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教员下基层部队调研的收获和启示

2013-01-31 17:15吴志东张永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教员官兵调研

韩 威,吴志东,张 璐,靳 洋,张永亮*

(1.武警后勤学院训练部,2.武警后勤学院科研部,天津 300162)

在全军院校掀起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院校如何培养出更能适应第一任职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员队伍的转型,为教员创造更多深入部队调查研究的机会,了解熟悉部队工作现状,掌握部队对人才需求情况,避免教员从校门到校门,从学员到教员,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使教员在教学活动中更突出实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使授课内容更加紧密贴近部队实际。通过深入基层部队的调研建立院校与部队的联系渠道,积极探索院校和部队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为院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利用院校优势服务部队、保障部队。

一、我院的做法

我院利用两年时间共派出10余个调研小组50余名教员深入到10余个总队、机动师的40余个基层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地了解基层部队官兵工作和生活现状,广泛收集了部队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意见和建议,为部队开展了授课辅导、知识宣讲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建立了院校与部队联系的渠道。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筹备调研工作。

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员下部队调研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教学副院长任组长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调研计划,精心挑选下部队调研教员,拟制调研提纲和调研内容。明确调研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武警院校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按照贴近部队、服务部队的原则,重点研究武警部队训练、执勤、处突、反恐、维稳和灾害救援过程中的后勤保障任务的需求以及制约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因素,从而更好地服务和保障部队,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二)广泛开展动员教育,严密组织调研工作。

下部队调研是关系到培养贴近部队、适应第一任职需要人才的大事,是发挥院校优势服务部队、保障部队的大事。调研活动绝对不能给部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不必要的忙乱。为此,学院领导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动员大会,确定调研指导思想,明确调研目的和调研内容,重点强调了纪律、明确了要求。我们及时与各调研单位联系,合理确定调研时间,并把调研提纲和调研内容传真至各单位,沟通调研活动的具体事宜。调研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座谈、实地观察等形式,各调研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坚决贯彻不给部队添麻烦,与基层官兵同吃、同住、同训练的原则,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部队开展了力所能及的知识讲座、业务指导,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

(三)及时对调研成果进行总结,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推广。

调研结束后,学院领导立即听取各调研组专题汇报,进行点评,将调研成果及时反馈到教职员工当中,在教员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教员们纷纷要求再获得下部队调研锻炼的机会。同时,学院领导和机关针对调研掌握的情况,抓紧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着手对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并进一步强化学院服务部队、保障部队的理念,各项工作要大力向部队倾斜,积极推进保障部队执勤、处突、反恐、维稳等任务各项工程的进程。

二、主要收获

(一)对基层部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调研,使教员们对基层部队官兵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执勤训练任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是基层官兵的执勤任务非常繁重,而且还饱受周围环境污染、恶劣天气等因素的伤害。二是基层官兵每天都要进行大强度的训练,并忍受着训练损伤的折磨。三是基层官兵在执行处突、维稳任务时,他们年轻的心灵承受着恐怖、死亡以及灭绝人性事件的心理压力。教员们心中肃然升起对官兵们的敬仰之情,更加感到身上肩负救死扶伤的使命如此沉重,更坚定了教员们热爱部队、关心部队、服务保障部队的信念。我院有很多教员从地方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没有部队工作经历,不了解部队的编制结构、工作程序以及装备现状,教员身上缺少“兵”味,在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中与部队实际贴的不够紧,制约了教员队伍的整体建设发展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到基层部队调研,使教员熟悉了部队、了解了官兵的工作、训练和生活,身上增添了军人气质,并且从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典型事例和教学资料,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二)收集了基层部队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单位对我院多年来坚持“贴近部队实际,培养合格人才”的办院方向给予了肯定,用人单位领导、机关一致认为我院学员政治思想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身心素质比较过硬,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军事医学知识丰富,军人作风养成良好;专业理论和诊疗技能扎实,工作成绩突出。同时,建议我们在培养学员创新思维能力、组织管理和指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装备操作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使学员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

(三)建立了院校与部队联系的渠道。

学院调研活动得到了各调研单位领导和机关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基层官兵的大力配合,调研活动更加拉近了学院和部队之间的距离,使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拓展了继续交流、学习的渠道,为我们今后在教学、医疗、科研上的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探索院校和部队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指明了方向。

三、几点启示

(一)部队需要是院校培养人才的有力牵引。

部队对军事人才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军事战略调整、军事任务变化和军事技术进步等发生变化。军队院校应当根据部队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力争在第一时间创新课程内容,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装备内容吸收进教材、进入到课堂、传授给学员;将信息化内容融入到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加大各学科专业信息化教学比重;让军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尽快进入教材,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要及早进入课堂。同时,针对部队工作的薄弱环节以及业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的短板和不足,研究论证新的培训任务,力争提高部队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部队战斗力。

(二)院校部队共育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院校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比较强,部队训练的特点是组织严密、实战型、应用性强。院校与部队合力育人,就是要让院校与部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特色与优势,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1]。近年来,随着军队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岗位任职教育逐渐成为了院校教育的主体,院校教育与部队建设的关联程度越来越高,院校需要部队不断反馈信息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部队也需要院校输送大批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协作育人机制,拓宽合作渠道。一是建立教员代职制度。采取派教员到部队进行以课题研究、技术学习、培训指导为主要任务的代职锻炼,完善教员知识体系,提高教员军事理论和指挥管理能力。把部队作战训练的重点难点问题、经过部队训练、演习检验的成果引入课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二是大力推行教官制度。从部队相应岗位选调或聘请优秀骨干到学院任教讲学,能够将部队最新的训练信息带到学校,使任职教育更加有的放矢,进而达到优化课程设置,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2-3]。

(三)院校工作应该大力向部队倾斜,为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基层官兵那种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使教员们深受感动,院校做为为部队培养人才的摇篮,更应该急部队官兵之所急,想部队官兵之所想。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基层官兵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大密度的执勤任务、处突任务和高强度的训练,都给官兵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抓紧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比如,针对战士心理压力大导致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情况,我院组织专家,正在论证建设集教学科研临床于一体的“武警部队心理服务样板机构”,提高心理卫生服务队伍和心理卫生服务机构整体建设水平;针对官兵训练损伤的情况,我们正在组织进行“士兵科学化体能训练及军事训练伤病的防治”研究,并以取得初步成效,已在部队推广;我们还积极进行“高原缺氧机制和抗缺氧药物研发”、“警种部队粉尘作业危害的机制与防护策略”、“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反恐等特殊环境心理应激的危害及干预”等研究。通过到部队掌握一手资料,进行科学研究,获得成果,再将成果推广到部队应用,解决困扰官兵工作、训练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1]黄伟灿,沈胜娟,戴伯军.院校与部队合力育人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20-21.

[2]孟福祥,李计勇.建立院校部队合力育人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4):48.

[3]孟会林,姚红伟.教学训练转型条件下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机制研究[J].新西部,2010(4):62-63.

猜你喜欢
教员官兵调研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校长问题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晚安,教员先生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