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2013-01-24 01:58修奇志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6期
关键词:骨块粉碎性线片

修奇志

(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重庆 400030)

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目前大多数医院均采用手术治疗,但是切开复位因为骨折粉碎严重,往往复位、固定较困难,断端剥离过多,血供破坏大而致骨不连,同时易损伤桡神经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笔者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2例为本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骨科住院病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17~60岁,平均37.42岁;中上段骨折22例,中下段骨折20例;右侧26例,左侧16例;骨折块为3块者18例,4块者12例,5块以上者12例;2例术前合并有桡神经损伤症状;骨折受伤时间在7 d内,无合并头颅、肝脾等内脏损伤出血者。

1.2 治疗方法 选择臂丛神经麻醉,患者坐位或者仰卧位。手法复位方法:(1)拔伸牵引矫正重叠、旋转移位。一助手用布带通过腋下向上,另一助手握住前臂在中立位向下做对抗牵引,但力不必过大,以免引起断端分离移位,当重叠移位纠正后,术者双手握持骨折断端,用内外对挤以纠正大骨块的移位,远端助手在牵引下作前臂的回旋等基本手法矫正旋转。(2)矫正各骨块侧方、内外移位。术者用双手拇、食、中指前后或左右向中线挤捏、推拉的同时,远端助手根据内收型(外展上臂以矫正向外侧成角或向外侧方移位)或外展型(内收上臂致胸前以矫正向内成角或向内侧方移位)矫正大骨块的侧方、内外移位。(3)捏合碎骨块,缩小骨折块间隙。用双手拇、食指挤捏对合连接尚不紧凑的小骨折块,或以手掌由前后、内外向中线对挤合骨使骨端及骨块间隙缩小至最小限度;或轻微旋转远端,使小骨块充分对合与嵌入复位。固定方法:(1)压垫的放置。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按骨折移位情况选用2垫、3垫、4垫固定法。本着先大后小的原则,压垫也应先放置在大骨块侧旁,维持其对位。另外,因肌肉牵拉有移位倾向的骨折块,也应放置压垫以抵消骨折移位的倾向力,以进一步纠正成角、分离移位畸形。压垫一般3 cm×5 cm大小,厚度要适中,防止局部皮肤压迫性溃疡或坏死。在桡神经沟处不要放置固定垫,以防桡神经受压而发生麻痹。(2)小夹板的固定。用小夹板共4块,其长度根据骨折部位决定,上1/3骨折要超肩关节,下1/3骨折要超肘关节,中1/3骨折则不超过上下关节,并注重前侧夹板下端不能压迫肘窝。调整扎带松紧度,以能上下活动1 cm为宜,包扎后,肘关节屈曲90°,以三角巾将前臂置于中立位,患肢悬吊于胸前。药物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按“骨折三期”用药,内服外用并举。早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中期以接骨续筋,活血祛瘀为主,后期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后期外用舒筋活络的上肢损伤熏洗方外用熏洗。功能锻炼:固定后患肢即可作伸屈腕、掌、指关节和耸肩活动。中期除继续初期的练功活动外,应逐渐进行肩、肘关节活动。骨折愈合后,应加强肩、肘关节活动,并配合药物熏洗和物理疗法,使肩、肘关节活动功能尽早恢复。

1.3 疗效标准 按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Neer功能百分评分标准[1]。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限制25分,解剖复位10分。总评分优为90分以上,良为 80~89分,可为70~79分,差为 70分以下。

2 结 果

42例均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疗效属优26例,良 12例,差 4例(其中不愈合 1例),优良率90.48%。患者肩、肘关节活动功能均较满意。

3 讨 论

3.1 手法要点 首先分析受伤机理和X线片骨折移位特点,充分利用牵引方向的改变和挤压复位。先矫正重叠、旋转及成角移位,达到骨干轴线要求,再利用挤压法矫正侧方移位。对骨折块的复位,宜遵循先大后小的原则。若骨折块之间仍有空隙,大骨折块利用合骨法,小骨折块利用捏挤法,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对于不能一次整复满意的,不必强求对位良好,视骨折移位加用压垫纠正残留畸形,尽量保持对线满意、纠正旋转,待肿胀消退时,视情况分次、逐步复位纠正或用加压垫矫正,使骨折达到功能对位或解剖对位。同时在施行手法过程中,牵引力不宜过大,手法要稳,着力点要准,避免桡神经损伤。

3.2 尽量使用传统正骨方法 目前一些临床医师不重视手法复位取得的良好功能效果,甚至漠视闭合复位技术,表现为无原则地施行开放手术,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解剖复位,改善X线片上的形态,而且遇到医疗纠纷时也可用来作为保护自己的手段。但事实上许多手术不是用来改善功能,而是改善X线片上的表现。X线片只不过是评价骨折治疗效果的方法之一,必须认清功能恢复的结果比X线片上的形态表现更为重要,况且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往往固定困难,经手术后断端剥离过多,可能破坏其血循环,极易致骨不连。而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复位治疗,能弥补这些缺陷,也符合现代生物力学固定原理,保护断端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起到了损伤小、恢复快的良好效果[2]。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外伤骨折的治疗,应尽量使用用传统中医正骨手法去复位治疗,慎重对待切开手术复位。

[1]杜天信,高书图.洛阳正骨临床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孙树椿.骨伤名师23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骨块粉碎性线片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关键骨块技术联合解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23例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疗效观察
改良线袢法Latarjet技术治疗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的中期疗效及移植骨块塑形模式分析*
改良关节镜双袢法Latarjet术治疗严重骨缺损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