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探究 在探究中巩固——探究性实验“浓硫酸和稀硫酸的鉴别”的实践与反思

2012-12-28 04:44:38杨民富
化学教与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稀硫酸浓硫酸探究性

傅 靓 杨民富

(1 江苏省镇江一中 江苏 镇江 212000;2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性实验复习的形式,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利用化学实验巩固所学的知识。 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以“浓硫酸和稀硫酸的鉴别”的探究性实验为例,让学生复习浓硫酸的特性,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实验的过程与魅力。

一、设计思路

学习完浓硫酸的性质以后,学生认识到浓硫酸和稀硫酸因为浓度的不同(这里浓硫酸指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而稀硫酸一般指质量分数小于20%的硫酸),性质上差别很大。 一般情况下教师直接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复习有关内容,但在这样的复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思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后也很容易淡忘相关知识,复习的效果不好。 故作者尝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自己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本节课设计思路如下: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来鉴别两个没有标签的试剂瓶中哪瓶盛放的是浓硫酸,哪瓶盛放的是稀硫酸。 因为学生刚刚学完浓硫酸的性质,遇到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容易投入到这项实验探究中。

探究性实验过程如下:(1)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2)各小组基本确定实验方案后,教师提供相应的实验药品和相关仪器,各组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领取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药品。 (3)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教师巡视并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能够在自行设计、开展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实验总结汇报过程如下: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展示成果,学生根据各组的实验结论,根据实验原理总结比较可行的鉴别方法,从而得出最佳方案。 上述由学生自己实验、汇报、展示得出的鉴别方法,学生记忆深刻, 从而也掌握了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上的差异,这种复习方法比简单归纳总结的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在复习过程只是担任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能根据浓硫酸稀硫酸性质上的差异找出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2.经历设计实验方案、收集相关材料、得出结论等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实施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大家都刚刚学完浓硫酸的性质,知道浓硫酸和稀硫酸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展示一瓶稀硫酸和一瓶浓硫酸,但是没有标签,请同学们比较它们在外观上有何不同?

[学生]外观上很难区别。

[教师]那么怎样区分哪瓶是浓硫酸哪瓶是稀硫酸?

2.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请大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鉴别一下讲台上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各个小组能不能设计出别人不易想到的实验方法来鉴别。

[学生]以学生自组的实验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找出鉴别方法、设计实验方案、精心准备实验。

3.提醒实验注意事项,提供实验须知

[教师] 因为本实验中用到的一些药品如浓硫酸属于危险品,提醒学生使用这些试剂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过程,不能将酸溅到手上或实验桌上。

讲解“实验须知”,提醒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要求每个实验小组选出组长、实验员、观察员、记录员,落实每个学生的实验职责。

4.学生自己动手开展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同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单。

[教师]提供实验所需的药品和仪器。 在各个实验小组之间巡视,对学生不规范的实验操作进行指正。

5.各组代表汇报展示成果

学生设计的方法比教师预计的多,而且有些方法思路非常巧妙。 学生使用的方法分类小结如下:

(一)利用浓硫酸和稀硫酸物理性质的差别鉴别的方法

?

教师评价:稀释浓硫酸时温度升高的这种方法是同学们比较容易想到的; 而设计用密度计的这组同学想到这种方法的原因是他们在初中见过密度计,并了解它的特点,用这种方法也让更多的同学对密度计有了认识; 设计第三种方法的同学找到一种有色溶液, 它不与硫酸反应且密度介于浓硫酸、稀硫酸之间,根据密度不同来区别,设计得比较巧妙;最后一种方法设计得非常好,把浓硫酸的吸水性和浓盐酸的挥发性结合起来,而且现象明显,试剂用量也不多,说明这组同学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二)利用浓硫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差别鉴别的方法

?

教师评价:前两种方法是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对相关的浓硫酸的特性印象很深刻,用量少,现象也很明显。第三种方法也是课本上的内容,但是对实验操作有较高的要求,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是不是操作太繁琐,我们鼓励他们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 事实上,该组学生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并进行展示。 利用钝化原理设计的第四种方法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效果很好。 而最后一种方法的设计源于我们曾经介绍过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现象非常明显,这组同学能够想到,并且成功地鉴别出来,应该说非常不容易。

四、实施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复习巩固交给学生,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体现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思路。

1.课题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这一阶段已有的知识储备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等以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所以该探究性实验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开展,鼓励学生设计更多更巧妙的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以上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多样性可以看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方案,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也乐于通过实验解决化学问题。

2.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首先要设计出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的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每个细节都要仔细观察,仔细揣摩。 在实验过程中必定要考虑原来设计的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如何观察实验现象,检验方法是否有效的问题,培养了学生严密思维的习惯。 而且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使自己的实验设计、操作、观察等能力得到培养。 同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通过学生自己探究总结,收到了更好的复习效果

在探究性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 然后还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解决相关问题,再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结论。整个过程能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果、从化学实验结果中得出结论。这样复习浓硫酸性质的方式,学生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4.教师的指点和评价,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了可行性课题并强调了实验安全性,整个实验过程中对个别组的实验方案进行了一些启发指导。 在汇报阶段,教师对各组进行实验评价,肯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体会成就感,同时也指导全班学生对各种鉴别方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虽然教师没有直接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但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的适时指导,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那么一定能够提高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蒯世定.新课程化学探究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J].中学化学,2003,(10)

[2] 朱慧琴.在探究中实验 在实验中探究——“硝酸的性质”强氧化性的实验探究举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8)

[3] 梁晓康.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3)

[4] 苏香妹.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5)

猜你喜欢
稀硫酸浓硫酸探究性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0
去除稀硫酸中游离氯方法的对比
氯碱工业(2020年5期)2020-08-08 01:43:12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硫酸”的六种考查方式赏析
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 12:49:32
一问一答话硫酸
氯碱工业稀硫酸回用于联二脲的生产
中国氯碱(2016年12期)2016-02-09 06:01:22
“铜和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与组合
中学化学(2015年5期)2015-07-13 07:45:07
硫酸亚铁水合物在稀硫酸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其晶体存在形式
硫酸亚铁水合物在稀硫酸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其晶体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