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临床分析

2012-12-09 20:42孙庆慧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中心卫生院224043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9期
关键词:细胞学腺体宫颈

孙庆慧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中心卫生院 224043

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阴道分泌物增多和接触性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我院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96例,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妇科门诊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患者96例,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例,宫颈赘生物14例,中度以上宫颈糜烂29例,宫颈炎合并宫颈肥大32例、宫颈湿疣3例、持续存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5例。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初次性交年龄16~28岁,平均年龄23.3岁,孕次2~6次,平均孕次为4.9次,产次0~5次,平均产次1.82次,除2例未生育外,67.71%(65/96)生第一胎,23.96%(23/96)生第二胎,6.25%(6/96)生三胎以上。

1.2 病理学检查 患者首先排除妊娠,于月经净后3~5d常规做妇科检查,除外下生殖道急性、亚急性炎症,常规做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进一步做宫腔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病变较重者直接做宫颈多点活检。

1.3 方法

1.3.1 设备:常州市延陵生产的PowEU-420X高频LEEP刀,环形电极行宫颈环切,球形电极行止血或宫颈糜烂电熨。

1.3.2 手术方法:手术操作设置切割功率80~90W,电凝功率50~60W,患者术前用2%碘化钾液确定病变范围,对CIN行锥切术,先用三角形电极刀顺时针旋转切除,切除的宫颈管组织深度需达15mm,宫颈组织深度达7mm,宫颈切割宽度应超出正常边界3mm,对于病变范围较大者,则更换适宜的环形电极,扩大范围切除宫颈组织,对于诊断不明的不典型鳞形细胞、宫颈息肉、宫颈湿疣等行活检术(小锥切术);对宫颈重度糜烂选用相应型号的球形电极头沿宫颈内近宫颈管处,向外逐渐移动电极,电熨宫颈上下唇糜烂面,并使宫颈腺体囊肿破裂,流出积液至腺体消失,组织呈浅黄色,电熨范围达糜烂面向外1mm,合并肥大者做小范围切除,术后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与术前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相对照。

1.3.3 术后护理:术后创面用碘仿纱条填塞,24h后取出,术后1周用云南白药和甲硝唑粉末外敷。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手术在门诊小手术室进行,未采取任何麻醉措施,手术时间5~20min,平均8min。术中9例患者在电切时有疼痛感,可以忍受,停止操作后即消失;8例患者有少许出血,3例量少于1ml,2例出血6ml左右,2例出血达6~20ml左右,全部用球形电极头电凝止血,1例出血较多,约40ml,电凝不能止血,用0号可吸收线缝扎止血。

2.2 术后情况 术后第1周患者阴道分泌物较多,术后2周左右宫颈创面结痂脱落,部分毛细血管断裂,出现创面渗血,一般少于月经量,少数患者出血较多,可用云南白药和甲硝唑粉末外敷,无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4例患者局部上药压迫都未止血,3例给予电熨止血,1例经缝扎才至血止。术后8周复查,1例仍有小糜烂面,5例颈管内有肉芽样增生,再次修复切除病变组织3例,另2例未做处理,1例发生颈管闭锁。其余可见宫颈光滑,恢复自然形态。

2.3 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 术后切除组织病理结果报告为:13例CIN术后病理报告4例CINⅠ级、4例CINⅡ级、3例CINⅢ级、2例宫颈慢性炎,宫颈中度以上糜烂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中有2例术后病理报告为CINⅡ级。治疗后3个月复查阴道脱落细胞,2例原CINⅡ~Ⅲ级者发现有中度异型细胞,因患者不愿再冒风险随访,做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1例为CINⅡ级累及腺体,另1例为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其余都未发现异型细胞。

