以由学校和教师共享,而现实情况是:出版社和书商获得了绝大部分的利润,教师只获得少量的辛苦费,一般是6%~8%的版费。

(五)职业教育集团要为职业教育供应链延伸提供条件

在英国、德国等国家,形成了学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两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如果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也就形成了两条完整的供应链,学术教育供应链包括初中、普通高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而职业技术教育供应链包括初中、中职、高职、技术本科、技术类研究生、技术类博士生。当然,这两条供应链是有交叉和互通的。

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职与中职衔接正在探索之中,本科层次还未实质形成,因此,国内的职业技术教育供应链没有完全贯通。职业教育集团要有助于延伸职业教育供应链,如与国内本科院校、国外高校合作,努力拓宽学生的升学渠道。把国内、外高校作为集团成员单位也可以作为优化职业教育供应链管理的措施之一。

(六)消除职业教育供应链当中的缺陷

一般来说,供应链缺陷表现在两点:涟漪效应和牛鞭效应,涟漪效应是指供应链上某一活动的延误,将造成整个供应链上活动的延误。表现在职业教育供应链上,就是学校无法按人才需求及时培养出所需的人才,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在企业中,牛鞭效应就是订单的波动沿着供应链从零售商到批发商到制造商再到供应商不断加剧的现象,表现在职业教育供应链中,牛鞭效应通常表现在学校没有根据市场真实需求,一窝蜂开设热门专业,导致专业与需求不匹配,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和用人单位一定时期内的招聘困难。实现中高职衔接,高职和用人单位形成战略联盟,从而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在战略和战术上高度整合,在作业层上协调一致,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根据用人需求及时更新,消除涟漪效应和牛鞭效应。

[1]GUNASEKARAN,A.(2004),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ory and applic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59:265-268.

[2]李向辉.论职业教育集团化理论与机制创新—以“河南模式”分析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3]周翠俭.职业教育集团“三环对接”办学“惠州模式”探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3.

[4]满珊珊,陶红.广东省职教集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2(2).

[5]匡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8(6):68.

[6]雷星晖,陈萍.供应链竞争力研究评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9):3-7.

猜你喜欢
供应链中职职业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