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峰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 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静脉曲张和水肿等现象。该疾病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血栓脱落会造成患者出现肺动脉出现栓塞的情况。对该疾病在治疗方面采用下腔静脉滤器, 可以对肺栓塞的发生情况进行一定的预防, 从而使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有19例患者为男性, 有18例患者为女性, 年龄最小的有19岁, 年龄最大的有85岁, 平均年龄为61.4岁, 患者的基本症状为:患肢出现疼痛和肿胀的感觉, 在进行活动的时候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肿痛感觉。
1.2 治疗方法 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造影拍摄,明确观察出血栓出现的位置。医生对患者健侧部位的股静脉进行穿刺和插管, 对下腔静脉进行相应的造影。观察患者下腔静脉呈现的粗细状态,将下腔静脉滤器防治在介入室中。对患者患病一侧在股部进行相应的切口, 将股总部位、股深和股浅处的静脉全部都显露出来之后, 将Fogarty插入在栓管中, 把栓取出来, 尤其是下肢深静脉处的血栓。在手术结束后分患者注射溶栓的药物, 将残留的血栓物质溶解完全, 并给予抗凝和祛聚的治疗, 从而避免患者再次形成血栓的现象。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采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治疗标准 治疗显效:患者的肿胀和疼痛的临床症状较快的消失, 患者相应的肌肉力量出现恢复的情况, 没有出现肺动脉栓塞的现象;治疗有效:患者肿胀和疼痛的现象消失, 患者的肌肉力量有恢复的趋势, 没有发生肺动脉的栓塞情况;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没有出现肺动脉栓塞的情况。
共选取37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其中治疗显效24例,治疗有效12例, 无效1例, 治疗有效率为97.3%, 患者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 该疾病的发病主要和患者血液流动速度和血液的黏稠度有一定的关系, 然而若对该种疾病不能进行较好的治疗, 会出现肺动脉部位的栓塞, 就会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器械, 它是由金属丝制作而成的, 将它置入患者的下腔静脉, 可以将血流中比较大的血栓进行有效的拦截, 防治血栓到达肺动脉, 使患者出现栓塞的情况[1]。在进行相关的手术之前, 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相应的检查, 确定没有功能性障碍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根据患者下腔静脉的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应的滤器。在手术前一定要根据拍摄的片子确定栓塞的具体位置, 采用相应的置入方法将其置入到患者体内。由于该种滤器的面积小, 所以能够有效的将患者的血流速度进行减缓。而且没有促凝血的功能, 能够使下腔静脉保持通畅, 也不会对下腔静脉出现损伤的现象[2]。然而对滤器进行放置的位置和本身大小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如果选择了过小的滤器, 容易使滤器出现移位的现象, 从而也不能有效的拦截血栓, 使患者的下腔静脉出现阻塞的现象[3]。在对滤器的位置放置上, 如果较大程度的偏向近侧, 就会因为离肾静脉过近而有可能出现肾静脉的栓塞现象。如果较大程度的偏向远侧, 就会使滤器的过滤效果降低。因此在对滤器的放置上一定要仔细的观察, 同时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抗凝和溶栓的药物治疗, 避免患者出现再次栓塞的现象。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 采用该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为97.3%, 说明其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 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手术是一种较为简单方便的手术,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能够避免患者出现肺动脉栓塞的现象。因此, 该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1]顾建平,范春瑛,何旭,等.常见下腔静脉滤过器的临床应用.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21(16):156-157.
[2]吴斌,刘学键,邰茂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栓塞关系的研究.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29(13):109-110.
[3]杨培,吴庆华.华法令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复发的国际标准化比值区间选择.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1,28(1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