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平和体质的包容意义

2013-01-25 06:17高志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偏颇广义阴阳

高志平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075)

体质分类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1]。近年来,中医体质学分类研究与应用备受关注和推崇,尤其是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制订并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2]标准,在推进与规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该标准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解决和澄清的问题,值得探讨和商榷,平和体质分类与判定中的矛盾现象就是其中之一。据此,笔者认为中医平和体质并非单纯的完美态健康体质,其与8种偏颇体质所代表的单纯子集存在明显差异,应当是一个兼具包容性质的复杂组合体,是一个广义化的集合体。

1 中医平和体质矛盾问题的提出

中医平和体质的定义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3]。

如果我们依据平和质就是正常体质的认知,进而理解和应用其后的相应标准及判定方法时,就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困惑。如(1)如果以平和质为正常体质概念反推偏颇体质概念的话,那么我们从中医理论和实践看,8种偏颇体质仅是偏颇体质中最具代表性的常见类型,并不具穷尽性,不能囊括其全部类型。这就涉及到8种偏颇体质不能包含、不能简单合并的非常见体质类型的归属问题;(2)既然平和质与其他偏颇体质一样是以内涵概念定义的子集之一,那么在类别判定标准中将平和质的判定标准提高到60分,显著高于偏颇体质40分的确定标准和30分的倾向于标准,且需要在排除偏颇体质前提下确定,其依据就不够充分;(3)与其他8种偏颇体质特征表述方式一样,标准中对平和质也是以相同模板表述了其内涵特征;但在配套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中,平和质却采用了不同于8种偏颇体质的识别方法和预设问题。8种偏颇体质预设的判定问题均为与该偏颇体质相对应的肯定判断,而平和质的8个判定问题中仅有2个属于肯定判断,其余6个则为除外性质的否定判断,并采用了星号标示和逆向计分的方式加以区分;(4)以健康或正常体质定义的平和质与8种偏颇体质,各子集的总和并不等于全集,这就出现了在体质判定时,若平和质得分小于60分,同时其他8种偏颇体质判定计分均小于30分,则会出现无法归类的现象;(5)在偏颇体质的判定中,30分被定义为该偏颇体质的最低临界分值。但在实际应用时,0分至29分的巨大差值及其背后潜在的体质偏颇,很难用统一的平和质定义和特征将其全部概括进去。

这种在概念内涵、外延表述及界定上的不够清晰、自相矛盾或其后不一致,使得该标准的分类依据受到一定质疑,也使得其应用的效能受到影响。

2 中医平和体质的包容特性

平和质的定义缘起于《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思想,一直以来“阴平阳秘”都被作为中医学判断人体健康状态的标准而广泛应用。平和质的命名也源于《黄帝内经》中有关“阴阳和平之人”、“平人”的描述,其主要特征也据此描述为完全的健康状态。

从《黄帝内经》及其之后有关中医体质的相关分类和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医传统平和体质概念的表述基本上就是一种基本健康的状态,或正气充足、强盛的表现,这种含义直接影响和左右了现代平和体质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更是将平和体质定义和描述为一种近乎完美的、理想的健康态。也有学者称其是中医认为最理想的人体体质,是一个和谐生命的范本[4]。而且平和质被认为是中医体质学9种体质分类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人群中的主要体质部分。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平和体质在一般人群中占比 32.14%[5]。但我们加以比对之后,就会发现古今平和质并不完全等同,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灵枢·行针》将体质分为重阳型、重阳有阴型、阴多阳少型和阴阳和调型4种类型;《灵枢·通天》则将体质分为多阴而无阳的太阴之人、多阴少阳的少阴之人、多阳而无阴的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的少阳之人以及“阴阳之气和”的阴阳和平之人五类。这两处均是根据阴阳之气含量多少和胜衰表现而分类的,其中的阴阳和调、阴阳和平都是相对于其他几种阴阳失和或失调状态而言的,而阴阳的这种失和或失调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与现代体质学说中的8种偏颇体质并不能等同,其内涵更为丰富,外延更为宽泛。而现代体质学说中需要细分、明确的8种偏颇体质各自的内容都要单纯很多,内涵和外延均有一定局限性。因此,现代体质分类中偏颇体质所不具有的包容性就必须由平和质来承担,才能解决体质分类中的复杂性问题。而我们结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与《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以及其制定原则来看,平和质承担包容性职责也是最为适宜的。

据此,我们可将兼具包容特性的平和体质理解为广义化平和质,其内涵明显大于健康的含义,除《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定义的平和体质外,还含有中医辨证不能归属于8种偏颇体质的其他偏颇体质类型,如血虚津亏、肾精不足、气滞气结等类型;以及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无法归类的个体,即平和质得分小于60分,同时其他8种偏颇体质得分均小于30分的状况。因而,广义化平和质便是由多种体质状况合并包容构成的一个复杂组合体,从集合的角度看就是由多个子集合并构成的集合体。广义化平和体质的包容特性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平和质以健康态体质状况为代表;二是平和质以阴阳之气基本和调平顺的“非疾病态”为主;三是平和质的外延还包含了8种代表性偏颇体质类型之外的所有剩余状况;四是平和质内部成分并不单纯,是一个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组合体。

3 广义化平和质的意义及应用

平和体质的调养原则为:注意摄生保养,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坚持锻炼。这种普适性的法则几乎适用于所有体质类型,并不完全适合于广义化的平和质。此外,“平和质者,无阴阳气血偏颇,无明确调体方药”[6],也仅是针对其中的健康态而言。

如果我们将人群分为健康、亚健康、疾病3个相互关联、演变的阶段群落,那么平和质内涵广义化之后,其临床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两点:(1)亚健康群落将依据其临床表现程度的差异分为两部分,分别隶属于平和质和偏颇体质,这将更符合那些不具备典型表现的亚健康人群的实际状况;(2)平和质的调养不应局限于维持,而应更为注重防变,要有针对性地防止其向偏颇体质的转化和过渡;需要更密切地观察其相关分值的动态变化,防止其由量变走向质变。

同时在调养的方式、手段以及干预程度上,我们也要看到广义化平和质与偏颇体质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不宜简单照搬,而应在借鉴的基础上,采用更为平和的方式和剂量,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的维护和调养。其干预也更为注重非药物的、中医特色突出的、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导的方式和手段,使在人群中占比最高的平和质也能有更多的调与养的选择和关注,这才更为符合中医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思想和精神,也更能体现中医体质调养的特点和优势。

[1] 朱燕波.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37-39.

[2] 中华中医药学会.ZYYXH/T157-2009.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4.

[3] 王琦.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87.

[4] 何强成,胡瑾红.浅谈中医体质辨识[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1):404-405.

[5]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7-12.

[6] 王琦.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251.

猜你喜欢
偏颇广义阴阳
L-拓扑空间广义模糊半紧性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广义仿拓扑群的若干性质研究*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从广义心肾不交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