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

2013-01-25 07:28黎鉴秋卢云清何柏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0期
关键词:坏疽阑尾穿孔

黎鉴秋 卢云清 何柏辉

(广东省郁南县中医院,广东 云浮 527100)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

黎鉴秋 卢云清 何柏辉

(广东省郁南县中医院,广东 云浮 527100)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8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防治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5.0%、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中及术后对切口采取综合性、有效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阑尾炎;切口感染;治疗措施;预防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阑尾化脓、坏疽、穿孔,严重者并发腹膜炎及脓毒血症,危及生命,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是术后切口感染为常见并发症,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更容易引起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延长患者病程,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和身体、精神痛苦。因此,探讨治疗及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8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8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7.4岁;其中男25例,女15例。对照组40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3.8岁;其中男21例,女1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备皮,麻醉、消毒、铺巾后常规方法行阑尾切除手术,阑尾残端荷包缝合。观察组: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术后切口感染者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敏感的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用干纱布保护切口,脓液用湿纱布蘸净,碘伏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术后常规给予补液、抗感染、支持治疗。观察引流管的液体量、颜色及是否通畅,勤换药,48h后拔掉引流管,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有感染迹象者切口及时拆线作引流。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术后抗感染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切口感染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切口持续跳痛或胀痛,红肿明显,有脓性分泌物等,需拆线作切口渗液引流或在切口未拆线时裂开。切口愈合程度分3个等级: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者为甲级;切口处有炎性反应,但未化脓者为乙级;切口处化脓,需切开引流者为丙级。

2.2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40例,切口感染2例;对照组40例,切口感染5例;具体数据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29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愈合2例;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20例,乙级愈合15例,丙级愈合5例。

3 讨 论

3.1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探究及临床表现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占腹腔手术切口感染的首位,其发生率为5%~20%,而一旦发生坏疽、穿孔,切口感染可达13.6%~54.4%[2]。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阑尾本身病变如阑尾坏疽合并穿孔,发病时间长。手术过程中切口太大、无菌操作意识差、脓液处理不当导致溢出、缝合、引流不当等。高龄、肥胖及糖尿病是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切口被致病菌污染是直接原因,术中切口保护不好,腹腔内带有细菌的脓性、炎性分泌物污染切口。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好发时间于术后4~7d,切口持续跳痛或胀痛,红肿明显,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切口裂开,不愈合。

3.2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

阑尾炎病情加重,导致阑尾穿孔,大量细菌进入腹腔,引起腹腔污染,再加上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导致切口感染,所以及早发现、及早手术,防止阑尾穿孔,是降低切口感染的关键。

细菌污染切口后迅速增殖,大肠杆菌在37.5℃增殖时间仅需17min。因此在细菌繁殖前,杀灭或抑制细菌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手术前1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过程中抗生素已达到一定血药浓度,能发挥清除细菌的作用。阑尾炎的常见致病菌包括需氧的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大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厌氧菌对甲硝唑敏感。术前给予患者抗生素,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前1h和术后选择特异性的治疗需氧菌和厌氧菌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切口,怀疑阑尾炎化脓、坏疽穿孔的患者,用右侧经腹直肌纵形切口,切口长度10~15cm;单纯性阑尾炎则用经典麦氏切口,切口长度为5~10cm。禁止用电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因为电刀导致切缘组织坏死、变性、血管闭塞和脂肪组织液化,延迟切口愈合,导致切口感染。切口大小要合适,过大组织损伤严重,增加感染机会;过小视野暴露不充分,手术不易操作。腹膜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可以把它作为天然屏障,保护切口,将腹膜外翻,用止血钳把它和干纱布固定在一起,使“切口腹膜化”,防止腹腔含细菌的液体污染切口周围组织,保护切口。打开切口后,首先用吸引器吸出脓液及渗出物。切口冲洗能明显减少切口上沾染的细菌数量,是一种简单而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已被医学界广泛认同及应用[3]。文献报道,碘伏冲洗比生理盐水冲洗更有效。碘伏溶一方面单纯机械性清除细菌,一方面能对侵入创口内的细菌起到清除和杀灭作用。除此之外,碘伏还能减轻组织水肿,缓解患者疼痛[4]。术中手术时间过长增加感染机会,术中不当的牵拉导致切口组织损伤,组织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手术者熟练、快速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留置引流管有利又有弊。正确的外科引流,能有效消除积血、积液及坏死组织,消除死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缝合部位有效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还可以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一般情况下,不主张切口引流;但是阑尾坏疽穿孔患者应留置引流管充分引流。腹腔引流放置后要加强无菌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更换引流袋,术后常规24~48h拔除引流管。术后切口部位和引流管部位要勤换药,及时排出切口的渗血、渗液,始终保持切口干燥,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率。

3.3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

切口感染应积极治疗,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腹壁窦道。术后勤换药,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压痛和分泌物的量。发现切口红肿、压痛明显,应高度警惕切口感染。加大抗生素用量,控制感染。如果切口感染未形成脓肿,用碘伏或酒精纱布擦掉渗出液,并用酒精纱布或硫酸镁湿敷切口,4~6h换敷1次。同时用红外线烤灯治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局部吸收能力,促进炎症消退,避免脓肿形成[5]。若切口感染严重,有大量渗血、渗液或缝合的切口裂开,及时拆除切口缝线,彻底清创并安置浸泡过碘伏的引流条,每天至少换药2次。取切口脓液做药敏试验,根据检查结果更换敏感抗生素,促进切口尽快愈合。感染控制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二期缝合。老年患者或全身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应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治疗,补充维生素,加快切口愈合。

本项研究发现,阑尾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前准备充分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加强无菌操作意识,注意保护切口并合理引流,术后加强护理并选择恰当的药物,明显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病率。因此,对阑尾炎进行早期诊断,采取上述综合性预防及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减少患者精神、肉体痛苦的同时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吴在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9-470.

[2] Akkary E,Cramer T,Sadek M,et al.Appendicitis after appendectomy Case report and Iiterature review[J].W V Med J,2010,106(7):28-31.

[3] 李莹,黄存林,朱小琴,等.1878例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382-384.

[4] 罗英,梁永明.应用碘伏冲洗切口预防阑尾切除术后感染112例分析[J].华夏医学,2012,5(25):754-755.

[5] 郭建军,高振霞.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及处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14):177.

R574.61

B

1671-8194(2013)30-0098-03

猜你喜欢
坏疽阑尾穿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阑尾真的无用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5例阑尾类癌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