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2013-12-22 06:15吴凌刘少山唐小伟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前房巩膜缝线

吴凌 刘少山 唐小伟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致盲眼病。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一种经典的常规手术方法,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常发生术后早期的低眼压、浅前房及后期的滤过口瘢痕化致滤道堵塞、眼压复升,从而继续损害视功能。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青光眼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单纯小梁切除术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60例,其中,男82例,女78例;年龄42~80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0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3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眼。将16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8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青光眼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方法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的高度均为8mm,范围120°,不剪除Tenon囊组织。做长方形的板层巩膜瓣,厚约1/2巩膜厚度。剥离至角膜缘前界约1.5mm,于巩膜瓣下放置含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 0.2~0.3g/L棉片,棉片略大于巩膜瓣大小,2~5min后将棉片丢弃,丝裂霉素C放置时间长短及浓度高低根据患者年龄、结膜厚度及充血、Tenon囊厚度情况而定。迅速用约100ml平衡盐溶液冲洗巩膜瓣。巩膜瓣用10-0尼龙线从角膜缘前方1.0mm透明角膜板层内进针,约1/2角巩膜厚度水平潜行越过角膜和巩膜组织,从巩膜瓣侧切口旁的巩膜处出针,然后缝针从角膜缘后方巩膜处进针,约在1/2角巩膜厚度水平潜行越过角膜缘,并在其前方1.0mm透明角膜处出针,引出线不少于6mm。根据前房形成及前房滤过情况决定打结松紧。最后经预置的前房穿刺口向前房内注入平衡盐以恢复前房深度,分层缝合Tenon囊及缝合结膜。

术后处理:术后口服抗生素3~5天,术眼滴用0.5%可乐必妥眼液和典必殊眼液,每日4次,持续3~4周;美多丽每日3次,持续四周。根据眼压、前房形成情况、滤过泡形态功能情况,手术后3d~4周在表面麻醉、裂隙灯下分次拆除可调整缝线。

1.3 观察内容

观察两组术前、术后出院时眼压;术后并发症(前房出血,低眼压,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前房分度:浅前房按Spaeth分度为Ⅰ度浅前房,Ⅱ度浅前房,Ⅲ度浅前房。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依据观察内容对两组术前、术后出院眼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前房分度进行统计并比较,具体见表1。由表1可知,两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浅前房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观察内容比较[n(%)]

3 讨论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一种经典的常规手术方法,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较常发生术后早期的低眼压、浅前房及后期的滤过口瘢痕化致滤道堵塞、眼压复升,从而继续损害视功能。常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一般为4.8%~70.0%。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是基于现代青光眼术后切口愈合的病理生理特点[1]。丝裂霉素C影响伤口愈合过程的药物学(抗纤维增阻药物)和非药物学(特殊技术)调节理论的认识,通过合理的组合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2]。丝裂霉素C是由头状链霉素菌层分离出的一种碱性抗肿瘤抗生素[3]。作用机制是与DNA分子的双螺旋形成交联,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有丝分裂和蛋白质合成,对增生各期中的细胞均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同时也作用于静止期细胞,故丝裂霉素C对成纤维细胞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在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能减少瘢痕形成[4],大大提高术后球结膜瓣下有功能的滤过泡的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丝裂霉素C对年龄较大者,球结膜菲薄者慎用;它还可引起术后早期伤口渗漏、浅前房、低眼压、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应用可调整缝线,可以通过术中密缝巩膜瓣,房水经滤过道流出不至于过多、过快,使术后早期前房迅速恢复,提高了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5-6];减少了术后早期一系列与滤过过强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可调整缝线拆除时间应当根据患者滤过泡、前房及眼压情况决定,一般在4~14 d分次拆除,术前前房深度小于1.6 mm,有恶性青光眼倾向者,延缓拆除时间。术后3~4 d眼压在15~20 mmHg、前房恢复正常、滤过泡平坦,暂不拆除可调整缝线,若术后眼压大于20 mmHg,术后1周内先拆除1根可调整线,待眼压下降且滤过泡隆起,则1~2d后再拆除另1根可调整缝线[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前眼压和出院时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浅前房发生上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

总之,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主动调节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滤过量,防止滤过道粘连阻塞,有效控制眼压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

[1] 王淑华,程强,赵亚君,等.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术中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8):654-655.

[2] 吴乃川,张建虹.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3):165-166.

[3] 周文炳.临床青光眼[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6.

[4] 魏海峰,贺贵元.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灼烙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5):96-97.

[5] 魏涛,张贻转,高波.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7,7(4):1155-1157.

[6] 黄涵.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65-66.

猜你喜欢
前房巩膜缝线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青光眼术后患者浅前房的护理体会
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缝线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