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质性研究

2012-12-29 06:18莹,石
体育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编码语义节点

王 莹,石 岩

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质性研究

王 莹,石 岩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访谈录为主要质性材料,旨在通过对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历史演变、职业发展阶段差异、中外差异,找寻其定位标准。研究发现:1)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包括荣誉观、个性观、胜负观、心理状态、教练员的影响、技战术意识、公众意识、集体观、退役选择及文化知识10个维度,随时代变迁的4个阶段和自身职业发展的3个阶段而表现出差异性;2)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随时代变迁而演变,主要表现为:民族、国家荣誉观到个人理想荣誉观的形象变迁;内敛胜负观到张扬胜负观的形象变迁;赛场调节到赛场霸气的形象变迁;3)中、外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编码结果趋势化和语义差异的文化内涵两个方面。

优秀运动员;中国;形象特征;质性研究

20世纪中叶以来,媒体的巨大变革为竞技体育的快速拓进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同时,由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引发现代人对现实社会产生逐渐强烈的压力感和无助感,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选择在竞技体育虚拟现实的公平竞技规则、真实竞技场合以及生生不息的竞技激情中寻求心灵或信仰的依托。

现代精神解析学认为,人的一生总伴随着不同的心理崇拜现象得以延续,而优秀的运动者融合了竞技体育所独有的精神力量、艺术的欣赏和野性的呼唤,借助电视时代的广阔舞台,当仁不让成为了后工业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偶像和崇拜,甚至模仿的对象,贝利(Pele/Edson Arantes do Nascimento)、阿里(Muhammad Ali)、乔丹(Michael Jordan)、贝肯鲍尔(Franz Beckenbauer)、容国团、许海峰、邓亚萍、郎平等人的名字,俨然成为很多人记忆中的时代英雄。他们身上往往浓缩了国家的历史、人文等特征,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主旋律,倾注了人们改变民族形象、掀起爱国热情,以及拼搏进取等内涵的深刻理解。例如,“人生能有几回搏”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精神的高度浓缩与体现。

历年来不乏针对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宣传、总结以及褒奖陈词等,主要集中于“中华体育精神”、“中国体育健儿风貌”、“中国奥运健儿风采”等词语,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6,7,19]:1)为祖国争光(毛泽东,1954;周恩来,1957;刘少奇,1958;袁伟民、李富荣等,2000);2)胜不骄败不馁(毛泽东、周恩来,1961;邓小平,1974;李铁映,1988;陈毅、罗瑞卿等,1961);3)艰苦拼搏,团结奋斗(江泽民、李鹏、杨尚昆,1990;袁伟民等,2000);4)掌握科学方法,研究战略战术(傅溪鹏、艾立国等,1981)。此外,还有诸如“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奋勇当先,不畏敌手”,“百折不挠,坚毅不拔”等,主要针对中国优秀运动员拼搏精神的词语表述。

然而,相关领域却鲜见此类的学术探讨,本研究旨在通过搜集权威新闻机构对不同时代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访谈资料,以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为取向,自下而上揭示我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1 研究方法

目前,国外较为广泛运用的定性分析软件有ATLAS.TI 5.2、Hyper Research 2.6、MAXqda、The Ethnography 5.08、QSR N 6以及QSR Nvivo 8.0等。在这些软件中,德国柏林大学ATLAS的跨学科研究项目研发的ATLAS.TI 5.2凭借其强大的功能成为众多定性分析研究者的首选工具[26]。

基于质性研究(qualitative)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原则[1],在研究初期,系统收集整理了20万字左右的个案与访谈资料,将文本资料转化为副文本格式(RTF)后,先经过初期3人对于一部分不同材料的编码一致性检验,一致率达到93.3%后。录入Atlas.ti 5.2质性分析软件,然后大批量自下而上录入软件,进行编码分析。

1.1 资料来源

研究资料主要来自权威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CCTV“体育人间”、CCTV“名将之约”、“东方之子”、“深度对话”等栏目),关于中、外优秀运动员的访谈视频、节目、网络报道以及名人访谈录等搜集整理形成,其中,涉及运动项目有乒乓球、体操、跳水、田径、花剑、举重、足球、排球、篮球、登山、射击、射箭、围棋、柔道、网球等;根据不同时代、国家录入50名不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个案;通过内容分析的表层涵义内容分析整理,剔除个案雷同的访谈资料后整理为20万字的文本资料,以进行下一步的编码分析使用。

