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树琦
(山西省晋城市水务局,048000,晋城)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市总面积9 490 km2,总人口228万,是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2008年晋城市列入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实施期为2009—2011年。晋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水利部的安排部署和试点建设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采煤排水利用及煤化工、电力等产业节约用水为重点,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模式,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全市用水效率大大提高,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形成了全民“惜水、爱水、节水”的良好氛围。节水型社会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晋城市提出的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突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中心城市带动,建设全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发展目标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一是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了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委员会,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委员会主任,成员单位有水利、发改、财政、农业、住建等部门。各有关部门在委员会的领导下,协调配合,密切合作,促进了政策制度制定和跨行业节水工作的有效实施。组织了全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动员会、推进会、中期评估等重点工作。组建了晋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统管全市节水工作,将原来隶属住建部门的节水办改为晋城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业务上受市节水办指导。组建了晋城市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全市水利工程规划、投融资和开发建设。二是市政府出台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按照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参考指标体系,结合晋城市实际,选择了7大类27项考核指标。三是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考核体系,把有关节水的约束性指标落实到各有关部门,纳入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负总责。
一是节水宣传长年不断线。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在晋城电视台黄金时段制作播放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创意公益广告。在太行日报长年开设了以水法律法规、节约用水为主要内容的节水宣传专栏,与太行日报社联合组织了节水知识有奖竞赛。在全国节水网、山西水利网、山西水资源信息、晋城在线等媒体经常性发布节水型社会建设信息。在高速公路边界、出入口等明显位置设置了大型户外节水公益广告,让广大群众自觉参与节水、监督节水,实现了“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刊上有文、道路旁有牌、墙体上有图、包装上有字”的多方位立体宣传。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对浪费水、破坏水的不良行为公开曝光。二是开展了节水进校园行动,在全市6个县(市、区)建立了13处中小学校节水教育基地和亲水体验基地,包括人工湿地、水库、供水工程、煤矿、农业节水园区等,免费向广大中小学生开放,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讲解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体验式教育和节水主题班会,培养青少年的节水意识和节水行为。
在基础研究方面:一是组织编制了 《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报告》,通过部、省专家评审,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批复指出:晋城市是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基地,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煤矿矿坑水综合利用和煤化工、电力等高耗水产业节水改造为重点,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节水之路,对保障晋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组织编制了《晋城市采煤排水利用研究报告》,并通过部级评审。该报告在对全市采煤排水现状和用水现状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优化不同水质、不同用水对象的采煤排水的水处理方法和方案,研究了煤矿自身利用、工业园区用水、农业节水园区用水三种技术路径,提出了“利用”就是“保护”、一矿两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建设地下水库等采煤排水利用的新思路,编制完成了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后129座煤矿的采煤排水综合利用规划,对促进采煤排水利用最大化,实现晋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编制了《晋城市煤化工节水方案与示范研究报告》,通过部级评审。专题调研分析了全市煤化工企业用水现状和废水排放、处理应用情况、节水改造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晋城市无烟煤气化和合成的节水工艺、节水设备以及节水技术改造方案;针对无烟煤生产煤化工产品各工段废水水质,制定了优化处理工艺和方案,提出了回收煤化工废水中有用产品的方法;制定了节水管理技术和节水优化调度方法。编制了《晋城市中水利用规划报告》,摸清了全市废污水排放情况,污水处理情况,提出了分区块分行业中水利用规划。
在政策制度建设方面:晋城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兴水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发挥生态自然修复的意见》《晋城市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办法》《晋城市利用煤矿废水发展农业节水园区工程实施办法》等。市水利局编制了《晋城市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规划》,与财政联合出台了 《晋城市水土流失补偿费治理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等。编制完成了《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资金筹集机制主要依靠政策调动、市场推动、效益拉动,采取政府、企业、个人及社会团体等多元化融资方式。近年,各级财政、骨干企业、乡村集体明显加大了投入力度。据统计,3年来全市投入节水型社会建设资金达10亿元。2009、2010、2011年山西省水利厅专项给晋城市列入节水示范工程补助资金500万元,市财政也专项配套节水型社会示范项目资金500万元,各县(市、区)也根据具体工程项目落实了配套资金,围绕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分行业节水工作和节水示范工程建设。
