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楠
近期,早晚温差大,哮喘发作的老年朋友有所增加。气温变化可直接作为刺激因子,打破人体内神经、内分泌环境的平衡,引起支气管黏膜毛细血管扩张、气道分泌物增加而诱发哮喘。
支气管哮喘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学中的“喘病”范畴。若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痰饮内生而伏于肺,每当遇到气候突变、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累过度等诱因时,就会引发哮喘。根据临床表现,中医常将本病分为三期,即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及临床缓解期,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来治疗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好。
外寒内饮型表现为喘息气急,甚至不能平卧,胸闷咳嗽,痰白稀薄,常伴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或肢体酸痛等症状。本型多因外感风寒失于表散,使邪蕴于肺,从而壅阻肺气导致气不布津,聚液生痰。治宜宣肺散寒、化饮平喘。方选麻黄、桂枝各8克,橘红、白芍各6克,炙甘草10克,水煎温服,每天1次,连用5天。
痰浊阻肺型表现为咳嗽痰多,喘息气急,胸闷痰鸣,不得平卧,伴胃脘痞满、纳呆食少。本型多因痰湿壅盛,肺失清肃宣降功能,导致肺气上逆。治宜燥湿豁痰、宣降肺气。方选紫苏子、姜半夏各7克,厚朴、当归、白芥子、莱菔子各6克,肉桂3克,生姜2片,水煎温服,每天2次,连用3天。
痰热壅肺型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甚者不得平卧,痰鸣、痰色黄,面红。烦躁不安,大便干结,舌苔黄腻。本型多因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或素有宿痰,复感风热,使痰与热结,壅阻肺气,肺失清肃所致。治宜清肺涤痰、降逆平喘。方选全瓜蒌、桑白皮、黄芩各8克,苏子、贝母各5克,水煎温服,每天2次,连用4天。
阳虚饮伏型表现为咳嗽喘息,气急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动则加重,畏寒背冷,四肢不温,痰白稀薄,舌苔腻。本型多因病程日久,损伤脾肾阳气所致。治宜温阳化气平喘。方选黄芪10克,白术、陈皮各9克,炙甘草、肉桂各6克,水煎温服,每天2次,5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