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短篇小说叙事特点分析

2012-11-12 08:58:40
关键词:全知赛珍珠第三人称

孙 娅

(五邑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赛珍珠,美国首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因其中国题材的作品而被世界文坛瞩目。在中国生活的40余年,中国的环境和私塾教育对赛珍珠的文学之路产生了深刻影响。她阅历丰富,去过亚洲很多国家。旅途上的见闻为其创作提供了广泛的素材,有助于其在短篇小说中真实再现亚洲国家风貌和展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鉴于赛珍珠在东西文化交流上做出的重大贡献,尼克松总统曾称赞她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1]作为一个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作家,赛珍珠在作品中除了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还展示了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此之前,许多论文研究都只关注赛珍珠的长篇巨作 《大地》,较少有研究关注她的短篇小说及其叙事技巧。本文试图弥补以往研究角度单一的缺陷,对赛珍珠短篇小说及叙事技巧进行研究。研究赛珍珠的短篇小说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创作思想和观念,因为她的短篇小说题材相比起其长篇小说更广泛丰富;另一方面,赛珍珠出色的叙事技巧是其短篇小说艺术特色的集中反映,研究其叙事技巧有助于更好地鉴赏赛珍珠的作品。

一、话语模式:自由间接引语的活用

自由间接引语是作者运用第三人称叙述、透过人物视角来表达人物话语或内心想法的一种话语模式。在赛珍珠两部短篇小说集The First Wife and Other Stories和The Good Deed and Other Stories of Asia,Past and Present中,大量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运用赋予了作者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运用自由间接引语,使得作者可以打破人称的限制,任意实现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转换,不仅能够从人物的有限视角去描述人物内心而省略引号和引导词,同时也能表达出人物的话语和想法。

第一,自由间接引语的优越性体现在其兼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长。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不仅可以保持间接引语叙事的便利,也可以产生直接引语的真情实感。赛珍珠出色的叙事技巧就体现在其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实现全知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的转换,以及使用自由间接引语来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

以下节选出自 《斗鸡》中的描述,赛珍珠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在全知视角和人物有限视角叙事之间实现了自如转换。

⑴She sat motionless,remembering,reflecting.⑵Then she smiled.⑶It was quite simple,after all.⑷She needn't understand indeed she could not help.⑸The conclusion relieved her.⑹But what should she do with herself?⑺She considered going out to the swimming pool.⑻Swimming pool!⑼What if she were never again in Manila?⑽She went to the window,closed against the heat.⑾Through the glass the old city lay shimmering in the April sunshine.[2]

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赛珍珠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在全知视角和人物的有限视角中实现了7次转换。转变的轨迹如下: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⑴、⑵)——自由间接引语 (⑶、⑷)——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⑸)——自由间接引语 (⑹)——第三人称全 知 视 角 (⑺)——自 由 间 接 引 语 (⑻、⑼)——第三人称全知视角 (⑽、⑾)。赛珍珠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在描述女主人公沉思的过程中,在不改变人称的前提下,由客观叙述自如转换到女主人公的视角,在客观叙述中融合人物主观的想法,从而令第三人称叙述达到第一人称叙述产生真情实感的效果。运用自由间接引语融合两种视角令小说的表达更简洁:一方面可以省去直接引语的引号和引导词,直接表达人物的话语和思想;另一方面,因为同为第三人称的关系,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转换是无需过渡的。

除了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的转换,赛珍珠还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去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下面的一段人物内心独白节选自 《雨天》。

How it rained!The warmth of the few minutes was soon dissipated,and he felt tired and dispirited.Where could he go now?He could only go home—there was no other place for him.It meant giving up.But life was insupportable.He would have to sacrifice himself as others had done and as others would have to do in this old country—throw away his dreams—crush out his individual longings.[3]147

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下,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主人公内心的想法。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为了迎合家人被迫放弃理想、屈服于传统文化的无奈和不甘。这种强烈的绝望感和不得已在自由间接引语的表现下不亚于第一人称叙述所产生的效果。事实证明,自由间接引语也可以表达出真情实感的独白,赢得读者的共鸣。

不仅如此,自由间接引语还可以产生讽刺的效果。“自由间接引语可以产生其他话语模式所不能产生的讽刺效果。”[4]343这种讽刺的效果来自于:自由间接引语在客观叙述的同时融入了有限视角从而产生了客观和主观的对比。以下两段话取自于短篇小说 《共产党员》。

Now he was laughing.“What,all day with me and you haven't seen my work—that fat merchant,these burning houses,you little freed thing?All my work!”⑴