1.2 资料分析

扎根理论强调从资料提升理论,该理论须扎根于原始资料之中,以经验和事实为依据(Glaser &Strauss,1967)[24]。植根于所搜集的现实资料,以及资料与分析持续互动的思想对录入资料进行分析,对原始材料进行3个阶段的编码方式,即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关联编码(relationship coding),最后产生核心编码(core coding)[25]。

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通过对相同或相近概念的初步整合后,获得自由节点908个;其次,对开放性编码的908个自由节点内容进行分类、比较,并将概念层级上升到关联编码,即二级编码登录;最后,将概念同属的自由节点归纳为一个树节点中,该树节点即核心编码。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编码结果与分析

随机选取了35名中国优秀运动员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整理文本文字15万字,通过开放性编码初步归纳707个自由节点并进行归纳、裂解、概念化形成25个二级编码树节点,最后形成概括化的10个核心编码,并以参考节点数依次排列如下:荣誉观、个性观、胜负观、心理状态、教练的影响、技战术意识、公众意识、集体观、退役选择、知识文化观(表1)。

续表1

对中国优秀运动员编码结果进行分析,原始数据编录结果凸显出两个部分的内容:1)时代变迁对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影响;2)中国优秀运动员职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对其形象特征的影响。这两部分的原始资料显示,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10个维度具有不同的表现,将在讨论中进一步分析。

2.2 国外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编码结果与分析

选取国外优秀运动员15名个案访谈资料,整理为5万字的访谈文本资料,通过开放性编码初步归纳为201个自由节点,并进行归纳、裂解和概念化过程形成22个二级编码树节点,最后形成概括化的9个核心编码,并以参考节点数依次排列为:荣誉观、心理状态、胜负观、公众意识、关系人群影响、技战术意识、团队意识、信仰、知识文化(表2)。

表2 国外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编码信息列举一览表

表1、表2显示,由于材料登录先后次序,以及文化、地域的不同,中国优秀运动员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原始材料中表现出了差异性,故分作两次输入,形成了略有差异的自由节点,并进一步导致形成可供讨论使用的树节点的差异性。

3 讨论

3.1 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历史演变

长期以来,作为“窗口”展示的中国运动员形象承载了远远大于职业形象本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宏观层面的意义与价值,其形象演变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与体现(图1)。

根据原始资料整理文本,将概念化的10个形象特征按照时代划分为4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

图1显示,3个形象特征的参考节点数变化不大,即集体观、退役选择和知识文化观;4个形象特征参考节点数显示从20世纪50、60年代到2000年后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即个性观、胜负观、心理状态和教练员的影响;3个形象特征参考节点数显示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即荣誉观、技战术意识、公众意识。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运动员表现比较突出的特征是荣誉观、个性观和技战术意识,胜负观和公众意识都不是十分明显;70、80年代中国运动员排在首位的是个性观,荣誉观有所下降,而胜负观、心理状态、教练影响、技战术意识、公众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表现不明显的集体观和知识文化也是几个时代中较高的;90年代和2000年后均表现为个性观、荣誉观、胜负观、心理状态、教练影响为主要特征,而技战术意识、公众意识特征弱化。

图1 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时代变迁示意图

3.1.1 民族、国家荣誉观到个人理想荣誉观的形象变迁

凤凰卫视《60年家国标志人物访谈》中记录:“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体育运动项目除了引发民族自豪感之外,还有着重要的国际意义,所以,它会被看作是一项政治任务。那一代中国人的心目当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它绝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像王富洲和他的队友就始终坚信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

3.1.1.1 “民族英雄”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

“国家、民族荣誉观”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旧中国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屈辱的民族心理、压抑的民族精神、孱弱的民族体质,以致于被扭曲的民族外观使更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勇武刚强,乃中国第一急务”(梁启超,1902)。刘长春背负旧中国抵制日本军国主义建立“伪满洲国”的使命,悲壮地完成了中国奥运史上的“单刀赴会”。

