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飞
腹股沟疝是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包括有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如果不及时治疗腹股沟疝,疝块可以逐渐增加,会加重腹壁损伤和影响劳动力。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疝一般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1]。选取临床选取临床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手术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男52例,女8例;年龄18岁~81岁,平均年龄40岁;有腹股沟疝病史52例,其中斜疝46例,直疝4例。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疾病、糖尿病及前列腺增生疾病。
1.2 方法 传统手术2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35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股沟管后壁的薄弱或缺损,只有在疝囊高结扎后,加强或修补薄弱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治疗才彻底。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传统疝修补术、新兴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时将合成纤维制成的圆锥形瓣状网片在放于疝内环来填充缺损,然后一合成纤维网片缝合到腹股沟管后壁代替传统的张力缝合。分离出疝囊,将疝囊推进入腹腔,合成纤维网疝修补术有多种,补片“工”字形,将填补在疝修补的缺陷和内环腹壁薄弱。该方法最大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无须制动且复发率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传统手术2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35例,手术时间25~90 min,术后4~24 h下床活动,6~20 h后进食,手术安全,治疗效果满意。传统手术患者出院时间7 d内出院10例,7 d后出院1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7 d内出院23例,7 d后出院12例(P<0.05)。
腹股沟斜疝是疝内容物经过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凸出,向内,向下,向前,斜穿过腹股沟管,穿过腹股沟外环,并进入阴囊。腹股沟疝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是突出的肿块。有些患者开始时的肿块很小,只有通过内环刚到腹股沟管,疝环微微隆起。腹外斜肌在腹股沟区移动较薄的腱膜[2];腹内部斜肌和腹横肌下部边缘达不到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分,内侧无肌遮盖;精索和子宫圆韧带通过股管时形成潜在性裂隙而较为软弱。此外,当人站立腹股沟所承受的腹内压力比仰卧时腹内压增加三倍,所以腹外疝多发生在这个区域。
传统的腹股沟斜疝修补方法是在疝囊颈部结扎疝囊,即高位结扎疝囊;修补内环及腹横筋膜;修补腹股沟管的前或后壁,以增加腹股沟区的抵抗力。传统的疝修补术作为一种体表手术,在局部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下即可实施手术。因此,在我国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医院仍有不少患者在接受传统疝修补手术治疗[3]。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可导致股疝的发病,25%以上的股疝患者有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史,因为传统腹股沟疝手术采用腹股沟韧带修补,该韧带被牵拉上提,其张力性缝合修补造成股环口开大。因此,疝修补术除了注重内环修补外,注意按解剖层次修补,并强调在同一解剖层次进行无张力的缝合修补,使疝的病理解剖恢复为正常解剖结构。修复破损的腹横筋膜,尽量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
无张力疝修补术由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腱膜弓与腹股沟韧带之间间距宽为0.5~2.0 cm,传统的疝修补术将不对合的这两种结构缝合在一起,缝合时有张力以及可造成组织结构破坏,易致手术失败。现代疝手术主张无张力疝修补术。从疝的病因方面来看,腹沟区腱膜、筋膜和韧带的组织代谢障碍也可导致获得性腹股沟斜疝发生,将这些变性组织缝合在一起,不符合生物学原则,同时,也易致疝的复发。系将合成纤维网片制成的圆锥形花瓣状置于疝内环处以填充缺损,再将一合成纤维网片缝合于腹股沟管后壁替代传统的张力缝合。对疝环周围组织严重缺损,无法作修补术的患者,可应用人工高分子材料,该方法强调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疝的缝合修补,最大优点是材料易于获得、创伤小、术后无须制动且复发率低。
[1] 李光学,钱科洪,梁跃,葛世珊.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比较.现代医药卫生,2009,25(5).712.
[2] 陈波,胡先枚.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对比分析.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08,2(2):52.
[3] 郑桂勤.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法与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法疗效分析.吉林医学,201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