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荐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内科常见病症之一,而且多发于胃酸反流的人群。患者一般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而且经过内镜检查,食管黏膜会发生病理改变。就目前临床治疗来看,仍然采取抑制胃酸的方法来进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比如采取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药物治疗,不过其单独使用的临床效果较差,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对其采取对照治疗,以此评价联合用药的临床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24~55岁,病程3个月~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同时排除消化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以及近期服用过抗酸药物的患者,随机分组后,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诊断方法:依照中华医学会的诊断标准,患者具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病程超过2个月,且进行内镜检查,可见食管中下段黏膜发生病理改变。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治疗,早晚各服药一次,每次用量20 mg;治疗组采取联合用药,早餐前服用奥美拉唑20 mg,睡觉前服用法莫替丁20 mg,两组疗程均为8周,之后记录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内镜检查结果。评价方法:首先评价患者临床症状,对其具有的反酸、胸痛、烧心等症状进行评分,症状消失为显效,症状明显减轻为有效,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为无效;之后对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食管黏膜破损完全修复为痊愈,食管黏膜部分修复为有效,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采取对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临床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临床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通过内镜检查,治疗组痊愈3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痊愈1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5.0%,治疗组同样占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内科常见症之一,而且在我国的发病情况正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根据学界的研究显示,主要是由于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出现功能障碍,导致其抗反流能力降低,进而使得反流物对食管与黏膜产生损害[2]。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一方面会由于出现的烧心、反酸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一方面又会造成病情迁延,发展为食管癌。本组探究通过采取对照治疗的方法,发现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的临床疗效更为突出,笔者则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与患者胃酸分泌有关,因此所使用的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都是降低胃酸分泌功能的质子泵抑制剂。以往单独使用奥美拉唑,是因为其抑酸效果较好,能够长时间保持3以上的胃部PH值,不过它需要借助实物刺激,因此夜间的使用效果不佳。而法莫替丁则不同,它可以很好的作用于静止期的胃壁分泌小管,从而起到抑酸作用。因此联合用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更高,结合本组探究结果也可证明,联合用药的治疗组,不论是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还是内镜检查结果,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故此笔者认为,联合用药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 刘亚军.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分析.现代临床医学,2012,38(2):98-100.
[2] 孟祥华.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诊治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0,05(1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