新中国建国初期,面对国际奥委会制造的“两个中国”的外患与一穷二白的内忧,媒体表现了高度的国家意志,进行了一系列维护国家利益的报道。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运动员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下,承担起国家政治立场窗口的责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兴亡、生与死的较量成为那个时代的“英雄”身上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而正是这样一份责任“使民众看到了民族崛起的希望,成为鼓舞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精神武器”(贺龙,1959)。

图2所示,“国家、民族荣誉观”在20世纪70、80年代有所淡化,但依然是时代变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而实际上,这个阶段媒体也是要在全国再掀起学习奥运英雄、振奋民心、激发爱国热情的高潮。例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央电视台明确提出:“宣传中国体育形象乃重中之重,我们的报道方针,就是要大力宣传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英雄事迹,达到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的目的。”[8]

图2 中国优秀运动员“荣誉观”的时代变迁示意图

中央电视台的实况转播主要集中选择有中国队参加、能拿金牌的比赛,对于我国运动员不能拿金牌的赛事,哪怕是在奥运赛场影响最大的田径等大型赛事,以及其他国家高水平赛事和奥运各种运动项目赛事,均不作为转播的内容(岑传理,1993)。

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步入改革开放时期,国人推开国门后,惊奇地发现,自己与发达国家之间竟有半个世纪的差距,这种弱势心态使国人改变民族形象的愿望格外强烈,并通过观看国际体育赛事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出来:“1983年中、韩奥运足球预选赛,北大学生心切地喊出‘冲出亚洲,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举国欢腾,掀起了‘各行各业学习女排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热潮。”[12]国家尚未走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低谷,这种迅速凝聚起来的民心,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具有时代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3.1.1.2 “个性表现”突破狭隘的民族倾向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媒体开始出现了与国家主流宣传目标不一样的声音:过分强调和突出自己民族的心理,会出现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90年代初,运动员中还在流行“不知道”的三字经。“最典型的是1990年,伏在夺冠后的发布会上,面对记者‘你训练得苦不苦?’‘你想不想爸爸妈妈?’‘你今年多大?’一连三个问题,一律回答‘不知道’,该事件被美国报纸标题为《一个只会说‘不知道’的中国姑娘获得了世界冠军》”[21]。90年代中后期以及2000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运动员逐渐开始展现个性化的言行表达(表3),“我们要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不是体育机器人。我们令运动员更出名、更受欢迎,就像所有美国篮球明星一样”(蔡振华,2001)。

任何形象变迁背后都是时代变迁的影响。美国《时代》(Time)周刊(2000)认为,中国运动员形象的转变和2008年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政治目的有关。对这一点,更多的中国学者认为理由偏狭。2008年的“姚之伤”事件,中国篮协的态度更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姚明缺席奥运会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然而,我们必须听从医生的意见,假如姚明无法完全康复的话,可能影响到他整个职业生涯。”这是与以往优秀运动员“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巨大反差。国家的荣誉,首先是通过运动员来实现,尊重运动员个人的生命、价值,乃至于尊重他的个性要求,就是尊重体育精神(张闳,2009)。

表3 中国优秀运动员“个性化”言行一览表

中国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竞技体育也将由强大的民族历史责任时代回归到正常的、多元化状态中。在竞技体育的广阔舞台上,中国优秀运动员们得以奇葩绽放。

3.1.2 从内敛胜负观到张扬胜负观的形象变迁

“我们那时不能张扬,也不能那么疯狂,高兴不高兴都得忍着,要控制自己……直到信件像雪花一样飞来,数以麻袋计,还常被邀请参加国宴,这时才觉得,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那时受的教育是,更要戒骄戒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郑凤荣)。

“我现在太激动了,太激动了!完全没有想到。所以说,我现在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真的喉咙非常非常干……真的太兴奋了,太兴奋了。谁说黄种人不可以拿冠军,我今天一定要证明给他看。我是奥运冠军,我觉得梦想终究会变成现实”(刘翔)。

这是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的两个田径运动员破了纪录后的感慨之言,可以用内敛与张扬来形容其剧变。

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引导下,胜负往往代表着国家、民族的荣誉,胜了是“为国争光”、“感谢国家”,而败了则“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

