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福祥
高寒阴湿区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与防控
□ 徐福祥
马铃薯黑痣病发生特点:老品种、混杂品种比新品种发病重,4~9月降水量多则发病重,土质为中壤的地块和地势低洼积水的地段发病重,收获越晚,薯块发病越重。
徐福祥,高级农艺师,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定西市渭源县上北219号,748200,E-mail:xuxuan-13389426029@163.com
甘肃省渭源县地处西秦岭末端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高寒阴湿区,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6666 hm2(40万亩)左右。但马铃薯黑痣病(又称马铃薯丝核菌溃疡病)的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马铃薯质量和产量。据2002~2003年调查,马铃薯黑痣病平均病株率13.2%~18.6%,重病田块茎带菌率38.6%~52.3%,严重地块植株死亡率达90%。据2004~2005年多点调查,重病区减产51.1%~60.3%。为此,笔者从2006年开始对该病进行了重点研究和防控,初步掌握了该病发生的特点和应对措施,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病原菌对马铃薯芽、茎、匍匐茎、根和块茎均可侵染,但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及薯块,病菌通过带病种薯或土壤侵害幼芽。在种薯发芽时以菌核或菌丝产生的芽管直接入侵芽的幼嫩组织,受害严重的幼芽,出土前腐烂死亡,形成芽腐造成田间缺苗;受害较轻微的幼芽,出土延迟。特别是在高寒阴湿区域的土壤里,造成植株弱小、稀少、参差不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幼苗出土后近地面上下的茎基部产生褐色溃疡或一至数个红褐色椭圆形大小不同的凹陷斑,以后色泽变深,扩大并包围茎部,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着生一层淡淡的白霉,病菌侵染到输导组织时植株变黄,叶片卷曲,匍匐茎缩短,块茎少而小,并产生气生块茎。马铃薯植株地上茎也容易被侵染,并经常引起环剥和地上茎死亡;根部受害时,产生褐色斑点,严重时根系死亡。病菌在土壤中通过块茎的皮孔侵染块茎,病部多以芽眼为中心,染病的块茎形成木栓组织,于干燥条件下收缩,形成干腐,变成疮痂状龟裂、畸形、锈斑和茎末端坏死,有的只在块茎表面形成土粒状黑褐色小菌核,菌核长1~5mm,散生或聚生成块状或片状,且冲洗不掉,贮藏期间块茎病情可进一步发展。
马铃薯黑痣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其无性阶段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广泛侵染双子叶植物,该病菌主要以菌丝及菌核繁殖。菌丝生长温度最低4℃,最适23℃,最高32~33℃,34℃则停止生长。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3~28℃。在pH值3.1~9.0时均能生长,以pH值6左右时最适于生长,是一种偏酸性寄生菌,病菌的腐生能力很强,在没有寄主的土壤中也能存活2~3 a(年)。病原物以菌核在块茎或土壤中越冬,或以厚垣的菌丝体形态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初侵染源为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的病原菌和附着在种薯表面的菌核。其中,带菌种薯是翌年主要的初侵染源,并进行远距离传播。播种病薯或在病土中播种,土壤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并侵入马铃薯幼苗,特别是通过伤口侵入,造成芽腐或形成病苗;当菌核在马铃薯的生长季节生长时,侵入根、匍匐茎和块茎。环境条件适宜时,在新的块茎上形成菌核,当茎叶枯萎后,块茎留在土中的时间越长,发病越重。病菌可经风雨、灌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扩大危害范围。
