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分组对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实现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3-12-04 07:49吴绪敏娄志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异质分组

周 辉,吴绪敏,娄志国

(1.泰山医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泰山学院体育科学系,山东 泰安 271000)

一、问题的提出

受到多年来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中,多维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与现代大学体育价值目标追求以及高等教育全面素质发展的追求相去甚远。那么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究竟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采用何种组织形式?才能更好地实现这项运动教育目标价值,为高校全面素质教育更好地服务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健美操教学中,采用了小集团教学模式异质分组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教学目标实现收到较好的实验结果。

二、实验对象与控制

(一)实验对象。以泰山医学院2011级大一新生,大学体育健美操选项课两个女生班级的64名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级30人为实验班,一个班级34人为对照班。由于实验对象都是大一新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健美操,所以可以认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基础相同,来至同一水平的实验群体。

(二)实验控制。具体为以下五个部分。

(1)试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12.3-2012.6,共计16周,32学时。实验地点:校形体训练室。

(2)实验教学内容。所实验的两个班级在教学内容上完全一致,教学进度一致。即:第一阶段:(一至二周)学习健美操基本动作组合,主要目的使学生掌握健美操基本步伐、了解健美操运动项目特点。第二阶段:(三至十二周)学习自编健美操成套动作,相当大众健美操锻炼一级标准。第三阶段:(十三至十六周)安排自编、自创健美操动作组合,作为期末考核标准之一。

(3)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组:前两周不分组,第三周开始采用小群体模式中的异质分组教学,依据第一,二周基本动作掌握与接受情况,将学生分成三个等级,优秀占班级总数的1/5,中等占班级总数的2/5,差或者较差的占班级总数的2/5。然后按照每组5人,每组中都含有优秀1人,中等2人,较差2人进行5人组合,共分6个小组,小组间同质,小组内部异质的特点进行分组。规定每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轮流做为组长,向教师反馈学习中的一切情况。

对照组:自始至终采用统一的班级集体教学,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的教学模式。

(4)实验采用的测试工具。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在本实验中的测量采用了以下量表:郑日昌编制《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1];Carron 等人编制的《团队凝聚力量表》[2];动作技术分值采用的是两名健美操教师同时打分法,取平均值作为技术得分。

(5)数据处理方法。本实验所有数据都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差异性分析。显著性差异水平概率水平α=0.05。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异质分组对健美操动作技术能力的影响。经过16周的实验教学后,在终结性考核中,采用两位健美操教师同时对两个班级分别进行打分,取平均值作为技术得分。最终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不同教学组织对健美操动作技能影响

从表1看出:两组健美操动作技术得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38<0.05,说明异质分组教学对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中技能提高更有帮助。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实验班采用异质分组教学后,小组内部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个人的学习与练习情况更能受到同伴的监督。其次,异质分组采用的优秀-中等-较差的组合模式,由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帮助落后生提高技术动作。最后,群体的利益是小组内部刻苦认真学习的重要动力。相对于对照组学生而言,他们对动作的学习是在教师统一的指挥下完成的,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大班级中学习,差者往往喜欢与差者聚集在一起进行探讨,以此找到心理的满足,对健美操动作技术掌握要求水准相对较低,只要能应付考试过关就行。

(二)异质分组对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团队凝聚力是现代大学体育教育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它是反映的是一种合作能力的教育[3]。传统以班级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很难体现出合作特点或者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大学体育长期以来功能目标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采用的《团队凝聚力量表》,共计24题,每题共分5个等级,依据个体团队的合作愿望程度高低分别赋予5、4、3、2、1分进行赋值,然后统计每个测量个体的综合得分,满分120,最低分24分,得分越高代表团队合作能力越强。通过本次健美操异质分组教学实验后,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整体团队合作水平高于对照班学生。见表2:

表2 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对团队凝聚力影响

不同教学分组后,实验组团队凝聚力水平高于对照组,达到了非常显著性水平,即P<0.001(单侧检验)。班级小群体异质分组教学把原来的大班级教学分成了多个团体,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产生了团队内部的团结协助,在小组间产生了强烈的竞争,形成了团体共同学习、要求进步的强烈动机,因此异质分组更能提高小组的团队凝聚力。

(三)异质分组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无论何种教育最终目的都是使受教育者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纵观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班级教学很少给予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锻炼机会,他们只是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填鸭式”接受,剥夺了他们主体能动性学习的权利。从本次的教学实验中看出异质分组对提高学习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见表3。

表3 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我国学者郑日昌教授对社会适应能力测量值设定标准认为:当得分在6-16之间时,可以认为适应能力已经较差。由此可见当前刚入学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整体较差。不过经过异质分组实验教学后,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451<0.05,说明在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中采用异质分组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因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发展的,而不是教师教学中直接所能传授的,再次反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有几个体育教师能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施展锻炼机会的空间呢?但是通过异质分组后,教师赋予了学习小组的足够探讨、自我合作的权利,充分地开发了学习者的智力和体力。

四、讨 论

(一)异质分组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在传统以班级为主的健美操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整体讲解、示范、学生自我练习为主。鉴于课堂教学时间和个人精力的限制,教师不能做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接受能力较快者容易得到教师的关注,接受能力较差者经常被忽视。通过小群体模式的异质分组后,教师从宏观上进行把握,放权于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中好生带动差生进行学习,减轻了教师的技能教学负担。

(二)异质分组有利小组内部团结合作。采用异质分组后,小组内部成员为了该小组的整体目标,他们会尽其所能提高成绩,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不需要教师的监督,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做为团队的管理,小组长起到了领导的作用,成员间互相监督是保证任务质量的关键。

(三)促进了组间的竞争,激发学习动力。保持组内成员水平异质,组间的同质水平,目的就是在整个班级中能形成竞争意识。笔者在实验组教学中,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时,都采用了自我展示表演形式,给予表现较好的学习小组适当的鼓励。实验组中的各个学习小组在接受教师布置任务后,都会绞尽脑汁的探寻各种学习策略,因此,通过竞争意识的培养,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斗志和激情。

五、结束语

异质分组在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实验中的应用,很好地证明了该教学组织形式对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实现的意义:无论是健美操技能水平还是心理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比传统班级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本次实验持续时间仅为一个学期,健美操异质分组教学形式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没有进行实验,虽然异质分组教学设计在执行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是为了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目标的充分实现,笔者会不断沿着这个教学思路进行下去。

[1]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

[3]徐永其,胡志健.团队凝聚力的分析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7(9):231-233.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异质分组
基于异质分组的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沙漠里的精灵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执政者应学习异质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