改革开放,竞技体育作为我国向国内外展现国家实力与凝聚力的“窗口”,其功能强,但起点低,且目标大、压力大,群众关心支持,舆论监督特别厉害。特别是比赛胜负刺激人的感情,处理得当,胜可鼓舞士气,败也能激励人从逆境中奋起,但若为感情所役,就会干出不理智、不文明的事情来(李铁映,1984)。

中国足球队在一场重大比赛中失利,曾酿成“5.19事件”,不久前,为我国赢得第一个女排世界冠军的一位主力运动员、现在在香港工作的陈亚琼告诉我:“女排输了,连我也遭唾骂。一次到北京街上遇到3位青年,瞅我一阵问:‘你是陈亚琼吗?’我答‘是’。想不到他们竟‘呸’了一声向我吐口沫,连声骂女排臭!”这例子虽然比较尖端,但并非个别。1988年汉城奥运会失利,使李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因为怕被责骂,连银行都不敢去……[5]

这种把胜负和“精神”、“荣誉”搅到一起的现象占据了中国几十年(洪峰,2000)。胜负观体现的是世界观,是一个人如何看待成败,及其理想情操、道德水平、思想方法、文化素养和法制纪律观念的体现。但夺金的心理障碍或失败,甚至只是亚军的的结果所引发的冷遇和背上丢掉金牌的罪名依然让中国优秀运动员很难轻松面对竞技体育永恒的胜负主题。

3.1.3 从赛场调节到赛场霸气的形象变迁

根据对原始资料的二次编码得出,天生的心理素质(0b71),赛前、赛中、赛后调整心理状态(0b72),赛场流畅状态(0b73)3个类别,以录入的编码形式列表,其中,0a1、0a2、0a3、0a4分别代表4个时代阶段,即20世纪50、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以后(表4)。

从表4可见,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中尽管也存在“天生的心理素质”,如“从小就具备一个优秀运动员必备的稳定的心理和赛场发挥”、“年龄小但非常稳重,耐得下性子”等,但并非主流,表现更多的主要是赛场前、中、后的心理状态的调整。

表4 中国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不同时代变化的参考节点一览表

例如:“一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我的心态就有点不对头了,心开始乱跳了。我想今天机会来了,金牌到手了,所以到比赛抓举的时候,想的太多,摸着杠铃都不会举了。金牌,金牌,满脑子都是金牌。”(赛前)(占旭刚,2000)“当时糊里糊涂就上去了,又糊里糊涂下去了,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奥运会就过去了,我们3个下来还说,这就是奥运会,就这么完了,我们毕竟还准备了很长时间的……”(赛中)(王海滨,2000);“我想,这么多年,一次次比赛,不管国际、国内的,好像都是我因为最后一剑输给了对手。我想,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因为我太想赢了,如果以后能把心态放平稳,也许会好一些”(赛后)(王海滨,2000)。

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赛前、赛中、赛后调整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呈上升态势,这种心理态势上的变化一方面与我国运动员依然强烈的夺金意识形态有一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运动员不断调整自我、挑战自我、否定之肯定的螺旋上升的超越自我的精神面貌。这一点,从0b73编码类别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优秀运动员访谈资料中“赛场的流畅状态”以及“赛场气势”几乎没有出现过,而进入90年代后,运动员在场上“豪气冲天”、“气势磅礴”、“酣畅淋漓”、“咄咄逼人”、“霸气”就逐渐显现。

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形象本质是“不断超越”、“自我挑战”的精神和气质,金牌只是证明这种超越的手段之一,而不是惟一。

3.2 中国优秀运动员不同发展阶段的形象特征分析

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并非集中于某一个阶段形成,而是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继承性。不同时代、不同项目以及运动员自身存在着差异性,但可以按照其职业发展分为3个阶段:起始或训练阶段(initiation/training stage)、成熟绩效阶段(maturity performance stage)、预期退役阶段(anticipation retirement stage)(Torregrosa &Valiente,2004)[27]。

3.2.1 中国优秀运动员起始阶段的形象特征表现

起始或训练阶段的运动员处于发展初期,其形象特征依次表现为:教练员的影响、集体观、个性观(小时候的个性特点)、心理状态(天生的心理素质)、知识文化观。

优秀运动员的起始阶段由于年龄小、离家早、各方面不成熟的表现等客观因素,因而,受教练员以及集体影响更多;其次,运动员天生的个性特点及心理素质为其进一步发展自己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第三,我国对这一发展阶段的运动员安排有系统的知识文化学习内容与课程安排。

