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222300) 尹新苏 李 桃 张红梅 张虎田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57例护理体会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222300) 尹新苏 李 桃 张红梅 张虎田
现对我院血液肿瘤科2009年3月到2012年10月住院的57例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15~77岁,平均51岁。其中白血病23例,实体瘤34例。均为化疗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所有患者中性粒细胞最低时均<0.5×109/L。
1.2 临床表现 57例患者中,12例出现发热,4例出现口腔感染,2例出现肛周感染,2例出现肺部感染。
1.3 方法 对57例患者均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5ug/(kg·d)。对有感染征象者,积极做血培养和药敏,加强抗感染,支持等治疗。
1.4 结果 57患者中56例症状消失,中性粒细胞升至正常。1例死于肺部感染。
2.1 防止感染[1]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极易出现感染,应做好清洁、消毒、灭菌工作,以及做好各种防御措施以防止各种感染,尤其是应防止交叉感染[1]:1)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2)限制探视;带入房间内的物品必须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进入房间内,必须更换消毒衣服、拖鞋及专用帽子、口罩。3)接触患者之前先用肥皂刷手后,再用消毒水洗手。4)医护人员执行各项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5)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30分钟,每日2次,用4%碳酸氢钠和康复新交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6)避免损伤皮肤、黏膜,如不扯胡须,不用剃须刀刮胡须、不用手指搔抓皮肤、不用肛表测体温和其他损伤性的操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而损伤肠黏膜。
2.2 感染的护理 粒细胞缺乏患者对感染无炎症反应能力,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60%以上为感染所致[2]。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监测白细胞计数,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密切观察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如口腔、咽喉、会阴部、肛周等处是否有红、肿、热痛。观察痰液、尿液、大便的颜色、性状。采集有关部位的标本做细菌及真菌培养。随时监测体温,观察有无发热,如体温超过39℃,应立即抽血做血培养加药敏试验。
2.2.1 高热的护理 高热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体力消耗,密切观擦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吸氧。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并做好相关记录。患者出汗多时及时拭干更衣,注意保暖,并鼓励多饮水。
2.2.2 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口咽部感染是粒细胞缺乏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严重者可出现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清洁口腔,劝导患者多说话。以增加咽部活动,以减少充血和水肿症状,对口腔黏膜有溃疡或坏死组织者,用1%~3%过氧化氢溶液及生理盐水棉球,交替清理口腔黏膜厚腻的脓苔及附着物,每日3~4次。溃烂黏膜面积过大时可先用2%利多卡因止痛后再进行口腔清理。口腔护理后可将锡类散均匀撒附在黏膜溃烂处。口唇溃烂者,涂抹烧沸后冷却的芝麻油以防干裂。严重者可予静脉补充营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不易咳出时协助拍背,并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糜蛋白雾化吸入以消除炎症,化痰湿化气道[2];呼吸困难者予以氧气吸入。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排痰,可采用体位引流排痰。如需要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根据患者的咳嗽反射强弱及排痰能力,确定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做到既要吸净痰液,又要减少刺激,避免损伤气管黏膜。
2.2.3 肛周感染的护理 已发生肛周感染者,仔细观察肛周皮肤黏膜情况,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及完整,防止肛周感染进展,促进愈合。保持大便通畅,每次大小便后,先用温水清洗会阴及肛周,擦干皮肤后创面给予0.5%碘伏消毒液消毒。
2.3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各种管道极易造成感染,应加强导管的护理,定期换贴膜,消毒局部皮肤。如出现红、肿、热、痛及炎性渗出等异常应及时处理,做细菌培养,必要时拔管。
2.4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水果及蔬菜。
2.5 心理护理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与家属见面少,容易产生孤独,紧张,焦虑情绪。注意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加强无菌意识,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有感染征兆,也应积极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感染措施,包括加强无菌护理、控制感染灶等。从而有效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1]丁茜 .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患者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1):24
[2]龚振夏,谭清和,徐爱兵 .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29例次报告[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8,11(2):111
(本文编辑 迟东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