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梅
(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眩晕是指患者自觉头昏眼花,视物旋转翻覆,不能坐立,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自2006年3月~2011年3月笔者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各种类型的眩晕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本组68例眩晕患者均为2006年3月~2011年3月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2天~12年,68例经电测听检查和功能试验确诊,颈椎X线、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排除脑及内耳器质性病变。其中肝阳上亢型23例,痰湿中阻型18例,气血亏虚型16例,肾精不足型11例。
2.1 取穴 主穴:颈3~7夹脊穴,胸4~12夹脊穴。肝阳上亢型配风池、太冲、太溪穴;痰湿中阻型配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气血亏虚型配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脾俞;肾精不足型配百会、肾俞、太溪。
2.2 操作方法 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0.3 mm×50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夹脊穴采用针尖向脊柱呈25度~30度夹角进针,进针深度为25 mm~40 mm,左右,平补平泻方法,风池向对侧眼球进针40mm捻转泻法,百会穴平刺15 mm~25 mm捻转补法,心俞、脾俞、肾俞呈45度角向脊柱方向斜刺40 mm捻转补法,中脘直刺25 mm~40 mm,用呼吸补法,丰隆直刺25 mm~40 mm,行捻转泻法,足三里、三阴交直刺25 mm~40 mm,用提插捻转补法,太冲、合谷直刺进针15 mm~25mm,捻转泻法,太溪直刺25 mm~40mm,捻转补法,以上穴位均在得气的基础上,施术1min,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眩晕标准拟定。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及相关检查基本正常,恢复正常生活,随访1年未复发者;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半年之内又复发者;有效:症状与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每遇劳累,炎热、忧伤、恼怒而复发者;无效:症状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68例中治愈44例(64.7%),显效16例(23.5%),有效8例(11.8%)。
王某,女,42岁,会计,初诊日期2008年8月3日,病史:患颈椎病3年,因劳累过度而发生眩晕3个月,站立时有欲倒感,左右转动头部时更甚,伴有恶心呕吐,颈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X片示:颈C4~7椎体唇样增生,颈椎生理弧度弯曲改变。诊断:颈椎病,颈性眩晕。曾内服西药(药名不详)无效,前来本科寻求治疗。治疗取颈3~7夹脊穴针刺治之,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治疗2次后眩晕减轻,恶心呕吐消失。治疗5次后眩晕消失,仍伴有颈部酸痛,治疗2个疗程后颈部酸痛消失,活动自如。随访半年眩晕未再复发。
眩晕一症,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又有多种类型。但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无在颈部通过,上行至头部。如外邪上犯清窍,脑髓空虚,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眩晕。督脉与脊髓神经亦上通头脑,因“经脉所过,主治所在”,故针刺夹脊穴能治疗眩晕病证。
针刺颈部3~7夹脊穴可以通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使眩晕症状减轻。针刺胸夹脊穴可以调节心、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平衡阴阳,养血安神,健脾利湿。肝阳上亢型配合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可平肝潜阳,配风池清泻上亢之阳,止晕明目,配太溪用补法可补益肝肾,滋水涵木;痰湿中阻型配合谷理气化痰,配中脘和胃降逆,升清降浊以止眩晕,丰隆为祛痰主穴,足三里健脾化湿,共奏健脾化痰之功;气血亏虚型配合百会用补法可升提气血,充溢髓海,配合三阴交、足三里、脾俞、心俞可健运脾胃,运化水湿,化生精血,以资化源。肾精不足型配百会可调经脉而止眩晕,配肾俞、太溪可补肾益精,以填补髓海,为治本之法。
中医认为多由风、火、痰、虚上犯清窍所致,与脏腑功能失调、髓海不足有关。治疗时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节段的夹脊穴,并根据病机循经取穴,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起综合治疗作用。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