3.2.2 中国优秀运动员成熟绩效阶段的形象特征表现

优秀运动员之所以成为优秀运动员,依赖的是成绩资本[22]。优异的运动成绩所创造的名人效应可以为运动员打开更多机会的大门[23]。成熟绩效阶段的运动员处于发展中期,其形象特征依次表现为:荣誉观、胜负观、个性观、心理状态、技战术意识、公众意识。

优秀运动员的成熟绩效阶段由于成绩稳定而绩效优异,具有较为强烈的荣誉观和胜负观,同时,个性表现为控制自我、坚韧拼搏等特征;其次,运动员在此阶段具备了成熟的心理状态和技战术意识;第三,优秀运动员公众意识程度不高。调查显示,专家对优秀运动员的公众意识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对其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仅占13%和5%,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到26%和8%;而对竞技能力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56.8%和9.8%,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3.8%和0.5%,这与公众对中国体育代表团行为识别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基本符合。

成熟绩效阶段我国优秀运动员普遍具有各项形象特征优化发展而公众意识薄弱的现实问题。

3.2.3 中国优秀运动员预期退役阶段的形象特征表现

预期退役运动员与成绩绩效阶段时期有所不同的是其职业的侧重取向发生了变化,对于成绩绩效阶段的运动员而言,成绩是其根本所在;而预期退役阶段运动员的侧重则有所偏移,这表现在了其形象特征表现上,依次为:教练员的影响、知识文化观、退役选择。

预期退役阶段运动员的退役选择会与教练员的影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其次,知识文化观成就了很多运动员拓宽视野、转换社会角色等;第三,退役选择的差异性也会影响优秀运动员的形象特征。

3.3 中、外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的对比分析

中外优秀运动员形象编码分析显示,优秀运动员具备一定的、共同的形象特征,这些形象特征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所弘扬的“超越国家与民族的世界性文化活动”,“为人类和平做出最大贡献”的本质精神是相一致的。不仅如此,这些共同的特征也显示了人类体育活动追求自由精神与对人的终极关怀,反映出体育的真正魅力(白岩松,2004)。

3.3.1 编码结果趋势化

根据编码参考节点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后表现出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趋于相近的特征。例如,中国优秀运动员的“荣誉观”表现为从国家、民族荣誉观向个人理想荣誉观转化的趋势,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荣誉观”主要表现为个人梦想、目标与挑战等;“心理状态”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以后有出现“赛场流畅状态”、“气势”、“霸气”等,而国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这种“气势”等。

3.3.2 语义差异的文化内涵

根据语义分析显示,中、外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编码概念化尽管主要表现为相近的共同特征维度,但是,其语义差异还是比较明显,而这种语义差异更体现了两者的不同。

3.3.2.1 荣誉、胜负观中过程化与结果化的语义差异

“挑战”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一旦你达到顶峰,你的重任就变成保持在顶峰。但是你要为达到顶峰而努力,有时候,要翻越一个坎真的非常艰难,这就是工作的步骤。你总是在边缘上的,你总是需要将每一次练习和每一场比赛当成你的最后一次来对待(Bryant Kobe,2009)。

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个人梦想”和“胜负观”中的语义节点为“更优秀的”、“最有价值的”、“不断地超越”、“责任”、“竞争力”、“全力以赴”、“挑战”、“吸引力”、“激情”等,显示了力量、速度与超越自我的征服感等过程化的特征;而中国优秀运动员在相类似的语境中出现的语义节点则表现为“冠军”、“金牌”、“求胜”、“夺金”等,体现了成果、利益等结果化的特征。

尽管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呈现出与国外相同的态势,但是,从语义进一步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个人梦想、理想”与“胜负”的评判标准具有因国情以及人文背景迥异而产生的差异性。

3.3.2.2 心理状态中语义差异的文化内涵

1.挑战自我与患得患失的语义差异

J:在场上玩得高兴对你来说也很重要吗?

