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尺桡骨骨折治疗体会

2013-01-23 09:44:09李凌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9期
关键词:骨面掌侧尺骨

李凌宇

本文采集我科自95年以来收治的各类尺桡骨骨折,从中挑选40例手术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40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28.5岁,尺桡骨双骨折25例,盖氏及孟氏骨折各5例,尺骨单骨折3例,桡骨单骨折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为6例,合并有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适应证的的选择 我们采取的手术适应证是:所有移位的成人尺、桡骨骨折;所有移位的单一桡骨骨折;单一尺骨骨折成角>10°;所有的Monteggia损伤;所有的Galeazzi损伤;前臂开放骨折;骨折并发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2.2 手术方法 尺桡骨双骨折通常要采用两个切口,且切口之间要有足够距离,以免皮肤坏死。我科常规采用背侧切口进入,桡骨远端骨折时也会采用掌侧入路,不管采取何种入路,一定要注意软组织的保护,暴露骨折时,仅剥离放置钢板位置的骨膜。对斜形骨折,要在另一个方向单独应用拉力螺丝钉或通过钢板应用折块间拉力螺钉,通过骨折或相关骨块的拉力螺钉固定使结构稳定性增加40%。钢板的长度应大于骨干直径的5倍,髓内钉固定需超过骨折端8~10 cm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程度。对尺骨骨折,沿尺骨嵴偏前或偏后切口,使皮肤切口在肌肉上方而不是直接在骨嵴上方。钢板可放在掌侧或背侧骨面,这取决于骨面与钢板适合情况或粉碎骨块的位置,如有一蝶形片,钢板应放在蝶型片一侧,将其压住固定。当骨折靠近上下尺桡关节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上尺桡关节处的环状韧带、方形韧带及下尺桡关节处的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一旦损伤,则上下尺桡关节稳定性明显下降。术后可考虑石膏固定患肢4周,待X线片上有明显骨痂生长时再拆除石膏,此期间,要加强患肢肌束锻炼。

2.3 治疗结果 我科所有病历均采用钢板固定,其中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解剖锁定板固定。所挑选40例患者均有不同时间的随访,最短3月,最长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但有2例患者最终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3 讨论

近年来对长管状骨骨折的治疗有较大改变,AO理论的发展使过去由偏心钢板固定转为轴心髓内固定,并由坚强固定转变为生物学固定,复位要求从严格解剖复位转变为维持长度、不出现成角与旋转移位的功能复位,其目的是尽可能保护骨折部位的血运,减少软组织的损伤,达到利于骨折愈合目的。对尺桡骨骨折,由于前臂特有的旋转功能,多数专家将前臂视为“关节”,主张解剖复位,又因解剖学上的特点,且髓腔较细,故仍以加压钢板固定为主。桡骨远1/3及中1/3骨折,一般采用掌侧Henry切口。中远1/3骨折钢板放在掌侧,虽然这违背钢板应放在张力带侧(背侧)的原则,但掌侧软组织覆盖好,且骨面平整,易于置放钢板,并非完全依赖张力带理论。总的来说,尺桡骨骨折种类及分型均较多,治疗方式也五花八门,但只要遵守核心原则,即尺桡骨骨折等同于关节骨折,需要坚强固定,恢复前臂旋转功能为手术最重要目的,则在处理尺桡骨骨折时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1] 胥少汀,葛宝丰.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48.

猜你喜欢
骨面掌侧尺骨
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不同垂直骨面型青少年患者上气道的CBCT研究
正常垂直骨面型与牙弓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外固定架固定术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对比观察
山东医药(2015年15期)2016-01-12 00:40:01
小型犬桡尺骨骨折的PRCL-S5型锁定骨板固定术诊疗
“中原第一面”背后的品类创新与营销
大鱼际肌皮瓣在拇指掌侧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