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媛 邓媛元 指导老师:熊大经
脓耳[1]是指以耳部疼痛、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严重者可引起脓耳变证,甚者危及生命。脓耳是耳科常见的多发病,尤多发生于小儿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现代中医文献中,有关脓耳的治疗,偏于外治法,而内治法相对较少,但中医古籍中对脓耳的病因病机、内科治法、外治法均有较多论述。
《灵枢·厥病》最早提出脓耳的症状:“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脓耳一名,首次出现于《仁斋直指方·卷二十一》:“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脓汁出焉,谓之脓耳。”此外,脓耳又称之为缠耳、聤耳、耳湿、震耳、耳疳、耳风毒、耳疮等。如《政治准绳·疡医·卷之三》曰:“曰聤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有耳风毒,常出红脓。有缠耳,常出白脓。有耳疳,生疮臭秽。有震耳,耳内虚鸣,常出清脓。”其变证又称黄耳伤寒。《疡医大全·卷十三》:“凡耳中策策痛者,是风入肾经也。不治则变,恶寒发热,脊强背直,如痉之状,曰黄耳伤寒。”
历代中医古籍对脓耳的病因病机记载颇多,外感风热湿或内伤脏腑均可发病。故《冯氏锦囊秘录·卷六》亦提出:“有小儿肾经气实,其热上冲于耳,遂使津液壅而为脓,或为清汁,然则厥阳之与足阳明,手少阴之与足太阳,为症尤甚。推其所致之由,其原有七,有实热有阴虚;有因痰;有因火;有气闭;有肝风,有胎元及发而为病也。”
《丹溪心法·卷四》:“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医学入门·卷四》曰:“脓耳,风热上壅”。《医学正传·卷五》亦云:“蔓荆子散治上焦热,耳鸣而聋,及出脓汁。”明确提出外感风热,上壅清窍,可致耳中流脓。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耳部》曰:“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疡医大全·卷十三》曰:“耳内生疮流脓,乃肝经郁火所结。”可见肝胆郁火、风热或湿热,可循经蒸灼耳窍,血肉腐败,则生脓汁。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云:“耳,宗脉之所聚,肾气之所通。小儿肾脏盛,而有热者,热气上冲于耳,津液壅结,即生脓汁。”《证治汇补·卷四》:“肾气结热则耳脓。”提出肾经有热,热灼耳窍,腐肉成脓,遂成脓耳。《医学入门·外集·卷五》:“耳内痒痛出水,喜冷银簪探入,属肾经虚火挟怒”可见肾中虚火上炎也可致脓耳。《备急千金要方·卷六》曰:“治耳聋鸣、汁出,皆由肾寒,或一二十年不瘥方。”此处提到肾寒可致脓耳。耳为肾窍,肾之经气亏虚,寒热之气循经上犯耳窍,津液困结而成脓耳。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曰:“有因纵怒纵酒,湿热相乘,耳肿及痛者。”过食肥甘厚腻,脾胃受损,酿生湿热,湿热循经上扰,故耳中流脓。
《证治汇补·卷四》“聤耳由气郁生痰.内火攻冲.形似赤肉.或兼脓汁溃烂。”气郁生痰,痰阻经络,耳窍生脓。
《政治准绳·杂病·第八册》:“若劳伤气血,热气乘虚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也。”劳倦伤脾,脾虚气血生化无力,正气虚弱,风热邪气壅遏耳窍,脓汁渐成而成脓耳。
《灵枢·五阅五使》云:“耳者,肾之官也。”《中藏经·卷中》:“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明确耳与肾的所属关系。肾藏精,肾之精气上通于耳,肾精充沛,耳窍的得以濡养,则听力聪敏。正如《灵枢·脉度》云:“肾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胆附于肝,胆为“中精之府”,中正之官,手足少阳经交接并皆至耳入耳,故肝气条畅,中正不乱,精气上输,则耳窍清灵,身正不倾,故有“耳病实则少阳”之说。肝胆相表里,《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走……”听力亦需肝血的供给与濡养,即耳受血始能听。又有肝气假肾通于耳,如《辨证录·卷之三》曰:“肝为肾之子,肾气既通于耳,则肝气未尝不可相通者,子随母之象也”。肝气通于耳,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条达,耳窍通利,听觉聪敏。
《温热经纬·卷四》:“坎为耳,故耳为肾水之外候。然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葱,专主乎听,金受火烁则耳聋。”《保命集》云∶“夫耳者,以窍言之水也,以声言之金也,以经言之手足少阳俱会其中也。有从内不能听者主也,有从外不能入者经也。”肺气利,则耳窍和能闻五音。故《医学入门·外集·卷四》:“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能听声。”
《素问·玉机真脏论》言:“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脾胃论·脾胃虚实传》中言:“胃气一虚,耳口鼻俱为之病。”《灵枢·口问》言:“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故耳鸣。”脾胃运化正常,清阳之气达于耳,则耳之功能正常。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提示心寄窍于耳。
中医古籍中脓耳的治法记载较多,分内治法和外治法:
4.1.1从肝胆论治
治以舒发肝胆之气,用药多用柴胡、白芍、川芎之品,方选柴胡清肝饮、柴胡聪耳汤、柴胡栀子散、通气散、当归川芎散、加味逍遥散、龙胆泻肝汤、润肠汤。如《政治准绳·疡医·卷之三》:“若发热痛,属少阳、厥阴风热,用柴胡栀子散。若内热痒痛,属前二经血虚,用当归川芎散。若寒热作痛,属肝经风热,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川芎。”《医学心悟·卷四》:“或脓水淋漓或痒极疼痛,此皆厥阴肝经风热所致,宜用加味逍遥散”。
4.1.2从肾论治
多采用补肾降火之法,多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之品,方选加味地黄丸、肾气丸等。
4.1.3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法
针对风热上壅所致,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方选治宜蔓荆子散、凉膈散、犀角饮子等。如《张氏医通·卷八》曰“耳湿肿痛。用凉膈散加羌、防、荆芥。”
4.1.4理气化痰法
针对气郁生痰所致,方选二陈汤之类。如《证治汇补·卷四》曰:“聤耳由气郁生痰.内火攻冲.形似赤肉.或兼脓汁溃烂.治宜二陈加玄参、花粉、黄芩、山栀、连翘、柴胡、蔓荆。”
历代中医文献对脓耳的外治之法记载颇多,包括外耳道塞药法,如《政治准绳·疡医·卷之三》:“黄连散每用少许,绵裹纳耳中。”吹耳法,方药如红绵散、松花散、白莲散、麝香散、杏仁膏、矾石散、葱涎膏、菖蒲散、竹蛀散、蝎倍散、立效散、香附散、三黄散、二圣散。滴耳法,如《卫生宝鉴·卷十》“菖蒲挺子治每用少许,油调滴耳中,立效。”《疡医大全·卷十三》:“耳内肿痛出脓出水 金丝荷叶(即虎耳草)揉汁,灌入耳内自愈。”
综上,历代中医古籍对脓耳的认识,从病因病机上来讲较丰富,包括风、热、湿、脏腑虚弱等。在治疗上,重视内外同治。内治法多以脏腑辨证为主,充分体现了脏窍辨证、整体观念,治疗方法丰富,内服方药多以疏利肝胆药、疏散风热药、补肾药为治疗脓耳的常用药物。外治法、验方较多。研究中医古籍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我们在脓耳的治疗上启发思路、丰富辨证、多种治法相结合。
[1] 熊大经.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