3 讨论

3.1 LEEP刀治疗的特点 宫颈病变是妇女的常见病,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早期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宫颈病变目前初筛和诊断的手段很多,如阴道脱落细胞学、膜状细胞学、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三阶梯[1],但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最好处理方法。如阴道镜无法取得宫颈管内病变,且如为多中心病变,阴道镜下活检取材有限,容易造成漏诊。而采用宫颈环切治疗,切除范围可达移行区域外0.5cm,切除深度可达2.5cm能完全切除病灶,而该术式是在低电压下工作,切除组织边缘无碳化区,不影响病理学检查。与术前活检比较取材全面,能减少阴道镜下活检组织较少或深度不够造成的漏诊。在96例的病例中2例宫颈中度糜烂伴HPV阳性者术前漏诊了,可能与活检组织不够有关。高频电极刀是采用高频电通过金属丝由电极尖端产生超高频(微波)电波,在接触身体组织的瞬间,由组织本身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使细胞内水分形成蒸气波来完成各种切割、止血、电凝等手术,而不影响切口边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2]。这种手术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时间短、疼痛轻、安全度高、费用低、所取标本不影响病理检查等特点,同时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3.2 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的并发症及存在问题

3.2.1 切除范围的大小:根据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决定切除的直径和深度。对诊断不明的不典型鳞形细胞、赘生物和湿疣切除病灶及周围组织1mm,对CIN患者行锥切术,切除的宫颈管组织深度需达15mm,宫颈组织深度达7mm,宫颈切割宽度应超出正常边界3mm;对宫颈重度糜烂选用相应型号的球形电极头沿宫颈内近宫颈管处,向外逐渐移动电极,电熨宫颈上下唇糜烂面,并使宫颈腺体囊肿破裂,流出积液至腺体消失,组织呈浅黄色,电熨范围达糜烂面向外1mm,合并肥大者做小范围锥形切除,在笔者的研究中,2例CIN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仍有异型细胞,手术证实为CINⅡ和原位癌累及腺体,可能在切除范围和深度上还不够,这在标本边缘的病理检查结果应有所提示,也可帮助笔者发现残留和复发的高危因素。

3.2.2 术中出血:这关系到手术医生的操作技巧,电刀移动速度过快、切割范围过深,使血管损伤后来不及凝固而导致出血,特别是宫颈下唇12点左右处,是出血的好发部位,5例出血较多的患者都是此处出问题,术中应引起重视。

3.2.3 术后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周左右,正是结痂脱落时间,此时应预防局部感染、嘱患者减少活动,特别是增加盆腔充血的活动,即可减少出血的发生。

3.2.4 宫颈狭窄、颈管粘连:患者可能出现痛经、经血潴留、不孕、宫颈性难产,可能是手术处理不当致出血,止血时颈管周围组织未能辨别,电熨烧灼时损伤宫颈内口及颈管而导致闭锁。

3.2.5 宫颈锥切后颈管内出现肉芽样增生:有5例患者发生肉芽样增生,患者认为手术不彻底,实际上在手术时用三角形环切刀于宫颈内口处稍作切割烧灼即可避免。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最好办法是注意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术前治疗各种生殖道的急性炎症,手术时机以月经干净后3~7d为宜;术后阴道出血主要是脱痂出血,减少脱痂出血的关键是把握好电切的范围和深度,同时要控制好切割的速度和角度,太快出血多,太慢标本碳化;笔者采用术后碘仿纱条填塞24h,术后1周宫颈外敷云南白药和甲硝唑混合粉末,可以大大减少阴道出血。对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切除组织不能太深,但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灶一定要彻底切除,单纯宫颈糜烂的患者不需要电熨宫颈管,手术时出血要注意宫颈解剖,不能盲目操作,以防发生粘连。

总之,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同时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诊断模式,值得推广应用,但应注意密切随访,同时也应注意在推广应用中不要因简单容易掌握而变得滥用。

[1]卞美璐,刘晓华,孙蔼萍,等.高频电波刀用于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观察〔J〕.热带医学杂志,2007,7(7):691-692.

[2]钱德英,曾仁海,洪淡华.电环切除术标本的热损伤及组织学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5):289-290.

猜你喜欢
细胞学腺体宫颈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腺体病理图像分割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春蚕吐丝
胃黏膜活检病理与临床的探讨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