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应用网络技术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11-19 08:08:32
中小学电教 2012年9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年龄段农村

(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江苏赣榆 222122)

目前,江苏省正大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达标验收工作。在迎验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苏北偏远农村薄弱学校。本文通过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应用网络技术的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网络技术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并提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建议。

一、走访调查

(一)研究方法

关于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网络技术应用情况,我们采用深入一线学校走访及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样本教师的网络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中采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取得供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打好基础。

(二)样本选择

我们抽取苏北赣榆县北部山区黑林镇中小学285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赣榆北部山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我们共发放教师问卷285份,回收285份。收集的数据见表1至表7。

二、结果分析

(一)教师的年龄分布

表1 教师年龄分布统计表

表1所示,黑林镇中小学教师,30岁以下教师共8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8%,31-35岁教师有63人,占教师总体的22.1%,36-40岁教师共20人,占教师总体的7%,41-45岁共 22人,占教师总体的7.72%,46-50岁教师共14人,占教师总数的 4.91%,51-59岁教师共 86人,占教师总体的30.18%。上述数据表明,黑林中小学30岁以下年轻教师和50岁以上老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因此,本次研究侧重于各年龄段教师所占比重,先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再对各年龄段教师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二)不同年龄段教师网络应用情况

1.对网络技术的了解情况

表2 您对网络技术是否了解

我们发现,对网络很了解的有7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6%,其中,35岁以下的约占22%,45岁以上的仅占0.3%,50岁以上的占0%;不了解的教师共有90人,所占比例为31.5%,其中,35岁以下的占0%,45岁以上的占28%,50岁以上的约占26%。综合这些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年龄越长的教师,他们对网络技术了解得越少。

2.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态度

表3 您乐意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研究吗

从表3中看出,愿意利用网络技术的教师共有135人,占教师总数的47.3%,其中35岁以下的62人,所占比重为21.7%,45岁以上教师占51人,约占总数的18%;不愿意利用网络技术的教师有64人,占教师总数的22.5%,其中,35 岁以下的 26 人,所占比重为 9.2%,45 岁以上教师28人,约占10%。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还是乐意用网络技术指导教育教学的。乐意的人数是不乐意人数的两倍多。这表明,尽管各年龄段教师网络技术水平悬殊很大,但运用网络技术于教学的积极性却不相上下。

3.使用网络技术情况

表4 您运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吗

从表4中可见,经常利用网络的共有107人,占教师总数的33.7%,偶尔利用网络的占43.5%,从不用网络的占19%。从表中看出,年龄越大的教师经常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等工作的比重比较低,从不利用网络的多是50岁以上教师,虽然他们很积极接触网络学习,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不会操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很少采用。还有一部分教师自身觉得接近退休的年龄不愿意再去接触新事物,主观上没有学习网络技术的愿望,网络也就应用不起来了。

4.网络技术应用情况

表5 您利用网络技术主要进行哪些活动

如表5所示,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共有129人,占教师总数的45.2%,进行网络学习的189人,占66.3%,娱乐的51人,占24.9%。可以看出年轻教师倾向于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年龄较大者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用于娱乐的教师共有71人,占教师总数的24.9%,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和50岁以上教师更倾向于利用网络进行一些娱乐活动。

(三)制约不同年龄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因素

表6 您在运用网络技术中受到哪些因素制约

我们从对制约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因素调查中发现,选择兴趣爱好因素的共有124人,占教师总数43.5%,技术能力因素占 37.2%,领导意识因素占 6.7%,教师观念因素占26%。制约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主要因素是兴趣爱好和技术能力。年轻教师表现在兴趣不足观念不同,老年教师集中在技术能力上和兴趣上。

(四)网络技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表7 网络技术对您有哪些影响

从网络技术应用对教师专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各年龄段的教师认为利用网络技术给自身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其中,30岁以下及50岁以上的教师认为网络技术更新了教学观念的百分比最低,分别占13.8%和 17.5%;而 36至 50岁之间的教师,尤其是 36至45岁以下教师感觉网络技术的确给自身带来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也就是说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相当大。不仅如此,从各年龄段教师对教学软硬件能力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设计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来看,中青年教师也都是中坚力量。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农村薄弱学校却是中青年教师偏少,新分配教师和50岁以上老教师占的比重很大。如此看来,网络技术应用要从技术及观念等方面做起,应抓两头带中间。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制约农村薄弱学校不同年龄教师应用网络技术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其一,部分年轻教师的自身观念制约着网络技术运用。他们认为个人经济收益与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所投入的技术支撑与付出的精力不成正比,因而没有开展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他们欠缺的不是网络应用技术,而是教育教学观念及正确的人生观。