H:是的。当我站在场上的时候我会一直在笑,一直觉得很开心。你必须学会享受,因为一旦你停下来,就是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了(Howard Dwight,2010)。

上述访谈资料给了我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国外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中调节心理的的语义节点表现为“乐趣”、“享受”、“开心”、“玩得高兴”、“热爱”、“做得很好”、“纯粹”等;而赛场气势的语义节点表现为“自信狂妄”、“一股很大的势头”等体现出挑战和满足的自我特征词语。

尽管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优秀运动员心理态势已经出现了赛场霸气的气势,但是,这种流畅状态仅限于少数人,整体而言,更多表现为夺金的患得患失和过分求胜等急切心理的特征。

2.正视消极心理与回避消极心理的语义差异

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中有“消极心理状态”语义编码,如“我只是一时冲动,你知道,那是个非常关键的得分点,人们在那个时候会想到要保持冲动”;“在第一轮结束和踩线时你都表现出了情绪失控,你为此后悔吗?——我真没什么可后悔的,我在战斗,并且已经尝试让自己尽最大努力了。”;“你会感觉其他运动员在比赛中比你更生气,却不会因一次违反规定而失去比赛吗?”(Serena Williams,2009)

而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中完全没有这一语义体现。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没有失控或者情绪冲动的表现,相反,在2000年以后,国内、外赛场上中国优秀运动员因言行失控而导致诸多非议,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目前为止,像国外优秀运动员一样,将赛场失控的情绪在对运动员访谈中如此直接、犀利提问的,完全没有;涉及到此类问题的,几乎一笔带过;争议颇大的运动员会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关于他(她)的相关访谈。

正面形象积极、阳光给予人们上进的力量,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一味逃避并不能使问题淡化或者消失。

3.3.2.3 公众意识程度的语义差异

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公众意识二级编码中有3个类别,分别是公众、媒体和球迷意识;慈善、公益意识;赛事营销意识。与中国优秀运动员相比,国外运动员在公众意识方面明显要强烈很多。其语义自由节点表现为“向公众和媒体证明”,“回馈我的球迷很重要,难以置信见到我是某些人的梦想”,“媒体和大众令我恐惧”,“人们(媒体)有机会把矛头对准我的时候,是绝不会错过时机的”等句子和短语。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优秀运动员就逐渐与公众和媒体之间拉开了距离,反而不像50、60年代的运动员能够体会公众与球迷对于他们支持的背后更重要是对于这份精神的信仰与依赖。这份“距离”没有产生美,反而产生了特权与误会。

3.3.2.4 教练员影响的语义差异的文化内涵

在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编码时,出现了中国运动员对于教练员这个特殊角色的依赖性以及国外运动员对于社会支持的相对独立性的语义差异性。

国外具体语义节点表现为“你要做一个领导者,而非跟随者”,“我学会了尊重他人,不管他们年轻或年老,我会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们”,“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球员,我非常尊重他”,“教练员使我成为了一名运动员,他们塑造了我”等短句。

国内具体语义节点表现为“所有细节上极为谨慎,专门买钙片、维生素,不惜血本,所有努力花在一个人身上,依赖持续了很长时间”,“其实等于说他就不能再做教练员了,但是我很希望他在,如果他在呢我就有希望,他不在呢,我就不知道我怎么坚持”,“孙从20岁开始抽烟,就养成抽烟的习惯,尤其是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一次过生日,他意外收到了刘留给他的纸条:师傅,请你少抽点烟,保重身体,注意健康,希望你活到120岁”等句子。

可以看出,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中教练员的影响是替代了父母、周围关系人而存在的,这与中国运动员早期选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很多年幼夺冠的运动员还未成年,而这一点国外运动员则表现得要更理智,也更成熟。

3.3.2.5 集体观中共赢与牺牲的语义差异

国外优秀运动员对于“团队意识”的语义节点表现为“团队默契”、“团队合作力”、“融合”、“凝聚力”、“团结”、“伟大的队伍”、“令人敬畏的队伍”等词语;而国内对于“集体观”的语义节点表现为“把金牌留给别人”、“哪怕你不拿金牌,在团里凑个数,我们现在没人了”,“可用之兵太少,也知道他的伤病,最后他服从队里决定,上去了”等句子。