3.1 种薯 种植被菌核严重污染的种薯,有利于病菌在土壤中定植,因而发病重,反之则轻;老品种、混杂品种发病重,如渭薯1号与高原4号,据2006~2007年调查,两种种薯带菌率分别为23.6%~86.4%和28.7%~89.1%,抗性强、种性好、纯度高的新品种发病轻,如庄薯3号、陇薯6号、陇薯3号发病轻;而已脱毒的陇薯3号、陇薯6号原原种因在蛭石中生长,未受土壤影响,因而带菌极少,发病最轻。但2007~2008年的新品种比较试验表明,马铃薯新品种之间的抗性也差异明显,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庄薯3号、陇薯6号、陇薯3号、陇薯5号。
3.2 连作 立枯丝核菌是一种具有很强腐生能力的土壤生活菌,土壤栽培作物后则转变为以寄生于活体的形式而生存,在没有寄主的土壤中也能存活2~3 a(年),重茬的田块发病更加严重。
3.3 土质 据2008~2010年试验和示范,播种不带菌的陇薯6号种薯,以通透性差、积水、质地粘重的带菌土壤上发病最重,平均病株率为26.4%;通气良好质地为中壤上的发病为较轻,平均病株率为12.3%;砂壤土上的发病为最轻,平均病株率为5.6%。据2008~2011年试验,不带菌的庄薯3号在同一块带菌的梯田地内种植〔面积约为2000m2(3亩)〕,在质地为中壤的地块内发病重,平均病株率为10.3%,在质地为砂壤的地块内发病轻,平均病株率为6.8%。
3.4 土壤温湿度 在低温多湿条件下极易发病,据2006~2010年试验,病害发病的适宜土壤温度为14~17℃,土壤湿度为30%~35%。
3.5 气温与降水 据2002~2011年试验,渭源县高寒阴湿区该病害发病的适宜气温为12~18℃,年际间发生的轻重与4~9月降水量的多少成正比。4~9月降水量多发病重,反之则轻。如2003年渭源县4~9月降水量为580.8mm,比历年平均值(432mm)增加148.8mm,增幅为34.3%,发病严重度达到Ⅳ~Ⅴ级(0级,薯块表面没有菌核,植株正常生长。Ⅰ级,菌核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0%~5%;Ⅱ级,菌核面积占6%~35%;Ⅲ级,菌核面积占36%~65%;Ⅳ级,菌核面积占66%~95%;Ⅴ级,菌核面积占96%以上)。2011年渭源县4~9月降水量为301.7mm,比历年平均值(432mm)减少130.3mm,减幅为30.16%,黑痣病发病轻,发病严重度仅为Ⅰ~Ⅲ级。
3.6 地势 据2007~2009年试验,同一品种陇薯5号在同一地块内播种,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段内发病轻,病株率较地势低洼积水的地段内低13.2~18.4个百分点。
3.7 收获时间 据2008~2011年试验,收获越晚,薯块发病越重。茎叶枯萎后7~10d(天)采收的发病轻;15~20d(天)采收的,因菌核附着量相对增多,所以发病重。
4.1 精选地块 尽量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质地松软的轻壤或中壤的碱性或偏碱性土壤种植。
4.2 选用无病种薯 播种前精心挑拣种薯,剔除表皮带有菌核的薯块,以不带菌的脱毒原原种为最佳。
4.3 种植抗病新品种 选择抗病良种种植,如种植抗病的脱毒庄薯3号、陇薯6号、陇薯3号等品种。
4.4 轮作倒茬 轻发田块,宜与谷物或牧草进行3 a(年)以上的轮作,重发田块实行5 a(年)以上轮作,防止菌核在土壤中积累,减少土壤中菌核数量,避免与茄科、十字花科蔬菜及蚕豆、菜豆轮作。
4.5 药剂拌种 选当天切的薯块,每100kg薯块用25%嘧菌酯悬浮剂20mL兑水1kg拌种,晾晒1 h (小时)后,当天播种,或用5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喷洒薯块,堆闷2 h(小时),摊开晾干后当天播种。
4.6 适当晚播 将播期由4月中下旬调整至5月上中旬,这样地温高些,促进了早出苗,缩短了幼芽在土壤中的生长时间,从而降低了发病率。
4.7 药剂灌根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然后用5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嘧菌酯1000倍液进行灌根,每穴灌药液50mL,有良好的防病及保苗效果。
4.8 加强田间管理 勤松土,高培土,及时挖排水沟,使土壤疏松,含水量降低,提高土壤温度,从而减轻发病。
4.9 适时收获 为减少块茎的菌核附着量,应在茎叶枯萎后7~10d(天)内收获。收获前要先割去地上茎叶,晒地2~3d(天)。收获后及时清理残留在田间的茎叶、薯块,以减少菌源。
2012-07-02;接受日期:201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