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并发症分析

2013-01-22 12:27张小坚盛美珍张联合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放射科杭州310051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穿刺针气胸进针

张小坚 盛美珍 洪 江 张联合 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放射科 杭州 310051

螺旋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并发症分析

张小坚 盛美珍 洪 江 张联合 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放射科 杭州 310051

经皮肺穿刺 CT引导 活组织检查 并发症

肺部肿瘤是临床高发疾病,随着现代医学检查技术的快速进展,大多数肿瘤能得到准确的临床诊断,但取得病理诊断始终是肿瘤治疗的前提。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能准确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免疫组化,从而明确病理诊断,已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诊断方法。现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0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52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52例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35~80岁,平均64.8岁。所有病例影像学表现均为肺部周围型结节或肿块状病灶,肿块直径1.4~6.2cm。贴近胸壁病灶11例,位于肺叶中间病灶36例,肺尖部病灶5例;所有病例均无穿刺活检禁忌症。

2 方法

应用东芝公司Asteion单排螺旋CT机,Dr.Japan公司18G组合式活检针。术前仔细阅读CT资料,确定穿刺路径,根据病变部位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层厚5mm,层距5mm,训练患者呼吸,于平静呼吸中屏气,进行螺旋扫描。选择穿刺层面和进针点,光标测出进针距离和角度,用CT定位线做好体表标记,穿刺路径需避开大血管、神经、叶间裂等,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5~10mL局部麻醉穿刺点。先用可分离切割针外套管针穿刺病灶,后于穿刺区行螺旋CT扫描,明确针尖在病灶中,若针尖未达到预定位置,需调整位置,直至针尖位于理想取材部位,拔出穿刺针芯,拉动活检针栓,使活检针处于可激发状态。沿套管送入活检针到位后,旋紧活检针并激发,退针,若一次取材不满意,可在其他定位点反复取材(一般不超过3次),标本以10%福尔马林液固定。本组病例一般均行2次取材,以保证取材准确率。穿刺结束后,常规行胸部CT扫描,以明确是否存在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床边监测生命体征2h,常规使用止血药物1~2天,部分患者予吸氧、止痛等对症处理。

3 结果

52例中穿刺成功50例,成功率96.2%。50例中42例行不同部位2点穿刺,8例为1点穿刺。50例病理:恶性病变48例,阴性2例。2例阴性者1例随访2个月病灶增大,予手术切除证实为恶性病变,另1例随访1年,病变无明显变化。诊断准确率98%。52例中出现咯血4例,咯血量20mL/24h,20%以下气胸10例,皮下气肿2例,经消炎、止血、吸氧、止痛等保守治疗后,均自行吸收缓解,未予外科处理。并发症发生率30.8%。

4 讨论

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已非常成熟[1-5],操作方法相对简单,本组穿刺成功率96.2%,诊断正确率为98%,穿刺成功率、正确率与文献报道相似[2-4];穿刺不成功2例均由于肿块较小、位置较深、患者呼吸控制不佳等因素导致穿刺失败。

文献[1-5]报道,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主要并发症有咯血、血气胸、误穿其他重要脏器等。本组未出现误穿大血管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0.8%,与文献[3-4]报道相近,但剔除贴近胸壁病变穿刺后几乎无并发症发生因素,实际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率并不低,因此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本组并发症发生主要与病灶位置、操作技术、穿刺器材直径相关;穿刺后并发气胸多由于病灶位置较深、位于肺叶中间、穿刺路径较长、患者呼吸控制不佳或合并肺气肿等相关,一般气胸量均较少,无需外科处理。本组发生2例合并颈胸部较大范围皮下气肿,文献报道较少[3],考虑原因:①患者均为老年人,病灶均位于肺尖部、且合并陈旧性胸膜粘连,出现气胸后胸膜腔气体被局限于肺尖部,因老年患者软组织较疏松且弹性较差,致使胸膜腔内气体与颈胸部软组织间形成单向活瓣样通道,从而导致广泛皮下气肿;②穿刺进针点均为前胸壁,因肺尖部肋间隙较窄,进针点选择较困难,加大了操作难度,以致穿刺次数均超过3次,从而增加了穿刺针穿透胸膜的次数,导致气胸发生几率加大;③所用穿刺针直径较大(18G)等有关。而并发咯血原因考虑与肿块直径较小、穿刺针经过肺组织较深、病灶附近血管较密集,穿刺活检针直径较粗相关。

为减少穿刺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笔者认为:①应提高操作者穿刺技术,以减少穿透胸膜次数,穿刺次数不宜超过3次;②仔细阅读CT图像,穿刺路径避开血管密集区、叶间裂、肺大泡等,以降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③肺尖部病灶穿刺需仔细拟定穿刺路径,尤其需注意是否合并胸膜粘连及肺大泡;④根据病灶位置选择非常规穿刺体位[4],以减少穿刺针经过肺组织的距离;⑤选择较细切割针。尽管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存在不少并发症,但大部分并发症均较轻微,经保守治疗后一般均能自行缓解,出现致命并发症可能性较小。因此,可认为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诊断方法。

[1]张雪哲,卢延.CT、MR介入放射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3-30.

[2]初占飞,赵静,宫静.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79.

[3]裘敏剑,郑伟良,胡红杰,等.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2):86-88.

[4]唐光健,孙静涛,王仁贵,等.胸膜外定位法CT导引下经肺穿刺活检[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2):1307-1310.

[5]黄振国,张雪哲,王武,等.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影响气胸发生率因素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22(7):582-585.

修回日期:2013-05-28

2013-03-25

猜你喜欢
穿刺针气胸进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