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惠
(玛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 玛沁814000)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次研究对76例低氧血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选取76例于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地区就诊治疗的76例低氧血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确诊为肺动脉高压,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8),治疗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1~64岁,平均41.3岁。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22~61岁,平均37.8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药物及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等治疗,必要时可以进行强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30mg的灯盏花素注射液,15d为1个疗程。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肺动脉平均压、肺血管阻力、血气的变化及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评判标准主要用治疗前后患者肺动脉平均压降低的差值表示[1]:显效: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25mmHg;有效: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25~35mmHg时且其降低>10mmHg;无效:治疗后肺动脉平均压在25~35mmHg时且其降低<10mmHg。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及其两组间的血气变化(pH、PaO2、PaCO)基本一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有效性主要是以肺动脉平均压的变化为主要标准。观察组降低肺动脉平均压的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有效率为85.03%,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比较 (±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动脉压比较 (±s)
组别 例数平均动脉压治疗前 治疗后P观察组 38 33.12±5.1 20.15±4.5 <0.05对照组 38 32.87±4.9 24.24±4.7 <0.05
肺动脉高压其主要病理特点是肺小血管发生收缩及肺小血管结构发生重建,而对于长期生活在高原的患者,由于高原特殊的环境特点,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循环及心血管一系列变化,可以对肺泡气体交换产生影响,长期将会导致机体慢性缺氧而产生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又将引起肺毛细血管发生收缩[2]。同时缺氧使得机体释放的细胞因子增多,主要有白介素-1,白介素-6及TNF-α等,这些细胞因子可以导致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微血栓形成,肺小血管收缩肌重建,长期以来将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形成[2]。
灯盏花素是一种菊科植物,具有活血化瘀,止痛及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微循环,降低血小板含量,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同时,其还能够使得血中纤溶酶原激活物及抗凝因子明显升高,增强纤溶系统的活性,降低肺动脉压力[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灯盏花素进行静脉滴注,其降低肺动脉平均压的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有效率为85.03%,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灯盏花素对于高原地区低氧血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1] 张海明.高原低氧[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1(3):131.
[2] 石森林,徐莲英,吕圭源.灯盏花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4):87.
[3] 张聚静,钟文平.灯盏花素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