其二,年龄越大的教师兴趣动力越不足。农村薄弱学校教师50岁以上教师占的比例比较大,他们都承担着主要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多是民转公教师,他们以教学工作繁忙、家庭事务多等理由拒绝接受新事物的学习。他们多数认为自己是快退休的人了,没必要再接受新的学习。可见,教师自身学习的动力还有待于提高。

其三,45岁以上中老教师认为自身教育技术能力欠缺,主要是不会操作使用,导致很少采用网络技术改善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

其四,各年龄段的教师普遍存在意识不强,对网络技术在现代化教学中应用的认识不到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年龄越小的教师越了解网络技术。

(2)教龄越短的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频率越高。

(3)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更乐意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更愿意参加网络学习与培训。

(4)年龄大的教师是自身技术能力欠缺导致其很难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年龄小的教师其自身观念是制约其运用的主要原因。各年龄段的教师都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错误。

(二)建议

如何改善和提高农村薄弱学校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观念、兴趣及技术能力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本镇教师网络应用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为教师量身定做培训套餐,让教师获得不同的提高

只有生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才会有生命力。对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培训,内容要根据各年龄段教师的需求各有侧重地进行培训。为教师精心烹制不同口味的“教育技术培训套餐”,力求让每个教师都能“吃饱吃好”。

套餐一:按时参加“全员教育技术培训”,使教师接受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训练。做到每月一至两个专题,每个专题一至两天,对各个年龄段的教师分批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

套餐二: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以学科为单位,分学段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组织骨干教师开展以“网络备课”、“软件开发”等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和研讨,培养一批有教育技术特长的优秀教师队伍。

套餐三:吃“大餐”,加“小灶”。

镇对农村薄弱学校老教师多、教育技术能力薄弱等特点,除实行全员培训外,要安排青年骨干和老教师进行结对帮扶,给老教师开“小灶”,让他们尽快提高教育技术水平。

套餐四:放诱饵,钓大鱼。

建立学校QQ群,让本校所有教师加入。通过群活动,让老教师感受网络的作用,使他们耳濡目染,激起探究新事物的欲望。

套餐五:以赛代训,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在网络技术能力方面相对较强,但是意识上的错位往往让他们在原地徘徊。针对青年教师的心理可制订比赛套餐,以赛代训,从而提高技能和应用水平。

2.激发教师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增强教师学习的动力

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生活着即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更应当成为学习型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汲取新知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采取各种激励手段,比如:可以把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作为教师升级、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评优的必要条件,从而有效地激发教师学习和应用网络教学的积极性,将外部环境的促进转为教师内在的发展动力,使得广大教师认识到学会运用网络技术是新时代教师的必备教学能力之一。

3.注重对教师运用网络技术能力的考核,健全激励机制

针对学校管理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过程有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对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评价持可有可无的态度等,要改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改变对教师的评价内容,把对教师信息能力的考核纳入教师常规教学能力的考核当中,把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放在与教师基本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心理素养同样重要的位置,使之成为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机组成。健全激励机制,从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过程监控等方面按质考核,同时,在工作量核算上给予一定的倾斜,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利用网络技术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从而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经济方面的奖励,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4.搭建网络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不少农村薄弱学校具备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条件,网络普及到农村普通学校。但走进互联网,徜徉于茫茫网海,何以弃粗留精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呢?我们认为要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成长的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研机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如:利用网络提供的教育博客、QQ群和在线论坛等手段可以让教师足不出户结识并与优秀同行互动交流,拓宽教研视野,提高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最终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总结与展望

我们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对农村薄弱学校黑林镇中小学285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网络技术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不同年龄段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我们认为,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与教学相关的活动,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化教育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在农村中小学将会担当起更重要的角色,它必将开创农村薄弱学校现代教育的新局面,促进农村教育的革新,对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

[1]黄艳,廖龙龙.信息化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技术导刊,2006,(5).

[2]刘鹂.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归因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2).

[3]张冬玉.影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年龄段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信息技术课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8
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果初探
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