She fell into silence,wondering with a dawning bitterness whether tomorrow he would free another girl and sleep with her all night.⑵But his hands on her humbled her pride utterly.⑶It did not matter.⑷This was the Revolution.⑸What came after the dawn broke was nothing,nothing.[3]182

在第二段里,赛珍珠运用自由间接引语表达女主人公的内心想法。句子⑶、⑷、⑸对当时中国的革命做出了讽刺。女主人公对革命毫无认识,将革命误解为是 “无关紧要的事情”,愚昧地认为革命只是她的爱人要完成的任务。在自由间接引语的作用下,女主人公主观上的无知 (有限视角)通过客观的语调 (第三人称叙述)表达出来,主客观对比,其无知和愚昧表现得更加充分,讽刺效果更为明显。赛珍珠通过对20世纪初人们对革命的误解和无知进行讽刺,进一步揭示只有改变大众的愚昧想法,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获得胜利。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赛珍珠的短篇小说中,运用自由间接引语的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融合第三人称全知和有限视角,二是通过主客观对比产生讽刺的效果。自由间接引语的娴熟运用,使得赛珍珠的短篇小说表达清晰、通俗易懂,体现了作者成熟的叙事技巧和对人物的全面理解。

二、叙事顺序:倒叙的慧心

倒叙 (闪回)是指叙述者和故事人物描述发生在故事进行时间点之前的事情的一种叙述方法,这种描述通常以人物回忆的形式出现。[5]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叙事顺序,倒叙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打破小说叙述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二是有利于制造悬念。运用倒叙可以构成时间的交错,令小说更加生动和有趣。赛珍珠擅长运用倒叙,常以人物回忆的形式出现,一来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二来在故事中设置悬念。

首先,运用倒叙可以打破时间限制,适合于处理小说中较长的时间跨度问题。作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加插情节发生时间之前的事情。这种时间向前的延伸不仅让故事内容更加完整,而且保证故事发展的连贯性。

以 《绿色的纱丽》为例,故事中的三次倒叙讲述了爱伦与丈夫之间的过往恩怨,让读者清楚地知道,虽然丈夫去世三年了,但爱伦对丈夫的思念却一直延续着,这使得她无法在原来的住处正常生活,只能迁往新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在 《共产党员》里,女主人公在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夜回忆了与共产党员十个月里面发生的事情,使得读者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在 《老母亲》里,老母亲的回忆横跨了十年时光,回想她当年如何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育成人。倒叙手法的运用不仅让小说结构更加紧密,而且避免了流水账式的叙述,过去与现在的替换形成了时间的交错,令小说更加生动。

其次,倒叙常用于在小说中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般来说,小说悬念放置于故事的开端,将结局摆在开头,容易让读者心生好奇,引起阅读兴趣。赛珍珠娴熟地运用倒叙在其短篇小说中设置悬念,再对故事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在 《共产党员》的开端,便摆出了女主人公将被处死的事实。“The next morning at six o’clock she was to be killed.”[3]176当读者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心生疑问:女主人公为什么要被处死呢?作者在接下来的叙述中,讲述了女主人公回忆与共产党员相识相恋的经过,从而解答了读者的问题。赛珍珠除了将故事的悬念放置在故事的开端外,还擅长于将悬念放在故事的高潮部分,来展示她出色的叙事技巧。在 《亚洲二重奏》中,赛珍珠运用倒叙,把小说的悬念设置在高潮部分。该故事讲述男女主人公相识在韩国的一间酒吧。男主人公乔恩因为已经有女朋友,所以拒绝了女主人公美雅的要求,但两人互相许诺成为好朋友。但是小说的画面突然转到了两人共处一室的情景。此时此刻,读者对两人的关系产生了疑问:既然两人决定了成为朋友,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作者再次运用倒叙手法,讲述乔恩回想起与美雅上一次在酒吧的见面,美雅在酒里下了迷药、故意引诱乔恩才会导致这样的结局。运用倒叙设置悬念,不仅成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而且令小说的叙述更加生动、活泼。

总而言之,很大程度上,赛珍珠短篇小说的富有趣味性和叙述简洁性归功于倒叙的运用。怎样保持读者对作品的兴趣和新鲜感是许多小说家都关注的问题。赛珍珠的作品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情节构成:传统的魅力

