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卫 陈 华 王培民 马 勇 沈晓峰 张志刚 夏凯文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2.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3;3.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易层贴敷疗法是江苏省中医院全国著名骨伤科专家诸方受教授在继承传统中医贴敷疗法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的中医外治法技术[1]。笔者应用易层贴敷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2-4]拟定。西医诊断:有明显的扭伤史,伤后疼痛剧烈、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瘀斑、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伤处压痛明显,可出现局部青紫瘀血斑,严重者可出现皮下血肿,波动征阳性;
损伤2周以后,瘀肿大部消退、瘀斑变为黄褐色、疼痛渐消、功能大部分恢复或轻度障碍;少数损伤较重的患者局部仍有肿胀或硬结,隐隐作痛、关节活动受限;X线检查排除骨折、脱位及骨病等。中医辨证分为:(1)气滞血瘀:主症为因外伤或劳损而发病,多发生于损伤早期,局部肿胀、刺痛,痛有定处,出现青紫瘀血斑(或有较大血肿),关节活动受限。次症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弦涩。(2)血虚寒凝:主症为损伤后期或者慢性软组织损伤,以局部疼痛为主,轻度肿胀及压痛,如在关节附近则影响关节的活动。次症为筋络拘急,疼痛遇寒湿加重,舌质淡红,脉沉细无力。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急诊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80例。排除肌腱、韧带断裂,需行修补术者;合并有骨折、脱位、重要血管、神经损伤者;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或皮肤病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怀孕或哺乳期、月经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组成药物已知成分过敏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19~68岁,平均35.80岁。对照组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20~67岁,平均39.10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易层贴敷疗法药物包括三色敷药和三黄油膏,均为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三色敷药组方:蔓荆子、紫荆皮、当归、木瓜、丹参、赤芍、白芷、片姜黄、独活、羌活、天花粉、川牛膝、威灵仙、防己、防风、马钱子、五加皮、川芎、秦艽、连翘、甘草。上药研末按一定比例混匀,用饴糖适量调和成糊状,备用。三黄油膏组方:大黄、黄芩、黄柏、东丹、滑石粉。药物按一定比例研末混匀,调入适量凡士林中而成糊状,备用。治疗组辨证予易层贴敷治疗,血虚寒凝证单纯使用三色敷药摊涂于摺叠多层的桑皮纸上,厚约0.5 cm,范围大于肿痛创面边缘2 cm以上,其上覆盖一层半透明桑皮纸。贴敷前清洁患处皮肤,直接敷于无创口的伤处,以纱布绷带包扎固定。气滞血瘀证在三色敷药(贴敷方法同血虚寒凝证)的基础上再摊一薄层三黄油膏,厚约0.1 cm,范围大小局限于皮肤瘀伤部分。分别于筛查当天、用药后1、2、3及6 d换药1次。采用随证易层法。针对产生的证型变化而动态调整贴敷操作治疗,以求自始至终药证相符,即血虚寒凝证若在治疗过程出现气滞血瘀证候,则于三色敷药加三黄油膏;气滞血瘀证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虚寒凝证候,则单予三色敷药贴敷。对照组采用RICE疗法,即损伤24 h内用弹性绷带患踝加压包扎,注意松紧适度,损伤24 h以上者不需加压包扎,充分休息,患踝用冰袋(普通医用降温冰袋外裹厚毛巾)冰敷,每次冷敷30 min,每日3次,并予弹力绑带加压包扎患踝,抬高患肢。7 d后评效。
1.4 疗效标准 (1)踝关节功能评分[4]。临床治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关节活动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关节活动无变化。(2)踝关节疼痛评估采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于筛查当天、治疗后 1、2、3及 6 d评估疗效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2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愈显率76.19%,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38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愈显率47.37%,总有效率84.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治疗各阶段VAS评分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 2、3、6 d VAS 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中西医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持不同观点。踝关节扭伤属于西医急性软组织损伤,组织受伤后,局部有细胞失活、出血,引起无菌性炎症,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等组织液渗入组织间隙,造成局部疼痛、肿胀、青紫等临床表现[5]。在扭伤早期采用冷处理,使局部损伤的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微小血管出血;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液渗出,达到消肿止痛作用。中医学认为软组织损伤为“伤筋”,急性伤筋病机是筋肉损伤,气滞血瘀,而致局部青紫、肿痛,关节屈伸不利,治疗原则是理气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表1 两组治疗各阶段VA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各阶段VAS评分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P<0.05,▲P<0.01。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1 d 2 d 3 d 6 d治疗组 42 4.60±1.40*△ 2.50±1.90*△ 0.70±1.20*▲对照组 38 5.30±0.80*3.70±2.30*2.10±0.70*7.30±1.60 6.00±0.80 6.80±1.50 6.50±1.30
中医药外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治疗效果值得肯定。药物外敷操作简单易行,有效成分经过皮肤直接吸收,直达病所,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同时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引起胃肠道副反应的弊端。易层贴敷疗法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证”的核心思想。在强调辨证施治的前提下,灵活调整治疗方法随证易层,弥补了既往一贴药物用到底,不辨寒热的不足。
三色敷药方中重用蔓荆子、紫荆皮。蔓荆子味苦、辛、甘,气温、微寒,主筋骨寒热,湿痹拘挛。紫荆皮苦平,善于活血消肿,又能解毒。用于治疗损伤,活血消肿又解瘀毒,颇为得当。方中川芎、当归、丹参、姜黄、牛膝、赤芍活血化瘀;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防己、秦艽、木瓜、五加皮祛风通络共为臣药。天花粉、连翘能散血热、消肿毒、马钱子通络止痛,消肿散结为佐药。辅以甘草为使药,缓和诸药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祛风胜湿、舒筋通络之功。三黄油膏则以大黄、黄芩、黄柏为基础,以清热消肿、化湿止痛为要,辅以东丹、滑石粉调匀于凡士林中,起清凉滑润之功。二者并用,治有先后,力有轻重,互助药效[1]。
[1]范竞,马勇,王培民.“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9):541-543.
[2]裘法祖.外科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90.
[3]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05-307.
[5]孙呈祥.软组织伤治疗学[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8:28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