“集体观”是个本土化的概念,国外不存在这种说法,类似的说法就是“团队”(group/team)。国内、外的语义节点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优秀运动员的集体观中要求个人的牺牲与付出,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团队意识中强调共赢与互助。共赢与互助将成为团队和集体中的主旋律与趋势,牺牲个体而保全集体,为了集体而舍弃个体的观念和思想并不能使优秀运动员的形象更加高大。

4 小结

1.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包括荣誉观、个性观、胜负观、心理状态、教练员的影响、技战术创新意识、公众意识以及集体观、退役意识、知识文化10个维度。随时代变迁的4个阶段和自身职业发展的3个阶段而表现出差异性。

2.中国优秀运动员形象特征随时代变迁而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民族、国家荣誉观到个人理想荣誉观的形象变迁;内敛胜负观到张扬胜负观的形象变迁;赛场调节到赛场霸气的形象变迁。

3.中、外优秀运动员形象具备一定的、共同的特征,但也存在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编码结果趋势化;其二,语义差异的文化内涵。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89-313.

[2]岑传理.电视新闻论集:奥运启示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

[3]傅溪鹏,何慧娴.冠军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4]华洪兴.为五环争辉:优秀运动员思想教育读本[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洪峰.活着的感觉[N].体坛周报,2000-09-20.

[6]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华体坛四十春[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情系祖国:中国奥运健儿报告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8]练改凤.三晋奥运之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9][美]RORY ZIMMERMAN,普日果萱译.深度对话:全国顶级明星访谈录[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

[10]师旭平,张虹,等.巅峰——中国奥运冠军录(1984—1992)[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1]师旭平,张虹,等.巅峰——中国奥运冠军录(1996—2000)[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2]十运会组委会宣传部,江苏省体育局.主场:聚焦十运会上的江苏世界冠军[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13]许嘉凌,王嫣.名将之约:中国体坛名将访谈录(第1辑)[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14]许嘉凌,王嫣.名将之约:中国体坛名将访谈录(第2辑)[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15]徐江.冠军秘事:‘央视名将之约’笔记(第2部)[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16]徐江.冠军秘事:‘央视名将之约’笔记(第3部)[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17]徐江.央视制片人2008北京奥运特别笔记(第4部)[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18]徐江.央视制片人2008北京奥运特别笔记(第5部)[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19]张振亭.中华体育精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20]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王者归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奥运冠军访谈录[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21]赵瑜.冷眼看大戏[N].体坛周报,2009-09-11.

[22]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3]BALL D W,Joy J W.Sport and Social Order: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ology of Sport.[M].California: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5.

[24]CRESWELL,JOHN W.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M].London:sage,1998.

[25]DE VAUS,DAVID.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M].London:Routledge,2002.

[26]M HAMMERSLEY.What’s Wrong with Ethnography[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2.

[27]M TRORREGROSA,M.BOIXADOS,L J CRUZ.Elite athletes’image of retirement:the way to relocation in sport[J].Psychol Sport Exe,2004,(5):35-43.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Elite Athletes Figure Characteristics

WANG Ying,SHI Yan

With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using Chinese and foreign elite athlete’s interview data as the ma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aterials,this paper made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career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elite athletes and discovered the location rule of the Chinese elite athletes’figure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 showed that 1)The Chinese elite athlete figure characteristics contained 10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view of honor,individuality,success or failure,metal state,influence of coaches,consciousness of techniques and tactics,public consciousness and collective conception,selection of decommissioning and cultural knowledge.2)The Chinese elite athlete figure had developed with change of time continuously.The development could be showed in the changes of views,such as the honor views,result views and figure characteristics views.And the Chinese elite athletes had their own figure characteristics.3)The differences of the figur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athletes were mainly showed on the encoding data tendency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emantic differences.

eliteathletes;China;figurecharacteristics;qualitativeresearch

G80-05

A

1000-677X(2012)03-0039-08

2012-01-12;

2012-02-19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晋教科[2010]4号)。

王莹(1975-),女,山西武乡人,助教,硕士,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Tel:(0351)7010367,E-mail:hellen1125@163.com;石岩(1966-),男,山西汾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学与运动训练学,E-mail:tyshiyan@163.com。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猜你喜欢
编码语义节点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生活中的编码
基于图连通支配集的子图匹配优化算法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面向复杂网络的节点相似性度量*
采用贪婪启发式的异构WSNs 部分覆盖算法*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