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奎 吴华慧 孟国玮 于江宏 宋聪琳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笔者自2009至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80例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1]第12版、中华医学会2007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痰瘀痹阻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28例,心绞痛程度分类:轻度24例,中度12例,重度4例;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心绞痛程度分类:轻度25例,中度11例,重度4例。
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每次10mg,日3次,阿司匹林100mg,日1次,连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自拟逐瘀通脉汤(川芎15g,丹参20g,赤芍15g,当归10g,地龙10g,瓜蒌15g,菖蒲10g,陈皮10g,茯苓15g,三七10g,郁金10g,莱菔子10g,元胡10g,黄芪20g,柴胡10g)4周为1个疗程。
1.3.1 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心绞痛疗效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的疗效标准评定。分显效、有效、无效。
1.3.2 心电图疗效标准
心电图疗效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5]。分显效、有效、无效。
1.3.3 观察指标
包括心绞痛发作(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和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纤维蛋白原等均记录治疗前后的变化。
见表1。
表1 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水平(g/L)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目前现代医学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循证医学的问世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其病死率,而不是只满足于短期内症状的改善。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胸痹等范畴,临床表现多以胸闷、憋气、心悸、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其病因病机多见于痰浊血瘀,兼有气虚,属本虚标实证。
本课题据自拟经验方,全方由川芎、丹参、赤芍、当归、地龙、瓜蒌、菖蒲、陈皮、茯苓、三七、郁金、莱菔子、元胡、黄芪、柴胡组成。川芎、丹参为君药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赤芍、地龙、三七为臣药,助君药活血行气,瓜蒌、菖蒲、陈皮、茯苓、莱菔子利气豁痰,柴胡疏肝解郁,发其郁遏之气为佐药。当归、黄芪补气养血,配伍活血化痰药物使之补而不滞。郁金、元胡为既佐柴胡疏肝解郁,又助行气活血化瘀。全方共奏活血行气化痰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拟逐瘀通脉汤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心绞痛及降低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自拟逐瘀通脉汤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可靠的疗效。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4-1478.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