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结余基金可用于门诊统筹

2013-01-30 12:01:56胡大洋
中国医疗保险 2013年7期
关键词:共济个人账户结余

文/胡大洋

近来,关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余基金是否可以用于门诊统筹,各方专家学者争论较大。笔者认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结余基金可划分一定比例出来用于门诊统筹,这是现实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账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形成了“统筹基金管住院、个人账户管门诊”的“板块式”支付方式。可以说,个人账户有其存在的历史必要性:一方面,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费用和药店药品费用,缓解了参保职工门诊付费压力,较好地实现了从企业劳保、公费医疗向医疗保险的过渡;另一方面,增强了个人责任感特别是医疗费用的节约意识,促使职工个人在医疗消费中自我约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账户在实际运行中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首先,从基金层面看,个人账户基金累计结余过高,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也易导致需方道德风险和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其次,从社会层面看,按照目前职工医保的筹资和基金划拨方式,个人对统筹基金几乎没有贡献,但随着门诊大病和门诊慢性病医疗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职工享受门诊统筹待遇的频次和报销额度也水涨船高。职工一方面享受统筹基金报销,另一方面却未参与统筹基金筹资,不符合医疗保险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再次,个人账户是按工资比例划分,工资越高,划入账户金额越大,因而造成高收入人群个人账户结存过大,而低收入及多病人群个人账户入不敷出的情况,没有体现互助共济性。

而将个人账户资金部分用于门诊统筹基金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能够发挥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遵循医疗保险保障健康比积累资金更重要的理念,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账户资金的最大效益;二是能够体现职工参保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尽到个人参加门诊统筹应尽的义务;三是遵循医疗保险互助共济的基本定律,既不影响职工个人门诊报销利益,又能减轻低收入及多病人群的医疗费用负担。

猜你喜欢
共济个人账户结余
看病少花钱!父母孩子就诊可以刷你的医保卡?
生命伦理学视域下共济术语的使用与辨析
——对《共济:对一个在生命伦理学正在兴起的概念的反思》报告中关于发展共济术语工作的评介
理论月刊(2020年6期)2020-12-14 11:55:30
蓄能共济 再振信心——Intertextile面辅料展重任在肩
改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已成共识
管理方向是改革医保个人账户
完善个人账户是待遇调整的有效突破口
医保基金结余和亏空并存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政府储备结余
心手相牵 风雨共济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超支额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