情节的研究一直在叙述学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因为情节是构成小说的基本元素之一。然而关于情节的定义,随着人们对叙述学的认识不断深入而有不同的理解。在19世纪,许多传统小说家倾向于完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4]54传统情节的优点在于故事情节完整和结局确定。一方面,情节的完整性确保可以完整展示故事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及其内涵;另一方面,确定的结局是传统情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结局的设定集中反映了小说情节中的因果关系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传统情节在传达作者对小说的理解和创作意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赛珍珠的短篇小说着重对传统情节的运用。根据赛珍珠短篇小说主题的分类,在相同主题下的短篇小说大多数都有着类似的完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以下的表格展示了其中一些主题下类似的完整的情节。

主 题 开 端 发 展 高 潮 结 局文化冲突 主人公归国 中西文化双方互不适应 中西文化双方矛盾冲突 传统文化的屈服爱情与婚姻 夫妻间相处出现问题 主人公特殊的经历 从经历中得到启发 回归家庭革 命 革命开始 盲从革命潮流 误解革命的真实意义 革命未能成功

传统情节构成有助于读者掌握故事发展的脉络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和隐含的意义。从表格可以看出,读者能够从简单、清晰和完整的情节发展中了解小说的内容,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赛珍珠在创作过程中将 “通俗易懂”四个字摆在首位,因为其作品的目标读者是一些对中国毫无认识或者深存偏见的人。为了保证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她采用了传统情节模式,因为只有保证读者对小说内容的基本理解,才谈得上对作品内涵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赛珍珠毅然承担起用文学作品去改变外国人对中国、对亚洲偏见的重任。

传统情节中的高潮和结局部分反映了作者对小说主题持有的态度,及其人生观、价值观。从表格可以看出,情节的高潮和结局反映该主题的深层含义,以及作者对该主题的认识和理解。从文化冲突主题下小说的高潮部分来看,赛珍珠着重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不同的生活态度、家庭观、婚姻观和生活习惯,读者可以从这些方面具体地理解何谓文化冲突。从结局可以看出赛珍珠其实是西方文化的支持者,因为结局都是西方先进文化战胜传统文化。例如在 《结发妻》中不同的婚姻观,在 《雨天》中不同的就业观,在 《老母亲》中不同的生活习惯都在小说的高潮部分得到体现。在结局部分,从 《结发妻》和 《雨天》主人公的死、《老母亲》中母亲的出走,可以看出赛珍珠在文化冲突中所持有的立场。她认为亚洲传统文化需要跟紧社会的步伐,不断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永葆生机。虽然是西方文化的支持者,但赛珍珠并没有全面否定亚洲传统文化,而是向亚洲传统文化发出了一个反思的邀请,让读者对文化交流作进一步的思考。

总的来说,传统情节在赛珍珠短篇小说中的运用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和共鸣。虽然传统情节确实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模式固定、缺乏创新性,但赛珍珠却能够扬长避短,将传统情节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值。简单而完整的情节,保证了读者对小说内容特别是小说主题的理解。而且,按照作者意愿发展的情节最能体现作者对小说的理解和反映其自身的价值观。

从自由间接引语、倒叙和传统情节这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赛珍珠在其短篇小说中善于运用这些叙述技巧传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促成读者对小说的理解:第一,自由间接引语给与赛珍珠很大的自由度去打破人称限制来叙述故事;第二,赛珍珠擅长于运用倒叙的手法在其短篇小说中编织时空交错的画面和在小说中设置悬念。最后,赛珍珠短篇小说的通俗易懂和简明的结构归功于传统情节的运用。

事实上,作为一个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作家,赛珍珠毅然承担起改变西方人对亚洲偏见的重任,希望借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亚洲、一个真实的中国,特别是展现中国人的勤劳友爱。赛珍珠关于亚洲的短篇小说浸透着她对亚洲人民的关爱和同情,她出色的叙事技巧都为传递她的思想服务。赛珍珠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文学造诣是她对世界文坛做出的最大贡献。数十年过去,其作品依然广受读者关注与喜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1]MEYER Mike.Pearl of the Orient[N/OL].The New York Times. (2006-03-05)[2011-03-22].http://www.nytimes.com/2006/03/05/books/review/05meyer.html.

[2]BUCK P S.The Good Deed and Other Stories of Asia,Past and Present[M].New York:The John Day Company,1969:172.

[3]BUCK P S.The First Wife and Other Stories[M].London:Methuen&CO.LTD,1933.

[4]申丹.叙事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MARTIN W.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 [M].Bei 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121.

猜你喜欢
全知赛珍珠第三人称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0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全知,共情:教师团队培训的出发点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幸福·悦读(2017年10期)2017-10-18 10:16:13
It’s Your Turn, Roger! (I)
三教合流——《水浒传》全知人物与宋江关系所折射的文化意蕴
《双城记》中全知叙述者的叙述声音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30