张峰水库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张峰水库是沁河干流上的骨干控制性工程,也是晋城市建成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库,总库容 3.94亿 m3,年供水量 2.07亿 m3,枢纽工程于2007年10月竣工。应急水源工程东焦河水库建成投入运行;西冶水库、湾则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围滩水电站机组启动验收;任庄水库供水工程、下河泉供水工程、丹河下游供水一期工程等实现正常供水,固县河供水工程一期工程建成,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全市初步构建起了以沁河、丹河为“经”,张峰水库供水工程、沁丹下游供水工程为“纬”的“二横二纵”井字形供水网络框架,这些工程的建设和受益,极大地促进了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改善。
在发展农业节水方面,晋城市引入了“利用就是保护”煤矿排水利用新理念,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利用煤矿废水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实施办法》,要求煤矿企业要支持兴建蓄水工程,收集煤矿排水,就近发展农业节水园区,简称“一矿一池一园区”工程。为促进项目的落实,各级水利部门编制了采煤排水利用规划,实行以工补农、以煤补水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类农水、农业资金捆绑运作,分级配套实施。该项目的实施,遏制了地下水无序排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晋城市是以煤炭煤化工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工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46.2%,抓好煤化工企业的节水就是抓住了节水的龙头,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各行各业全面节水工作。根据晋城市煤矿分布状况,规划利用煤矿排水3 500万m3,主要用于煤矿自身生产生活和附近农业节水园区灌溉用水。试点期内全市规划了129座煤矿的采煤排水综合利用规划,工程实施后可规范利用矿坑水3 500 m3,中水回用5 430 m3总投资38 890万元。
煤化工企业总用水量占全市工业总用水量的40%,万元产值耗水量居全市之首,全市现有煤化工企业19个,年用水量2 662万m3。为抓好煤化工企业的节水改造,在全市12家煤化工企业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工作,目前天脊中化、晋丰煤化工、兰花阳化、巴化等10家企业完成了节水技术改造工作,每年减少废水排放736.1万m3,节约新鲜水 722万 m3。
火力发电也是耗水大户,重点抓了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节水改造项目,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高压变频供水系统后,年可节水700万m3。二期工程建成了干式除灰除渣系统和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年可节水740万m3。
供水管网老化是城市供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2009年,投资1.75亿元完成了晋城市区老城区自来水供水管网改造,使25万城市居民受惠,管网漏失率大幅度下降。自实行水务一体化体制改革以来,陵川县供水公司积极进行县城水网改造、水表出户、一户一表、节水型管材使用、节水型器具推广等工作,管网水漏失率由原先的40%降低到不足12%,供水总人口扩大了2倍,供水控制总面积扩大了1.5倍,大大减少了供水过程的跑、冒、滴、漏。在市及各县经济适用房小区推广安装节水型器具,开展了节水型社区创建活动。开展了节水进校园行动,在晋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公寓安装了盥洗用水中水回用系统。
①污水处理工程。全市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5处,实现了辖区内县城都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晋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7.5万t,形成的中水用于西河百丽园、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泽州公园、花园头水库等河道景观生态用水,以及道路喷洒、园林绿化用水,并满足国投晋城热电厂一期生产用水。阳城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1.8万t,1万t中水用于2×135 MW电厂及建瓷工业园区用水。高平市与山西国际能源公司合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t,用于2×600 MW电厂用水和园林绿化、丹河河道景观用水。这些污水处理回用工程的密集投入运行,使全市污水处理回用率达到37.6%,远超30%的三年规划预期指标。
②河道治理和城市水系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提速。晋城市城区完成了东西两河治理和清水复流工程,阳城县完成了获泽河改造一二期工程,沁水县完成了县河治理工程,高平市完成了丹河一期治理工程。完成了 《沁河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成立了沁河综合治理项目部;城市水系建设列入晋城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花园头河水系治理开始实施;沁河的重要支流——长河河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晋城市政府出台了《晋城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全市河道采砂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水环境和水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晋城市水质监测中心)建成运行。投资1 500万元建成了设施完备、设备先进、技术一流的水环境和水产品监测中心(全市水质化验中心)并开始运行,保障了水产品和全市饮水安全,水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2年年底,用水总量控制在4.76亿m3;万元 GDP 用水量 52.6 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6;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34.5 m3,工业水重复利用率82%,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16%,城镇污水处理回用率40%,水功能区达标率77.8%,均超年度规划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